C04:一号文件·解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4:一号文件·解读

一号文件提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

连续十九年丰收,还能从何处要粮食?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江苏徐州,航拍正在收割的麦田。 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

  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开展吨粮田创建”。

  在连续十九年丰收、连续八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之后,我国几大粮食作物的产量、产能已经处于高位。为何仍要强调粮食生产?未来粮食产能提升的潜力何在?该如何挖潜,把潜力变成产能?为此,新京报采访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详解千亿斤产能提升的可行途径。

  “新一轮产能提升”,新在何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其中的“新一轮”如何理解?以前实施过几轮,情况如何?

  对此,刘录祥表示,早在2009年的时候,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际上,我国从2004年开始,粮食连续增产,那为何还要在当时实施这个计划呢?大背景是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另外,还有一些外部重要原因,粮食供需出现了结构性缺口。2006年起,国际上掀起了生物质能研究的热潮,许多国家开始加大生物质能作物的研究,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利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使得国际粮食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强,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也逐步显现。

  刘录祥称,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供给、留有余地的原则,我国启动实施了12年周期的“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从结果来看,实施效果显著,12年中,我国粮食总产量,从2008年刚刚超过1万亿斤,到2020年达到了1.34万亿斤,连续越过了3个千亿斤的坎儿。

  对于这一次产量提升行动有何新的背景,刘录祥称,我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将长期存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需要由粮食转化的肉蛋奶等消费大幅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粮食的需求仍会不断增长,但我国粮食产能已经连续8年没有出现新的千亿斤抬升,这是大背景。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进口大国,在进口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要多花三分之一的钱,这也是我们急需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原因。

  “产能提升行动”,为何不是产量?

  为何提升的是产能,而不是产量,这两者有何区别?对此,刘录祥称,所谓粮食产能,是指由资源状况和经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一定产量的粮食产出能力。产量是粮食生产的结果,而产能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涵盖了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当然也包含产量。粮食产量的提升,是一种直接结果,但产能的提升,需要的是方方面面共同提升。

  举例来说,上一轮产能提升行动中,我国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包括各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中央财政有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则是产能提升的主导力量。在12年中,实施了包括粮食生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农业技术研发与集成推广等各种各样促进产能提高的措施,实施了粮食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等8项重点工程。所以,要想实现产能再度提升,粮食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好优化提升。尤其是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哪个方面都不能缺。更重要的是,产能提升,不只是提供更多农产品,满足当下的需求增长,更要具备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这是和产量提升所不同的地方。

  当下提升产能,和以前的提升行动有何不同?刘录祥称,相比上一阶段的提升行动,新一轮的产能提升难度加大。我们已经取得了连续十九连丰,几大主粮的单位面积产量都已经到了高位,我国耕地规模继续扩大空间也已经很小。因此,未来产能提升的难度也比以前更大。新一轮千亿斤产能提升工程将突出强调党政同责抓粮食生产的鲜明导向,通过加快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和聚焦单产潜力提升,同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协调好产量与品质、产量与效益等同步提升。

  总体而言,希望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这个过程不会太长。

  “千亿斤粮食产能”,潜力在哪里?

  202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1.37万亿斤,全国排名第三的山东省,2022年粮食总产量为1100多亿斤。千亿斤相当于全国总产量的7%以上,接近山东省全年的产量,还有这么大的提升潜力吗?

  对此,刘录祥表示,提升的难度确实较以前更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潜力。事实上,提升的潜力还有很大。比如,科学家的试验田和农户的普通田产量差距有时会超过一倍以上,高产典型是产量潜力的重要体现,是可以挖掘弥补的。以小麦为例,2022年全国小麦平均亩产390.4公斤,而在2022年多地出现的高产典型中,黄淮麦区千亩示范方亩产突破900公斤,长江中下游麦区接近790公斤;弱筋麦接近750公斤,强筋麦已突破850公斤。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旱地小麦和稻茬小麦亩产分别突破了650公斤和750公斤,展现了占全国小麦总面积三分之二中低产田的巨大增产潜力。在高产典型的示范推广中,通过强化良种筛选、技术更新、管理细化等措施,可以推进普通田块单产的较大提升。再如新审定的品种,会进行区域试验,同样也是大田种植,以全国最大的黄淮麦区为例,近年审定的品种在区试中的亩产普遍在500-650公斤,与高产典型最多的相差50%左右,这个差距也是可以挖掘的潜力。从全国来说,2022年我国小麦平均亩产仅为最高产量的40%左右,单产提升的空间还是巨大的。此外还有区域差异也非常大,甚至同一区域的水浇地、旱地产量差距也不小,这些都是有潜力可挖掘的。

  那么,提升产能还有很大的空间吗?

  刘录祥称,品种创新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方面。以小麦为例,我国小麦总产量已连续8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这是在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的。2011-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减少了1700多万亩,总产量增加了1300多万吨,平均单产从2011年的322.6公斤/亩增至2020年的382.8公斤/亩,这一阶段小麦单产年均增长量为6.02公斤,年均增长率1.87%,主要靠品种单产潜力的提升,小麦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50%。

  此外,还有耕地质量的提升、农业新技术的进一步集成推广、防灾减灾水平的提升、机械化收获的减损等等,都对未来粮食产能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典型案例就是2021年1.1亿亩冬小麦晚播,出现弱苗现象,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依靠政策及时支持、实用科技促弱转壮和农户及各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等,依然取得了全国小麦增产15.6亿斤的丰收。这说明,我们也会有能力在未来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

  专家谈

  提升产能的关键是什么?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

  提升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毫无疑问,科学技术是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能和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生产的根本基础。农业现代化最终要依靠科技,不论是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我们自己过去这些年积累的经验,都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非常快,已经由54.5%提升到61.5%,为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助力。

  未来还是要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农业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等切实抓出成效,集中攻克当前一些种业重要领域的难题、难关。如品种选育中进一步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进一步加快南方丘陵山地小型农机的研发,进一步加强土壤保护、改良的技术攻关等。过去数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拥有巨大的力量,当然,这也对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