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4月14日下午,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北京帕尔玛塔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数字中国: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消费”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潘锋,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文杰,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教授、数据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小劲,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巨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故宫研究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收藏家、出品人、演员、头部电商主播杨子发表主旨演讲。
刘尚希:
企业数字化需要跳出工业化思维
刘尚希表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转型。首先是思维范式的转型,不能用过去传统工业化逻辑来考虑数字化,比如数据确权、数据交易,按照传统工业化条件下所有权和产权思路是无解的。
同时,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次良机。企业需要认识到,工厂的机械化、自动化不等于数字化,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不等于数字化。数字化包括企业的核算方式、管理方式、生产组织方式、营销模式的彻底变革,它是一个整体的变化。
面对数字化各产业相互融合的新趋势,传统的产业政策显然不再适用。刘尚希认为,这对政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政府的指导支持方式,营商环境标准也需要创新重构。走向数字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过去给特定企业补贴的特惠支持政策,难以促进它数字化转型,因为解决不了市场生态问题。
因此,他提出,政府也需要改革,创新思路和政策,重心放在培养市场环境上。数字化基础设施更需要市场主体参与。
刘尚希建议,鉴于数字化是整体性的,数字化转型也需要大中小企业一体化推动,政府不妨改变过去直接帮扶中小微企业方式,通过大企业发挥作用也许更有效。大中小企业之间应当形成市场化的合作,政府应推动以企业培育企业,以市场监管市场。
潘锋:
发挥数字要素作用打造标杆城市
潘锋介绍,2021年7月,北京印发《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2022年11月,出台了《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占GDP达到了41.6%,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了9958.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23.9%。
当前,北京正在打造“2441”高精尖产业体系,“2441”的第三个“4”指的就是“四个服务”的创新产业,包括区块链和先进计算、科技服务业、智慧城市和信息内容消费。潘锋表示,“我们如今更加关注通过数据要素的流通,不断释放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这种作用是全方位的,它既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实现更大范围的产业协同,也会带来服务业制造、数据交易等新的业态,更能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双碳’战略,实现高端制造绿色的发展方向。”
对于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期待,潘锋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作用,打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供应链,共筑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未来将发挥北京人才科技优势,营造勇于、乐于、善于利用数字化转型的氛围,全力助力数字中国的建设。
郭文杰:
数字消费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郭文杰介绍,随着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化应用,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及经济社会生产活动全过程,数字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新动能。
从北京看,数字消费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引领性力量。受数字经济发展的带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2022年全市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达39.8%,创历史新高;北京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信息、交通、文娱、体育等服务消费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又是如何推动数字消费发展的?郭文杰介绍,第一是推动网络消费提质增效,重点发展网络直播、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等电子商务的新模式、新业态,并进一步强化政策牵引,形成“龙头电商引领、骨干电商支撑、中小电商多点发力”的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其次通过推进传统商圈数字化改造提升,持续开展餐饮业数字化升级行动,推动老字号线上营销,引导会展业数字化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消费的数字化转型。最后是通过数字化赋能便民服务,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释放绿色智能消费潜力,积极推动跨境电商模式业态创新,持续丰富数字消费内容供给。
郭文杰认为,未来的数字消费市场将呈现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数字消费也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李新社:金融数字化意味着全方位转变
李新社表示,数字金融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化时代,金融行业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并借助它掌握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数据优势,不断地延伸自己的业务关系、创新业务模式和客户服务方式。
不过,数字金融并非简单地使用传统的金融方式,在数字时代进行融资、投资、股份制改造等活动,而是需要从思维模式、管理方式、行动指南等方面做出重大变化,以满足数字时代的需求。这意味着要全方位地数字化转变。
李新社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意识的转变。如果金融机构服务的对象、客户都在用数字思维思考问题的时候,作为服务主体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思维模式,那么,这样的金融机构跟社会将是脱节的。
同时,李新社强调,从金融本质上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之一,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新的数字化实体经济,这需要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动和协调。而数字化后也会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如欺诈、洗钱等问题,需要金融机构和IT人才、安全人才共同思考解决。
总之,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和服务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其中的数字金融安全如何有效地安全发展,是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去探索的重大议题。
张小劲:
政务热线未来或成为总接口
张小劲看来,当前数字政府建设最关键在于数据系统化、数据应用和决策场景的融合,正是在这个融合中,热线电话体系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转换作用,而且对于数据治理的整体格局有很好的牵引和驱动作用。
张小劲表示,在数字政府建设的实际应用中,北京的典型应用案例是接诉即办。其在大规模、全域全量意义上改变了政民之间的互动形式,而且实现了市民既参与城市治理,同时也享受城市善治成果的新境界。
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数字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叠加和集成,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到数据技术,最后总成为智能技术,这种不断的叠加发展也带来了数字政府建设的发展。“从目前看,数字技术下一步会和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融合,带来智能化的发展。”
以北京接诉即办为例,今年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是进一步发展场景化治理,即从需求数据的奠基,多元数据融入,场景数据的提炼,再过渡到治理方案的构成。“这样的构成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以数据方式展现出未来主动治理、科学治理和高效治理的场景。”
张小劲表示,政务热线电话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相比早期的单一事项、多个电话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变化。随着AI的快速发展,它可能还会成为数字政府的“总接口”。
杨子:
直播带货需设立底线和边界
杨子表示,创新是今年直播带货行业的关键词。“不管你是网红还是明星,除去供应链与团队因素,如果今天的直播内容跟昨天一样,那直播间照样没有人气,有人气也照样没有转化,有转化也照样会出现高退货率。”杨子说,很多直播电商基地盲目上马,或者想请很多主播直播要慎重考虑了。
直播带货行业因与传统带货方式相比有较明显的互动性,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关注。直播带货发展的背后是行业的不断规范。2021年3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了直播服务提供者需将网络交易活动的直播视频自直播结束之日起至少保存三年。
在行业规范的背景下,如何保证消费者黏性是主播需要考虑的问题。杨子强调“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与粉丝真正建立互信关系,才能做好直播带货。他认为,只要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底线,与观众共情、共鸣,直播带货仍有无限可能。未来的直播带货“王者”是有多少信任你的人,而不是拥有多少围观者或者关注者。设立直播带货底线,设立直播内容边界,是未来直播带货的根本原则。“我认为规范化的直播带货未来有无限可能。”
新京报记者 肖隆平 柯锐 郑伟彬 徐秋颖 王子扬 刘欢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