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下一篇

新版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提出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

学校师生在校期间可不戴口罩

2023年04月1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对与公众生活、工作、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常见情形和场景,提出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类建议。国家疾控局表示,考虑当前疫情形势和新冠病毒危害变化,新版指引进一步减少了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在保证防控效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结合疫情情况,参照本口罩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哪些情形或场景应佩戴口罩?

  1.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

  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

  3.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4.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

  5.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

  6.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如何选择合适的口罩?

  ●新冠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

  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

  ●其他人员

  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或医用外科口罩

  哪些情形或场景

  建议佩戴口罩?

  1.乘坐飞机、火车、长途车、轮船、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2.进入超市、影剧院、客运场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时。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时。

  4.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且没有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哪些情形或场景

  可不佩戴口罩?

  1.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

  2.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

  3.参加人员来源较广、流动性较强但有明确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防控要求的大型会议或活动举办时。

  4.对于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健康监测等的特定人员,如庆典活动演职人员、仪仗队队员等,在参加大型活动时。

  5.进行运动的人员,佩戴口罩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时。

  6.3岁及以下婴幼儿。

  7.学校师生在校期间。

  前几版佩戴口罩指引出台背景及要求

  2020年1月31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口罩使用指南》

  背景: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指南提出佩戴的原则、推荐口罩的类型和使用对象、口罩使用后的处理原则、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指导公众科学合理佩戴并规范使用口罩,实现有效防护的目的。

  2020年2月5日

  《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

  背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为指导不同人群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口罩,减少不必要的过度防护,编制了该指引,严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和扩散。

  2020年3月18日

  《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

  背景:根据当时防控形势和复工复产需要,对不同人群预防新冠肺炎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进行了修订完善,形成了新版指引,从普通公众、特定场所人员、职业暴露人员以及重点人员进行分类,并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指引的建议。

  2020年5月21日

  《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

  背景:根据当时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和复工复产复学需要,修订调整形成了《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该指引适用于低风险地区,以降低人群感染风险为目标,对近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学中公众如何戴口罩进行了重点细化分类,特别是对公众不同场景下的戴口罩与否进行指导,调整或增加了出入境口岸、工厂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和人群的口罩使用内容,提出了现阶段口罩防护措施。同时强调,中、高风险地区仍参照原版指引实施。

  2021年8月13日

  《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

  (2021年8月版)》

  背景:2021年7月以来,境外输入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暑期人员外出流动多,机场、港口、码头等主要出行中转场所人员大量聚集,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针对当时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对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进行修订,进一步强化防护要求。

  信息来源: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国家卫健委官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