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多于悲哀》
作者:陈东东
版本:雅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3月
陈东东自选诗集《略多于悲哀》包含五种不同诗歌体式,短诗、组诗、长诗、地方诗和连行诗,这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着诗人写作领地的扩展与丰富性,而从1981到2021年,四十年的漫长时间跨度,则几乎表明了诗人写作的恒久性。在本书的跋文中陈东东说,“自己的可能性无非继续写,不可能再有别的可能性”,将写作视为命运。而在这位“不可能再有别的可能性”的诗人笔下演绎或放射着的,是诗歌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翻阅这部诗集,当你眼前渐渐浮现一个静寂的、坐在一扇木窗前的文雅诗人形象时,可能下一首诗就会修正你的感知和想象,旖旎的欲望正如暗涌袭来,继而历史与回忆的“伤口”又爆裂绽开……而这迥异的内容、情感和音乐,又可统一于诗人对诗歌语言的无止境开拓,以及如下辨知:“相对于企图用诗章干涉世事、藉诗行介入世务的诗人,我更关注写下诗歌的我们的语言,更关心如何开掘、拓展、升踰和飞翔语言于诗歌的境界。我相信,诗歌对语言的干涉和介入,并不会无效于思想和现实。”这是诗人在具体处境中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是诗歌指引人们生活的特殊方式。
《正义的语境》
作者:(德)莱纳·福斯特
译者:张义修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1月
在世俗世界中去定义“何为正义”是困难的,也是必要的。无论是哲学家在超验领域中所试图证明的公正,还是普通人在生活中拼命想证明的“理”,都体现了正义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理论对于多元文化的介入,以及罗尔斯政治哲学中将机会均等和差别原则引入正义理论之中,正义的观念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但这种理论论述如何与普通人的生活发生关系,就成为了后面的政治哲学家试图论述的难题。
德国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学者莱纳·福斯特的作品《正义的语境》就是尝试论述正义是如何蕴含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在罗尔斯的自由主义视角和桑德尔的社群主义视角之外,福斯特试图在超验的价值维度之下,找到正义是如何孕育于每个人的天性和社会共同体的文化和法治实践之中。福斯特经过缜密的逻辑与论证所形成的正义观念,也许正好与我们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员的天赋与选择有关。论述正义的可能也许不止于政治理论家不厌其烦的推导和对于共识强调,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所体悟到的正义的感召,是否能够成为集体的选择与意识,提升整个社会关于正义共识的水平。
《自然之后》
作者:(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
译者:任昱璞
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小说在近几年逐渐被读者熟知,而《自然之后》则是这位作家的一本诗集。这部诗集延续了塞巴尔德一贯的精神气质,让我们能够跟随诗歌中人物的经历,理解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清澈的目光。在这种目光的注入下,旅程变成了一种内在的重新理解世界的过程,而世界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返归真朴与简单的本质,同时又因为其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而具备了凝练的深度。
在《自然之后》所叙述的旅程中,人类的精神无限逼近于虚无,却又达到了罕见的统一与聚合,其所涉及的内容超越了艺术、宗教与政治,让人们能够通过文字感触到这些现象背后的精神本质,也让世界的图像上升到一种形而上的、无限思考的命题。
《思想的年代》
作者:(美)埃里克·R.坎德尔
译者:杨小虎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1959年,英国物理学家C.P.斯诺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提及了“两种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间的冲突。如果说这一观念代表了很长一段历史里人们对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理解,那么斯诺在1963年补充提出的“第三种文化”——寻求科学家和人文学者之间的融通——正成为当下人类知识界的主流追求。从数字人文到神经美学,从人工智能哲学到计算社会科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同时兼具科学的逻辑与人文学的直觉,才能完整深入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系统化,学科的区隔界限日益分明,但跨越区隔、实现知识融合的冲动却始终执拗地存在,如进化生物学家威尔逊、科学史家斯蒂芬·古尔德等都是其中翘楚。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的这部作品应被给予相同的重视。坎德尔采取的研究独辟蹊径,他选择将当代的知识融合传统与遥远的1900年代相对接,深入探讨了那一时期群星荟萃的维也纳如何孕育了打通艺术、科学、人文思想的冲动。从1890年到1910年的维也纳文化——包括弗洛伊德的理论和克里姆特、柯克西卡等人的绘画——从心理学、医学、艺术的不同层面通达了人类非理性、无意识活动的本质,不仅真正开启了现代主义思潮,更为学科交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影响持续至今。
坎德尔在这部富有创意的思想史作品里试图澄清一个存在久远的认识误区:科学秉持的还原论并不与艺术相冲突,就像我们尽管能穷尽大脑的运作原理,却依然会为由它所迸发出的天才式灵感而惊叹一样。同时,坎德尔的提醒,对于反思当下的“学科交叉热”不无裨益:“人们必须记住,当不同领域具有自然结盟的倾向时,它们的结合才可能成功”。在这方面,1900年代的维也纳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宽松的政治文化氛围和可供不同领域的天才自由相遇、交谈的文化空间。
《如果我是地球的国王》
作者:魏捷
绘者:小武
出版社:蒲蒲兰绘本馆|
新星出版社2023年3月
这是一本充溢着天真和孩子气的童诗绘本。孩子气就是元气,儿童对于自己的存在如此理直气壮,哪怕只是走在路上,也要为万物命名。在儿童混乱又自成一体的想象中,诗歌与普通的一天融为一体。他们玩耍、想象、坦率地表达坏情绪,时而和父母斗智斗勇,时而甜蜜地表达爱意。诗歌作者魏捷从生活中提炼出17首童诗,将孩子生活中一闪而过的耀眼瞬间进行文学化的处理,让儿童读者惊觉“这就是我的生活”,又可以品味出诗的韵味。绘者小武选择了具有随机性、稚拙感的拼贴手法,配以极具风格的丙烯绘画,直觉性地描绘出了儿童世界中最闪亮的想象世界。阅读《如果我是地球的国王》或许能让我们发现,诗歌是质朴、轻盈的,就在你我生活的细微之处。
《被牺牲的“局部”》
作者:马俊亚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年2月
“淮北”地区常常被视为经济不发达的中国内陆区域,但在中国古代的诸多史书记载中,这片区域常以富足的形象出现。“淮北”的面貌何以乾坤大挪移?为了回答这个疑问,历史学者马俊亚对这片地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诸多地区的区域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实地深入研究,他结合海量的中外文献,全面揭示了淮北在1680至1949年间社会生态的巨大变迁,及其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马俊亚指出,中央政府的“三大政”——漕务、河务、盐务有相当大一部分集中于淮北区域,然而在这些政策的布局中,淮北常常成为“被牺牲的局部”。换言之,造就今日之“淮北”经济社会生态的主因,正在于不合理的政策。
本书在大运河漕运、地方社会与地方士绅、国家服务调配与社会变迁关系等多个研究领域都填补了关键性的研究空白,2011年简体中文版一经问世,即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必读之作。十余年后本书经过大幅修订的新版问世,亦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如知名学者许倬云在本书序言中所写,当今的中国发展见证了“处处有所营建,处处高楼大厦”,一片繁荣之下,我们很容易对发展的代价视而不见,因而尤其需要给予“被牺牲的局部”更多的注意。除此之外,如今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区域研究兴趣渐浓,但尤其重视江南地区,而对淮北为代表的内陆区域缺乏重视。而在某种程度上,《被牺牲的局部》所代表的区域,或许才是中国研究中应付出更多精力关注的“典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