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北京新闻

高压线上的“手术师”

5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年均开展配网带电作业9500余次;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减少2.93小时

2023年05月0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国家电网公司配网带电作业首席专家王月鹏。
受访者供图
4月13日,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永丰地区,国网北京电力开展大型配网带电检修。图为作业人员手中紧握绝缘操作杆,娴熟地进行带负荷加装柱上断路器工作。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他们是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被称为高压线上的“手术师”,在10多米高空为不断电万伏配电网“医治”或“体检”。

  这是一个苦累交织的岗位,一名“老师傅”带出可以解决33个配网带电作业项目的徒弟需要约4年时间;这也是一个充满责任感的岗位,尽管要忍受酷暑严寒、牺牲休假时间,但仍有一批批年轻人站上高高的绝缘斗臂车,开启他们与电网相伴的职业生涯。

  

  电网“医生”24小时守护用电安全

  “不管是‘五一’还是其他节假日,我们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状态,单位也有同事值守。”杜炳超是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不停电事业部经理,假期对于他和同事们来说依然不能松懈,作为保障北京用电安全的电网“医生”,心里早已拧紧了随时赶赴现场处置突发状况的这根弦。

  杜炳超入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11年,总有亲朋好友好奇,为什么他们部门叫“不停电事业部”?杜炳超说:“‘不停电’是指我们在进行配电网设备检修时不中断供电,也就是说老百姓感受不到与大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电网正在进行检修作业。”

  配电网作为上连电网主网架、下接千家万户“最后一公里”的电网,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每年,作业人员都要对全市的配电线路开展巡视检修,检修中发现设备缺陷要进行“手术”,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这个“五一”假期前夕,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开展了规模最大、采用先进技术最多的一次配网带电综合检修作业。15台特种作业装备分散在近700米长的多个点位上,配网带电作业人员被绝缘斗臂车送上高空,手持1.8米长的绝缘操作杆,对配电网进行检修。配网带电作业推动首都供电可靠性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城市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7%,城市核心区、经开区供电可靠率已跻身世界一流。

  顶住压力坚守在电网安全一线

  近些年来,随着配网带电作业越来越多地开展,对配网带电作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网有万伏高压,作业人员在10多米高空,身着绝缘服、手持绝缘操作杆工作,站立的区域也就1平方米。与其他行业相比,这份工作有一定危险性,也正因如此,需要作业人员练就高超的本领。”国家电网公司配网带电作业首席专家王月鹏把配网带电作业人员称作高压线上的“手术师”,在工作中,他们手不能抖、眼不能花、心不能乱,否则一个小小的疏漏就有可能造成“网断人亡”。

  王月鹏是配网带电作业的“老师傅”,25年前,他从技校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正好赶上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力发展配网带电作业的契机。但这个专业冷门、小众,而且高危,“师傅问我‘想不想学’‘敢不敢干’‘能不能干好’?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想’‘敢’‘能’!”王月鹏说。

  20多年坚守配网带电岗位,很多人问过王月鹏一句话,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真的不害怕吗?“实话实说,害怕,心里真的没底。可作为年轻人,咱们最起码得有目标、有追求、有责任、有担当吧。”这么多年来,王月鹏顶住压力,常年与高压电网为伴,保障着北京市民的用电安全。

  “新手”苦练33项带电作业特种技能

  在配网带电这个岗位,仅凭一股子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而培养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配网带电作业人员,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带电作业需要作业人员有一定基础,所以我们会从检修施工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从事这一岗位。”王月鹏介绍,带电作业项目分为四类,其中三类、四类属于复杂作业,从业者必须考取复杂作业证。第四类也是最危险、最复杂、作业时间最长、对人员素质要求最高的一类,因此培养一名能够胜任各项带电作业的人员难度很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刚入行的年轻人从事带电作业的第一步是爬杆,这是基础。就如同骑自行车,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即使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骑车,也不会忘记这项技能。”爬杆得练多久?王月鹏给出的答案是至少半年,当然在此过程中,年轻人也会学习其他的技术本领,但练习爬杆是雷打不动的,因此打基础整体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

  另外,和很多岗位一样,配网带电作业同样需要持证上岗,作业人员须考取特种作业证,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半年。所以,从一名新手到成为能够上岗的作业人员,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但这依然不够。考取特种作业证后,作业人员还要在未带电的线路上进行模拟训练,形成固化动作,这个需要至少半年。此外,带电作业四类共计33项作业项目,要具备所有项目的操作能力,最快也得四年时间。

  “五一”假期前,王月鹏给新入职的年轻人做宣讲,他坦言,宣讲会上有年轻人表现出对从事配网带电岗位的犹豫,但更多人决定留下来,成为一名电力员工。他感叹道:“有的年轻人觉得这个岗位很重要,虽然带电作业听上去有些危险,但是能给市民生活、生产带来那么大的便利,他们觉得从事这份工作很光荣。”

  杜炳超刚入行时就是王月鹏的徒弟,说起当年为啥选择配网带电,他说:“一方面是这个岗位确实很重要,另外也是因为有王月鹏这个榜样的力量,我想跟着他学。”

  严寒酷暑下带电作业苦累交织

  天气对配网带电作业影响很大,恶劣的环境让户外工作更加艰苦劳累。

  夏、冬两季是作业人员最难熬的时候,厚厚的绝缘服,40℃的高温,一两个小时的作业时间,每一项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王月鹏说:“最热的时候,绝缘服就像一个蒸笼,里面的温度更是高达50℃。脱水、中暑那都是常有的事儿。”脱水了怎么办?那就疯狂地喝水,一口气喝两三瓶甚至三四瓶,但大多数时候大家喝完都要弯腰把水吐出来。王月鹏解释说:“因为在这种状态下,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喝这么多水,身体根本无法承受。”

  十滴水是作业人员夏季常备物品之一。“我们工作时周围都是带电体,中暑后如果晕倒了,后果不堪设想。”王月鹏说,“中暑撤离岗位后,喝上两瓶十滴水,那真是比喝冰镇可乐还要爽。”

  杜炳超说,夏天作业的时候,绝缘服不透气,绝缘手套戴了十来分钟,把手一抬,汗水就像水流一样顺着胳膊淌下来。“夏天我们都很早出门,争取早上九十点钟就把活儿干完,要是实在干不完,等下午太阳落山了再接着干。”

  师徒传承让年轻人成为行家里手

  国网北京电力有个传统,新员工入职时要和“老师傅”们签一份“师徒协议”,当年杜炳超入职时就和王月鹏签了这份协议。对徒弟,“老师傅”们严厉且苛刻,任何一个小细节不过关都得再练。

  如今,国网北京电力共有配网带电作业人员185人,各类带电作业特种装备107台套,可完整开展全部四类33个配网带电作业项目。五年来,国网北京电力年均开展配网带电作业9500余次,全市年户均停电时间减少2.93小时,年均多供电量4000余万千瓦时。

  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配网带电岗位,王月鹏十分欣慰。但与此同时,由于该岗位“出徒”时间长,岗位人员数量依然还有提升空间。因此,2023年,国网北京电力开始实施配网带电作业三年专项提升行动,将进一步提升配网带电作业能力水平,实现全时段、全区域、全类型能力提升。王月鹏希望,通过三年专项提升行动,让年轻人更快地成长为配网带电作业的行家里手。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