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新京报社揭牌
| ||
| ||
| ||
| ||
|
4月22日下午,“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幕暨“论法有方”APP上线仪式在新京报社举办。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一级巡视员、中华司法研究会秘书长李晓,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生,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马锡五之子、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顾问马秦宁,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马锡五亲友代表出席并进行交流座谈。
新京报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实践基地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以马锡五的名字命名的。延安时期,马锡五曾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审判过轰动一时的“封捧儿婚姻案”,新中国成立后曾出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从事司法工作20年间,马锡五为人民司法工作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一整套“注重调查研究、方便群众诉讼、就地解决纠纷”的司法理念和审判制度的统称,承载着新中国红色司法文化一切为了人民、注重调查研究、就地化解纠纷、追求案结事了、倾听群众感受的精神内核。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是人民司法的根本属性,是人民司法传承至今的红色基因。
2020年11月16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专门提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将其作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今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将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新京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军胜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并未过时,大力弘扬、传承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同样具有十分独特的时代价值与重大意义。作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主流媒体,新京报社深刻认识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基于这一使命,新京报社与西北政法大学精心策划、积极作为,共同建设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旨在探寻法治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位于新京报社一楼的基地展厅,通过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分五部分对“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过程、马锡五审理的经典案例、马锡五的生平等作了详细介绍,呈现了马锡五光辉的司法生涯,以及“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主题座谈会共议“传承红色法治基因”
座谈会上,各方领导、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揭幕仪式,并围绕“深刻认识马锡五审判方式,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线下基地与线上平台的未来建设与运营,给予意见和建议。
著名法学家、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顾问徐显明以视频形式致辞。他首先对基地揭幕表示祝贺,并指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涵在当代具有重大价值。一方面,它具有红色基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创立的,这是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它和我们今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要求一致,在今天的司法实践中都有发扬光大。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一级巡视员、中华司法研究会秘书长李晓表示,“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司法理念和审判制度的创造性贡献,是人民司法制度的源头活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被誉为“东方经验”,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希望基地继续发扬马锡五同志“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精神的价值追求,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生表示,新京报和西北政法大学共同建立的基地找到了新时代法治文化的创新点,不仅阐释和挖掘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原貌,更重要的是对实现人民司法宗旨的推动作用。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围绕基地建设,阐述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当代价值。他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基地揭牌为契机,加强与新京报社的全面深度合作,将科学研究与传播传承有机结合,大力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传播红色法治文化。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介绍,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已出版相关著作5部,发表研究作品近百篇,下一步将深入做好陕甘宁边区法制史、“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础研究,持续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做大做强。
马锡五之子、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顾问马秦宁生动讲述了父亲的生前故事,从红色基因传承的角度阐释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持久生命力。他提到,以马锡五为代表的老一辈司法工作者集中智慧创造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
会后,各位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 评论
让“马锡五审判方式”绽放穿越时代的法治光芒
时序刚过谷雨,万物蓬勃生长。
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4月22日,新京报社与西北政法大学共建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幕,“论法有方”客户端同步上线。基地揭幕和APP上线仪式在新京报社举行。
线上客户端与线下实践基地,相加相融,从专业的视角出发,探寻法治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为法律资讯传播、普法宣传教育、实际法律问题解决、法律学术交流等提供专业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论法有方客户端,是新京报2023媒体融合十大行动之一,也是一个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司法优良传统的新载体。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揭幕,则意味着以马锡五为代表的人民司法审判理念、方法、经验有了进一步传播、弘扬的主渠道,教学相长的“主阵地”,有利于为全社会法治建设注入正能量,为司法为民实践开辟新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法治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以及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80年前,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经常下乡,深入调查研究,简化诉讼手续,实行巡回审判、就地审判,走进田间地头化纠纷,解决了很多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这种贯彻群众路线,实行审判和调解相结合的办案方法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当时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和推崇,其出现和推广,培养了大批优秀司法干部,解决了积年疑难案件,减少争讼促进团结。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马锡五审判方式”也影响着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构造,其中许多具体原则和做法以后被直接运用于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
眼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如何落地,思想伟力怎样化为实践硕果,是各地都在琢磨的大事,也是关系主题教育能否“走深走实”的重要命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创建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就地解决纠纷模式,为人民司法工作树立了一面旗帜,背后体现的司法为民理念和创新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贯穿历史的影响力。
可以说,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学习、传播,对其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就是新时代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就是促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地的有力抓手,不仅丰富了主题教育实践形式,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在应用场景的注脚。
司法有着重如山、坚如石、明如镜、平如水的文化内涵,在坚持“执法如山”理念的同时,也需“执法如水”,使司法治理刚柔并济,最终达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效果。
这要求,司法工作不应只有庄严肃穆的审判庭和穿着严整的法官、律师。从便民利民的视角出发,其工作形式本应有更多样的呈现、更灵活的探索,进而通过畅通司法公开的渠道,帮更多人解开心头疙瘩,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实现国法天理人情的统一。
这正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启示意义所在,不囿于形式所限,不在办公室里等案子,而是把解决问题的端口前移,到群众身边,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听民声、解民情,积极履职,延伸服务。
这就打破了司法人员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打消了人们打官司的畏难情绪,降低了诉讼门槛。于社会治理而言,这也正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领域被“活学活用”的体现。
而其中贯穿的不敷衍、不拘形式、不怕麻烦,坚持“办案要走群众路线”的精神,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更是绽放出穿越时代的光芒。
主题教育正当时,“一刻也不离开群众”的马锡五已具有了更强的示范意义,“马锡五审判方式”也就有了普遍意义上的实践价值。
因此,“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幕和“论法有方”客户端同步上线,不只是媒体、高校和职能机构推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具体动作,也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的自觉行动。
找准“小切口”,才能服务“大发展”,对“马锡五审判方式”时代价值的挖掘和延伸,无疑有助于让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具体工作中开花结果,惠及民生。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 “论法有方”APP
“论法有方”APP全新上线
提供普法宣传教育、法律问题咨询服务等
4月22日,“论法有方”APP上线仪式举行。
在“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新京报社同时研发了“论法有方”APP,借助媒体优势,探索拓展内容传播、信息服务新方式,面向全社会提供普法宣传教育、法律问题咨询服务,以及法律学术互动交流的专业平台。
“论法有方”APP将与“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有助于真正搭载起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载体、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治教育基地平台、形成法治服务群众的新型载体、建立媒体连接法治服务的移动载体。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 访谈
马锡五之子马秦宁:
父亲常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4月22日,由新京报社与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新京报社举行揭幕仪式。马锡五之子、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顾问马秦宁参加了揭幕仪式,他表示:“我父亲常说,苍天在上,人民为大,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以我父亲为代表的老一辈司法工作者集中智慧创造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成功经验,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今天的社会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但不管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深入群众之中的工作方式永远不会过时,仍然激励着一代代法律人。”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马锡五被陕北民众称为“马公道”
新京报:你和你父亲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马秦宁:我父亲的一生颇为传奇,他出生于1899年,跨越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父亲出生在陕北志丹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走上社会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人民群众的苦难以及人民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绝望,父亲一清二楚。他性格豪爽,热衷于助人为乐,村里的百姓都信任他,他愿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被陕北民众称为“马公道”。只要是老百姓的事,他都会热心帮助解决,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阶段。
踏上司法之路,创造群众参与的方式
新京报:你父亲是从什么时候真正开始司法实践的?
马秦宁:1942年后,父亲出任陕甘宁陇东地区专员并兼任陇东法庭庭长期间,正式开始司法审判工作。父亲仅仅读过三年私塾,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一开始从事司法方面的工作,困难还是很大的。好在父亲从事的工作一直都是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群众基础很好,对群众工作非常熟悉。父亲又是陕甘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知道群众的基本情况。因此,他兼任陇东庭长时就坚持下基层,到群众中去了解案情,和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这样既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也解决了群众“畏官”和“怕打官司”的问题。
新京报:你父亲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出深入田间地头、贯彻群众路线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的?
马秦宁:当时,陕甘宁地区的交通不方便,偏僻地区的群众到县城打官司路途很远,很不方便,我父亲就经常到群众中去调查了解情况。我父亲主导案件审理,群众往往会踊跃发言,群众参与实际上就是参与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过程,便于从中了解案情。他在司法审判过程中采用“公开审判”和“群众参与”的方式,所有的案情事实都在明面上,群众就容易接受这样的审判结果,所以案件处理完后,原告与被告及群众都非常满意。
一生心系人民,不送孩子上干部子弟学校
新京报:在你记忆中,父亲是怎么工作的?
马秦宁:我九岁的时候,父亲调到北京工作,我们一家人也跟着来到北京。但我父亲仍然坚持群众路线,他有这样的情怀,并且坚守了一生。那时候,有很多陕北老乡会来北京找我父亲,我父亲告诉工作人员,一律不能拒之门外,他会把老乡请到家里,给他讲老家的变化,如果有什么案件,他也会让秘书记下来,便于和当地协调。他告诉我们,他做这个工作,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为老百姓办一件事,老百姓都会记住你、感激你、感谢你背后的共产党。
新京报:您父亲坚持原则、守护情怀,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马秦宁:影响确实很大。举例来说,我上学时,他不让我上干部子弟学校,而是把我送到了普通小学。我高中毕业后,他又把我送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他对我说,只有吃了苦、受了锻炼,才能更健康地成长。这种影响不只是得益于他的“言传”,还有他做的事情、他的经历、他受到的尊重等,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比如评剧电影《刘巧儿》的故事原型,其实就是我父亲在陕北判过的一个案子,在那个案子中,刘巧儿的原型叫做封捧儿,其父贪慕虚荣,使得封捧儿婚姻不得自主。我父亲在深入调查之后,维护了封捧儿的婚姻自由。几十年后,封捧儿七十多岁了,有一次见到她,她还拉着我的手说:“马专员好人啊!”为什么会有这么持久的影响力,是因为父亲真正为老百姓做了事情,改变了群众当时对婚姻的认识,懂得了如何争取自己的幸福,所以老百姓永远记得他。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