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目击

终有一天 我还会踏上那片土地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当地时间2月15日,土耳其阿德亚曼,大型机械在清理市区一处废墟。
当地时间2月14日,土耳其阿德亚曼,一处废墟。
当地时间2月15日,土耳其马拉蒂亚,中国蓝天救援队在一处废墟展开搜救。
当地时间2月12日傍晚,土耳其阿德亚曼,大型机械在清理一处废墟。 B06-B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马骏
当地时间2月15日,土耳其阿德亚曼,几名儿童路过一处废墟。
当地时间2月14日,土耳其阿德亚曼,一家三口拉着行李箱前往安置点。
当地时间2月11日,土耳其阿德亚曼,救援人员在当地一酒店废墟中找到一位排球队遇难队员的遗物。
2月8日,湖北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中国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抗震救灾第一梯队出发。
当地时间2月14日,土耳其阿德亚曼,废墟上的灾民。

  【记者手记】

  在我的脑海中,土耳其就像歌里唱的一样是浪漫的,那里有山、有海、有美食。我从未想过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踏上土耳其的土地,又如此艰难地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十天。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两次7.8级的强震,几个省的楼房顷刻间垮塌,死伤数字成倍数增加,几十万人流离失所。虽远隔万里,但作为常跑一线的记者,我时刻关注着土耳其重灾区的点点滴滴,更关注着国内救援队前去土耳其帮助救灾的消息。2月7日,应土耳其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实施国际救援,随后,蓝天救援队等民间救援力量相继准备出发。我拨通了值班主编的电话。“有中国救援力量去的地方,就应该有中国记者!”在这样一种坚定的态度下,我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赶上这支即将远赴千里之外的队伍。

  2月8日,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抗震救灾第一梯队从湖北武汉直飞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我几乎是在这支队伍出发前赶上他们的,好在所有出境手续都在路上一项一项办妥了,直到拿到登机牌的那一刻我才心里有了底,出发,就在眼前!我拿起话筒采访了一名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他留下一句话后转头匆匆登机了:“上飞机睡觉,下飞机干活。”

  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9日凌晨一点,搭乘60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和大量救援装备的航班在飞行了十个小时后落地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政府为救援队提供了通关便利,十多名当地留学生和企业员工组成的翻译志愿者团队已经在候机楼里等候。我通过视频记录下的这些内容在第一时间交由国内值班编辑处理,救援队落地一小时后,视频已经在国内各大互联网平台播发了。但此时,我们所有人已经在一架土耳其政府安排的直达震区马拉蒂亚的专机上了。

  马拉蒂亚是土耳其东部城市,距离震中不到200公里,是这次地震当中受灾严重的省之一。救援队到达这里后,迎面而来的是降雪后的一阵阵冷风,我穿了两件羽绒服,但仍被停机坪上刮过的风打透,前往临时指挥部的大巴车窗上结了层霜,透过晶莹的缝隙隐约能够看到一栋栋倒塌的房屋,废墟周围有救援队取暖点的一盆盆火。这种场面仿佛急促地提示着我们,找到废墟里的幸存者迫在眉睫。蓝天救援队到达指挥部后迅速分组,我跟随携带着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的前突搜救队直奔马拉蒂亚市中心一栋倒塌严重的楼房展开救援。这是一栋“煎饼式坍塌”的五层楼房,整个楼房几乎垂直垮塌,没有留下被困人员有可能生存的基本空间,当地救援人员介绍,坍塌的废墟里至少还有六人被困。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用生命探测仪反复检测,每次检测都会有土方救援人员协助,站在废墟顶上的土方指挥员一声哨响,周围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过往的车辆也都自觉停车等候,几分钟的时间,原本嘈杂的救援现场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只有偶尔飞过头顶的几只鸟鸣叫。遗憾的是,经过中土两国救援人员30多个小时反复搜救,废墟下六人均无生命体征,中土两国救援人员通过大型机械加人工的方式找到了六人的遗体。在马拉蒂亚的两天时间里,我跟随的这支蓝天救援队共救出一名幸存者和八名遇难者。按照土耳其政府的安排,2月11日凌晨,我们一行六十多人又整理装备前往此次土耳其地震的重灾区阿德亚曼省,继续开展搜救任务。

  马家耀和刘晨阳是此次蓝天救援队在土耳其救援行动中的中方翻译,家耀长期在土耳其经商,晨阳是留学生,两人得知中方救援队要来土耳其救援,先后找到队伍会合,两人在路上学习了平时完全用不上的专业救援词汇,找准发音后反复练习。我在土耳其救援现场拍摄的视频里,家耀和晨阳是出现最多的中国面孔之一,哪里有中方的救援人员,哪里就有他们,有时候甚至中方救援人员交替更换,但家耀和晨阳始终会在现场协助中土两国救援人员沟通,我常常能够在废墟的核心现场找到他们两人的身影,他们的叫喊声也常常回响在废墟周围。我在救援现场问过家耀,来地震重灾区前犹豫过吗?他说没有,来之前他就告诉过自己,一定要跟救援人员到救人的一线,他做到了。在阿德亚曼的几天里,我跟家耀、晨阳在地上打通铺,临走前,我跟他们说,我们是睡过一张床的战友,这情谊能记一辈子。

  在阿德亚曼采访的几天时间里,我去了当地的应急局、医院、消防队、安置点,那里的人们见到东方面孔都会问我们是不是来自qin(土耳其语中国的发音),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我也会拥抱回应,希望为他们加油鼓劲。就像我镜头里的一位因为自家房屋受损而举家搬离的土耳其人亚辛说的,这里是他的家,他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祝福亚辛一家,祝愿我镜头内外的所有土耳其人能够早日重建家园。我想,终有一天,我还会踏上那片土地,去见见那些我镜头里的人,再给他们一次拥抱,聊聊我们没有见面的这些日子,他们努力生活的样子!

  新京报赴土耳其特派记者 马骏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