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目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目击

猛禽康复师

2023年04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一位幼儿园小朋友画的自己参与“营救”的雕鸮画像。
2023年4月10日,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康复师张率给游隼做全面检查。这只游隼今年2月来到中心,目前恢复良好。
康复师给一只拒食的红隼进行填喂,帮它恢复体力。
康复师张率在笼舍里抓捕一只游隼,准备给它做复查。
屏幕显示着笼舍内高清摄像头的监控画面。

  北京野生鸟类已达到515种,其中不乏猛禽的英姿。

  猛禽是生态系统中的“顶层消费者”,它们数量稀少,却在生态系统中举足轻重,对动物群落起到自上而下的调控作用。每一只猛禽的存续都很重要,但它们也面临极端天气、城市化进程、非法捕猎等威胁。

  在北京,有一家猛禽救助中心,这里全年无休,求助电话可能随时响起。

  “猛禽手术室”

  布袋、毛巾、真皮手套,无影灯、麻醉机、恒温手术床,墙上整齐排列着粗细不同的插管,这是专门给猛禽准备的手术室,也是被救助的猛禽来到中心的第一站。

  猛禽康复师李志赛刚从北京丰台接回一只苍鹰。救助人打电话过来:“能跑能低飞,看着像只鹰。”李志赛指导救助人先控制住猛禽,“您戴上厚手套,拿旧衣服盖上,再找个纸箱子搁里头。”

  刚接到中心的猛禽,要经过全套的检查:测体重、评判营养状况、观察羽毛完整度、看口腔里有没有血,是否有眼睛擦伤等外伤、拍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做血检判断是否有炎症感染……这只苍鹰初步判断为左翅尺骨多处骨折、右眼受伤,同时还有人工饲养的痕迹。李志赛和同事包扎固定翅膀后,将苍鹰送到了监护笼舍养伤。

  不断升级的救助中心

  猛禽在中心看过“急诊”后,仍需留在这里慢慢康复。

  人类的脚步声和说话声会引起野生动物的警觉和不安,所以康复师默默隐于“幕后”,存在感很弱。

  猛禽的居住环境静悄悄的。康复笼舍四周采用木板结构,上面用两层大网罩住。康复师则透过木板上很小的一个观察口,关注猛禽的成长和康复情况。

  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创建的。自成立以来,中心也在不断“升级”。2010年,有了第一台呼吸麻醉机,此前给猛禽拍摄X光片,需要康复师穿上重达10公斤的铅衣,人工稳住猛禽进行拍摄;2016年,中心购置了恒温手术床,不必再用暖水袋来防止术中的猛禽失温。同年,中心给X光机加配了电子成像系统,不用人工手洗片子,提高了效率,提升了片子的精确度;同时增设了供危重症猛禽使用的恒温恒湿雾化氧舱。去年,中心摄像头全面更新,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观察它们的康复状况。

  重返蓝天

  通过放飞评估后,康复师会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将猛禽尽快放归自然。和悉心呵护的猛禽告别,康复师显得很理性,“我们付出所有心血,目的就是让猛禽回到自己的家。如果放归的时候,猛禽对我们产生依赖,那就说明我和同事这段时间的付出白费了。”中心高级康复师周蕾说。

  近几年,中心还开展了猛禽康复放归后的追踪监测工作,以便更好地对中心救助康复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并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支持。自2018年开始,已陆续对大鵟、金雕、苍鹰、雕鸮等开展放飞后监测,所监测的个体在放飞后的总体状态良好,其中最长的数据信息已连续返回3年有余。

  “雕鸮的微笑”

  在过去的22年,中心救助了39种猛禽,共5700多只。“很多北京市民惊讶于这个数字,因为大家日常生活中并没那么容易看到猛禽,很多人并没意识到北京既是多种猛禽的栖息地,也是猛禽迁徙重要的途经地。”IFAW项目经理马晨玥说。

  让康复师们欣慰的是,市民的保护意识正在逐步提升。去年4月,中心接收的一只雕鸮是海淀区一家幼儿园救助的。雕鸮送至中心后,师生十分惦念,康复师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带他们了解其康复情况,借此科普雕鸮的知识。

  小朋友们还给雕鸮画了很多画。其中一幅小朋友的作品上画着,在一个有星星和月亮的夜晚,雕鸮回到了大自然里,它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对着我们微笑。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璐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