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通过研究天问一号获取的数据,已取得一批原创科学成果

西柏坡等22个中国地名“登上”火星

2023年04月25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命名的火星22个地理实体分布图。本版图片/国家航天局供图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鲁宾逊投影图。

  新京报讯 (记者张建林)4月24日,新京报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空间分辨率为76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天问一号任务获取的包括影像图在内的一批科学探测数据,将为人类深入认知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8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科学研究团队还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记者了解到,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的奔火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至2021年8月15日,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米,目前仍处于休眠期;至2022年6月29日,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天,状态良好,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积累原始数据。此外,任务携带的13台载荷累计获取原始科学数据1800GB,形成了标准数据产品。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例如,利用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获取的着陆区亚米分辨率地形数据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开展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通过相机影像获取的火星车车辙图像数据研究,获得了着陆区土壤凝聚力和承载强度等力学参数,揭示了着陆区表面物理特性。通过对火星表面成分探测仪数据研究,发现巡视区近期水活动证据,揭示晚亚马逊纪(7亿年前)火星水圈比传统认知更加活跃等。

  据介绍,上述原创性成果已在《自然》(Nature)《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国家科学评论》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关注 1

  国家航天局:中国向俄、法赠送月球样品

  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国向俄罗斯、法国赠送月球样品的消息。

  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国向法国赠送了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2022年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时,中国赠送俄罗斯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202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期间,俄罗斯回赠中国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

  中国赠送法国和俄罗斯的月球样品来源于2020年12月中国嫦娥五号任务从月球正面风暴洋东北部天船基地获取的钻取样品和表取样品。俄罗斯回赠中国的月球样品来源于1970年前苏联月球-16号任务钻取的样品。

  迄今,已有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及瑞典等国科学家参与了中国月球样品的科学研究。

  国家航天局表示,月球样品的国际共享和共同研究是国际科学界的大事,是研究月球形成与演化等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社会为探索未知世界开展的重大科学活动。

  关注 2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计划明年发射

  在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启动仪式上,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费高云宣布,计划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两颗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分别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并计划于2024年发射。

  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工程四期公共中继星平台,将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陈晓告诉记者,鹊桥中继星是建立地球与月球探测器之间的桥梁。“面向我国未来探月工程及全球月球探测发展趋势,对月球的通信、导航、遥感服务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所以,近期我国也启动了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的建设论证。”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卫星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重量分别为61千克和15千克。为何命名“天都”?陈晓介绍,我国通常以极具中国文化元素的名称给卫星命名。“天都”的名称来源于安徽黄山的主峰之一,意味“天上都会”,也寓意我国深空探测事业扎根江淮大地,不断向更高更远的深空迈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