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等;去年查办民生领域违法案件20.6万件
|
4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铁拳”行动成果及2023年“铁拳”行动部署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一级巡视员王松林介绍,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民生领域违法案件20.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3554件,办案力度持续加大。
王松林表示,今年“铁拳”行动方案已发布,明确了重点打击的8类违法行为,分别是: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压降脂等物质、假冒伪劣化肥、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违法生产使用小型锅炉和使用未登记电梯、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行为。截至目前,各地已报送典型案例738件。
关注 1
今年将启动“数字+执法”三年行动计划
“铁拳”行动就是要重拳打击群众身边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努力解决广大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2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2023年“铁拳”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打击的8类违法行为。考虑到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原则,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调整确定案件查办重点,通过“小切口”贴近“大民生”。
王松林表示,为保障“铁拳”行动深入开展,将重点采取三项措施。首先,加强法治保障。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手段破解执法办案难题。通过实地调研、督查督办、案卷评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案件查办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基层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对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予以准确定性处罚。对于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违法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毫不手软;对于情节轻微、危害较小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轻违免罚,广泛运用处罚、教育、告诫、约谈等方式,保障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其次,强化技术支撑。注重运用智慧监管手段为执法办案赋能,充分发挥其在线索摸排、数据分析、调查取证等方面的作用。今年将启动“数字+执法”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全国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平台的应用,加强执法数据实时归集、线索科学分析、数据有效利用,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高效精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同时,完善长效机制。“铁拳”行动开展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下一步将总结推广这些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特别是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调查取证制度,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上下联动、区域协作的全链条执法机制,强化全链条执法、源头打击,持续提高执法办案效能。
关注 2
去年3554件民生领域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2022年“铁拳”行动突出民生导向、精准发力。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找准“自选动作”,紧紧围绕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定97类重点打击违法行为。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民生领域违法案件20.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3554件,办案力度持续加大。
从案件类型看,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无底线营销”、“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类案件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达到1.4万余件、6500余件、4600余件。对这些案件的严厉查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呵护了老年人的“钱袋子”。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完善“铁拳”行动统筹协调机制。总局抽调上海、福建、江苏、浙江、江西、陕西等地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查办了“生产经营掺杂掺假食用植物油系列案”,规范了食用油行业秩序。内蒙古查处货值达3.66亿元的生产销售伪劣车用柴油案。福建查处生产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案,涉案金额6000多万元。广西查处案值近1.1亿元的特大制售假冒电子烟案。江苏研究破解“鬼秤”难题,查处136家使用作弊功能电子秤的经营户,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曝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普法,起到了震慑违法者、教育经营者、保护消费者的良好效果。各地将“铁拳”行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固化,执法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重庆对全市“铁拳”行动案件实行“五统一”,构建“市呼区应、上下联动”的大执法格局。山东出台加强和规范全省执法办案工作指导意见,理顺三级办案职责,压实三级主体责任。辽宁出台案件线索管理、案件督办、执法责任倒查追究等管理办法,促进执法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安徽将“铁拳”行动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强化约谈督促,及时解决群众诉求。湖南将“铁拳”行动纳入专项督导,深入市州排查潜在风险隐患,减少和防范危害发生。
关注 3
去年查处医疗等虚假违法广告7794件
“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铁拳”行动的打击重点。在回答新京报记者的有关提问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副司长骆岚表示,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持续保持对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民生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的高压严管,从广告监测、重点整治、联合监管三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在强化广告监测方面,健全完善广告监测制度机制,不断提高广告监测能力,加大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重点民生领域广告的监测力度,对监测发现的涉嫌违法广告线索,第一时间派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依法从严从快查处。
突出重点整治方面,紧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冒充专家名医开展广告宣传、违法违规宣传药品疗效、虚构夸大保健食品功效等突出问题。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虚假违法广告案件7794件,罚没1.26亿元,形成了有力震慑。
加强联合监管方面,联合国家药监局查处“长牙牙膏”系列案件,处罚从事违法广告活动的相关市场主体20余户,罚没款28.45万元;联合国家中医药局对假冒“名老中医”广告依法打击,查处曝光一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案件。
骆岚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紧盯民生热点,以宣传贯彻《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为契机,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管执法,加大对“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的整治力度。
关注 4
去年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9069件
“刷单炒信”是近年来网络不正当竞争的焦点难点问题,社会高度关注。4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去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9069件,罚没金额6.2亿元,其中刷单炒信案件738件,罚没金额约4868万元。
杨洪丰介绍,当前在不少领域存在“刷单炒信”行为,呈现出组织化、规模化、职业化、隐蔽化等特点。“刷单炒信”和帮助“刷单炒信”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首先,严重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刷单行为各环节成本支出最终也会由消费者变相承担。其次,侵犯同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网络生态健康持续发展。再次,严重践踏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破坏社会诚信体系。同时制约了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影响海外市场开拓。
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多年部署全国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刷单炒信”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力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具体表现在,完善法律制度,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对规制“刷单炒信”行为予以补充完善。明确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交易信息”“经营数据”“资格资质”等相关信息作虚假宣传,明确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评论等方式,帮助虚假宣传。
另外,加强监管执法,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对“刷单炒信”保持高压态势。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全国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刷单炒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全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9069件,罚没金额6.2亿元,其中刷单炒信案件738件,罚没金额约4868万元。
同时,强化以案释法。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又公布一批医美领域虚假宣传、“刷单炒信”典型案例,通过采取“法律点评+案情”的方式,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划清底线、提供规范指引,帮助市场主体更好理解法律、自觉守法。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