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又已经到了一年的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日子里,我们也决定正式推出一个特别的系列计划——四月份的春天是一个步入正轨的好日子,年初的一些事物已经被我们重新适应,面对一年的新状况人们也逐渐有了新的日程和目标,而且,从四月份开始,出版社的新书也渐渐从印厂入库,宜人的天气加上大量的新书,让四月份也成为了一个最适宜阅读的季节。于是,我们也在这个月份为大家提供一份精心推荐的阅读书单,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书拥有被读者接触的机会,也能够让大家在这个春天提起新一年的阅读以及思考未来的兴趣。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令人遐想的问题,特别是今年随着ChatGPT的发酵,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未来逼近的压迫感。美国社会学家安德鲁·阿伯特在《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就提到了知识教育与资本以及算法之间的关联,在对知识感到迷茫的时刻,安德鲁·阿伯特或许会帮助你重新树立对知识以及教育状态的认知,无论未来的人工智能以及知识数据库如何发展,知识作为人类精神的核心之一,其理念是并不会发生变化的。而辉格的《第三牧场》也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社会进程的历史与未来,对于目前正在发生的社会模式的转变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另外,在本次书单中,《她之所为她》为女性如何在未来寻找自我以及理解自我的社会处境给出了清晰而激励的话语,如果想要对未来有更多幻想的话,本次书单中的《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则能满足我们对于未来的技术想象并从中洞察到人性不变的本质。
而在未来,我们也会以月榜的形式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我们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读者也可以前往王府井书店的专柜陈列,在线下购买每个月的推荐书籍。
主题推荐
《格雷格·伊根经典科幻三重奏》
作者:(澳)格雷格·伊根
译者:鲁冬旭 阿古 刘文元
萧傲然 张涵
版本:八光分文化|新星出版社
2023年1月
在未来,科技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澳大利亚的科幻作家格雷格·伊根一直将此作为自己文学写作的主题。伊根的小说已经成为科幻文学的经典,他的小说在科幻创作中可谓十分硬核,里面涵盖了丰富的数学、物理、医学、生物学、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很多想要彻底搞懂伊根小说建构的作者甚至需要阅读一些相关的前沿学术文章,才能明白伊根在小说中的相关设定的可行性。更令人称奇的是,这些复杂的知识很多都是在伊根的短篇小说集中出现的,而且几乎没有重复。不过与大多数科幻作家相比,伊根的科幻小说虽然硬核却毫不晦涩,很多短篇作品具有“软科幻”的特质,即探讨科技对人类内心价值观念的冲击。例如在《快乐的理由》中,未来世界的人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获取快乐的感触,然而这种人工制造的快乐感真的能够改变人类生活的体验吗?在《亲密》中,情侣可以通过科技来彻底走进彼此的内心,了解对方的感受和秘密甚至交换身体,两个人看似越来越了解彼此,然而,爱情的本质仿佛并非如此,在小说结尾,伊根留下了几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如果两个人亲密到无以复加,导致他者缺失,那么彼此的交谈其实不过是在自言自语”,“我们在一起,却与独处毫无差别”。这些面向读者的发问冲破了科幻小说的设置,可以在每个读者的内心引起反思与回响。
《大学教育与知识的未来》
作者:(美)安德鲁·阿伯特
译者:王桐 陈嘉涛 等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年1月
在世界各地,本世纪的高等教育普遍在经历着一场价值危机。能显示此种危机的现象至少有两种:一是人文学科规模缩减;二是在就业市场上,高等学历加速贬值。大学教育的目的也由此遭受质疑,如批评大学未为社会和市场培养有动手和创造能力的毕业生,而为之辩护的声音也是有的,比较常见的一种是认为大学训练的是综合认知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进而撇清与就业问题的关系。二十年前,阿伯特(Andrew Abbott)为芝加哥大学做2002年开学演讲之时被要求就“教育的目的”作出回答。这位社会学家抛出的看法是,无论我们是否承认,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否跟选了什么专业、是否努力都没有关系,因为决定性因素都在大学“之前”或“之外”。是大学筛选了他们,而不是“培养”了他们。他一并否定了大学的作用是提供综合认知能力或批判性思考。他不客气地指出,有此想法是教授,悖论的是即便是他们,影响是否成功的也不是这些原本可贵的能力。那么,大学教育有目的吗?没有。但是你能据此“成为一个能够从事件中发现意义的人”,并且形塑和分享意义。
在这本演讲集中,阿伯特也探讨了知识的过剩问题,所谓“正典”和“简化”便是解决问题的两大策略,此外还整理了他向来熟悉的“跨学科”,将它还原为一系列学术日常,如不同专业办公室交错分布。作为中文译本,集子收录了他评述瞿同祖、陈达和费孝通等中国学者的文章。一言以蔽之,大学、知识和学问是彼此关联的议题,在学科知识的教育与研究都无法像过去那样“自然而然”标记文化资本的年代,阿伯特提醒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知识能做的有限准备。
《第三牧场》
作者:辉格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
我们很难将这本书归纳进某一种具体的门类,科普、人类学、历史……然而这种知识的驳杂和对于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的独特理解,赋予了这部作品独特的魅力和一种偏颇的“深刻”。和辉格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位自甘边缘的思想者在这部新作中依旧以“演化”和“自然选择”的角度解释人类文明的诞生与未来以及人性与文化的因素,又是如何使得人类社会选择了每一条看似不同寻常但却早已被锁定的演化路径。
作者尝试解释的是,植根于人性中竞争与合作的基因是通过什么样的机会窗口演化出高度复杂的人类社会,在错综复杂的人类历史中,是否可以浮现出一种普遍的模式并以此推论出一种普遍的人性。文明的形成也许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乃至于误会,但是它们的轨迹却引领着我们由你死我活的丛林社会走向了今天所享有的更为深刻与节制的社会组织之中。也正是这种看似无规则的演化路径,使得人类在一次次的危机与挑战中,拓宽了人性的界域,并捍卫了那些我们最珍爱的品质——自由意志、勇气和责任感。
《她之所以为她》
作者:(法)玛侬·加西亚
译者:黄荭 沈祯颖
版本:雅理|中信出版集团
2023年2月
在哲学史上,顺从一直是一个被扼杀的命题,它要么被定义为道德缺失,要么被视作一种病理。而在女性主义理论中,女性顺从更是一个被回避的问题,因为它容易滑向性别歧视,又可能被男权用以否认压迫事实,但在玛侬·加西亚看来,我们迫切地需要研究女性顺从,不仅因为它让我们从女性的实际生活经验角度,更完整地理解权力运作的机制,更因为对于性别平等而言,潜藏的敌人便是我们在自己或在其他女性身上看到的对自身顺从的接受和认同。
《她之所以为她》是一本关于女性顺从经验的哲学研究。在这本书中,加西亚以波伏瓦的《第二性》作为分析文本,借用她的存在主义观点与女性主义理论,挖掘女性顺从的复杂内涵以及造成这种顺从的深层原因。正如波伏瓦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加西亚向我们指出:女性顺从不是天性使然,而是处境的产物。是先于女性个体而存在的社会规范,让女性顺从成为一种被强加的既定命运。
值得提到的是,自出版以来,本书不仅激发了法国社会关于“性同意”问题在法律、道德与政治层面的激烈讨论,还让长久被法国哲学正典排除在外的波伏瓦得到了正名。站在波伏瓦思想的延长线上,加西亚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进入女性主义的绝佳路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