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
上一篇

还原“高铁掌掴”事件,公众疑惑也就解开了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据新京报报道,5月10日晚,成都铁路公安处对“高铁掌掴”事件再发通报。从5月2日20时27分到20时34分57秒,详细将事件起因、双方行为、列车安全员调解等过程一一呈现。

  据此,警方认定杨某某用手背击打王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王某某遭到击打后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在列车工作人员和旅客劝阻后,再次用手掌击打杨某某面部属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

  此前,自“遭掌掴后还手被认定互殴”消息传出,就引发全网刷屏。“义愤”的网友们力挺被掌掴后还手女子,质疑警方定性为“互殴”,对分别处以当事人500元、200元罚款的处罚感到不解。

  但警方这份“精确到秒”的通报表明,公众期待的反转情形并没有出现。事实上,据完整视频显示,王某某的言行出格,并没有想象得那般无辜。王某某确实是被骂后回骂、被打后回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应看到,王某某对事件的升级亦有责任,警方处理也是恰当的。

  为回应舆论关切,警方通过调取现场视听资料,收集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并将双方纠纷过程完整呈现,无疑有利于平息争议。

  而此前,在信息透露不全面的情况下,公众只能根据片面的甚至失真的“二传信息”作出评价,自然无法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唯有让事件的原貌展露无遗,才能形成共识,从而构建起理性的舆论场。

  可以说,“高铁掌掴”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如能及早公布“全景图”,前期舆论场也就没那么多争论了,也不会让一起小纠纷“膨胀”为一场社会事件。

  而面对热点事件,公众也要多一些理性,防止被片面信息带偏。诸多案例早已说明,在内情仍影影绰绰的情况下不宜“嘴快”。若“高铁掌掴”事件,能让我们记住这一教训,也不失其价值。

  □伍里川(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