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中国新闻

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开幕

论坛为期两天,共设置20多场重要活动,发布《中国中药工业创新报告》等多个产业报告

2023年04月21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4月20日,在论坛应急救援保障区,工作人员演示如何使用AED训练机。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摄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重要嘉宾合影。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供图

  新京报讯 (记者王卡拉)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为期两天的论坛以“全球健康:产业发展与共享”为主题,重点聚焦生命健康产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全球医药健康科技化和产业化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是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框架下的专题论坛,由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发起并承办,也是北京首个专业化健康国际论坛。

  本次论坛设置1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8场分论坛、6场产业报告发布、2场闭门对话会等20多场重要活动,包含服务全球健康战略、共创健康产业生态、共建健康论坛品牌、共话健康前沿话题、共促产业集聚新区、权威政策解读、健康成果发布等七大亮点。

  除了解读、讨论医疗诊断行业趋势及行业监管规则、精准外科发展趋势和准入模式、基层医疗机构临床使用抗生素的规范和管理等健康领域相关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基础外,论坛还将联合沙利文、火石创造等发布相关行业白皮书及发展报告,深度总结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为产业发展与决策提供权威参考。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备配置标准等行业标准也在论坛期间发布。

  “在全球经历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冲击后,当今世界仍然面临新发传染病、细菌耐药性、食品安全等生物安全领域挑战,另一方面则要预防、控制不断增长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健康威胁。”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开幕式上表示,全球要加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合作,以科技突破和产业创新为基础,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

  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主席陈冯富珍对助推全球健康产业合作和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通过创新推动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积极推动健康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和加强国际合作,携手应对和化解全球性卫生健康风险与挑战。

  ■ 探访

  应急救援保障区可体验如何操作AED

  在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现场,中医体验区、应急救援保障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中医体验区可以体验把脉、针灸等。

  在应急救援保障区,摆放着一个假人及一台自动或半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训练机,这里是论坛官方指定的应急救援保障服务商久心医疗展区,与会者可以在此体验如何操作AED。开启AED后,跟着语音指导,操作者即可完成指定的急救动作。“请立即拨打120……检查电极片是否贴牢……不要接触患者……请执行心肺复苏……吹气……”在训练机的语音提示下,操作者只需按指令行动,显示频上记录下了心肺复苏的力度是否达标,频次等数据。如果心肺复苏力度不够,心肺复苏反馈器会提示操作者加大力度;如果按快了,也会提示操作者降低按压频率。

  “不需要具备专业医师资质,任何人按指令操作即可。今天大概有二三十人来体验,有体检机构的,也有院士。”久心医疗首席运营官刘羽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是国内首个获得三类医疗器械AED注册证的国产自动或半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训练机,跟真机一样,但不会放电,可以让老百姓建立对AED最基础的学习和认知。论坛多处也摆放了该款AED,用于救援保障。

  ■ 发布

  《中国中药工业创新报告》发布:

  去年30强中药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74亿元 同比增8.3%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与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大数据领先者火石创造联合发布《中国中药工业创新报告》(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中药工业是中药产业链和创新链核心环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工业利好政策频发。伴随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中药工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报告》显示,作为中药产业链和创新链核心环节——中药工业表现不俗,中成药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中药工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且增速均达两位数,分别为12.3%、37%。2022年上半年,中药工业实现营收3407亿元,同比增长7.7%。

  从生产制造看,2021年中成药领域实现营收4862亿元;从流通销售看,2021年全国中成药类累计销售总额3748亿元,其中广东、北京、浙江等地位居前列。从中药上市企业布局看,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是主要集聚地。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从2017-2022年底,获批上市中药新药共计27件,其中天津、河北、北京、山东等环渤海地区获批上市中药新药12件,占比近半。

  随着中药研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药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方面,2021年,中药工业上市企业研发总投入突破1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为2.91%。头部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长,TOP10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的48.26%增长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53.85%。古代经典名方、大品种二次开发、院内制剂转化是中药研发重要源头。未来,AI(人工智能)赋能、中药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人才体系优化等或将成为中药工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

  围绕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等维度,《报告》对中药工业企业创新力进行综合评价,揭晓了“2022年中国中药工业企业创新力30强”。

  以创新投入能力为例,2022年度30强中药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费用总额为74.63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16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了正增长,天士力、白云山和以岭药业稳居前三。而凯宝药业、太龙药业、普正制药、众生药业、康德药业研发人员占比均超过20%。从创新产出来看,30强企业合计持有2290项发明专利,19个上市创新药,44个临床试验在研,创新资源积累初见成效。此外,中药保密配方优势品种持续占据市场高地,创新力30强企业拥有安宫牛黄丸、片仔癀、连花清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款重磅保密配方品种,未来也具备较好的成长性。

  ■ 声音

  积极应对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分论坛:

  阻止抗生素耐药性蔓延 需开展国际合作

  “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挑战,预计到2050年,每年相关死亡人数会达到约1000万。”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积极应对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徐建国强调,抗生素耐药性很复杂,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解决耐药性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2013年,联合国将抗生素耐药确定为21世纪全球健康的优先议题之一。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细菌耐药描述为一种慢性疫情的大流行。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年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127万人因为感染耐药性细菌而死亡,近500万人的死亡与此相关。如果不采取措施阻止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蔓延,到2050年,每年死亡人数预计将增加到1000万人,相当于2020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

  “近十年来,我国抗菌药的管理已初见成效,大多数的耐药水平都往下走,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持续增高,这是值得研究和引起重视的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指出,抗菌药物本是挽救人类感染者生命的化学药物,但遗憾的是,从1980年、2000年、2010年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抗菌药研发的沉默期,几乎没有新型的抗菌药诞生,面临着今天的耐药菌可能没有药所用。

  如何应对?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专家顾问王宇表示,除了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政治承诺外,克服抗生素耐药需要综合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针对研发新型抗生素的难度加大,成本倍增,以微生物基因组为基础的组学研究支持着合成生物学将发挥强大的作用,解析细菌的耐药机制,发现新型高效靶点,指导新药设计,甚至研究多靶点、组合靶点。另一方面,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误用和过度使用,是减少细菌耐药的最重要的措施。要从科技上解决两端,基层使用可行的配备,有能力的大医院采取基于大数据的检测、化验结果的人工智能方式,指导医生精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生素的耐药。

  “我们希望通过对抗生素药物的管理,能够遏制耐药菌的出现,包括了院内、院外、政府机构的参与以及公共教育。”生物梅里埃大中华区总经理陈维和表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核心是病原体检测和快速诊断,目前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微生物诊断新技术,可以大大减少微生物报告的时间,尽快帮助医生精确使用抗生素。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