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叠纪的海洋巨无霸,鱼龙留存于世的化石记录不多;曾于20世纪60年代青藏高原科考被发现
| ||
| ||
|
记者5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乘着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的东风,科考人员在“世界屋脊”的珠峰地区再次发现昔日三叠纪海洋霸主——喜马拉雅鱼龙的化石,为了解地壳板块运动和生命演化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什么是鱼龙?
较恐龙早出现数百万年为中生代海洋霸主
中生代恐龙制霸陆地,鱼龙则称雄海洋,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海洋里的一类已经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不过,它们的出现比恐龙还早了好几百万年,恐龙生存时限是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末期,鱼龙是早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早期。鱼龙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海洋中演化出长达十多米的巨型身躯,是生命演化史上最早出现巨大体型的脊椎动物,也是名副其实的中生代海洋霸主。
但这些三叠纪的海洋巨无霸,留存于世的化石记录并不多,尤其是晚三叠世中晚期,仅在世界上极少数地区有化石发现,分别是北美大陆西缘、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和中国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古生物学者对它们的了解依然非常有限。
珠峰地区发育着从古生代到新生代早期的基本连续的特提斯洋的海相沉积地层,为人们了解古特提斯洋的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提供了宝贵的窗口。但由于西藏的喜马拉雅鱼龙化石材料非常稀少,这种世界屋脊上的古海巨龙显得尤为神秘。
喜马拉雅鱼龙何时发现?
20世纪60年代科考曾发现 可供科研的材料有限
喜马拉雅鱼龙是20世纪60年代青藏高原科考,特别是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登山科考中发现的。当时的科考人面对的是交通不便、装备简陋、自然环境艰苦等种种困难,老一辈的古生物学家们克服万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四大发现——喜马拉雅鱼龙、中华旋齿鲨、三趾马和高山栎。这些发现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科考成果。
当年的野外科考虽然在聂拉木和定日两个地点发现了鱼龙化石,但均是分散的骨骼,包括了少量头部骨头及较多的头后的肋骨和椎体,且受采集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仅有少量材料被运回到北京的实验室,最后能供科学研究的材料比较有限。
由于“文革”后期科研停滞等因素影响,1972年报道的鱼龙材料中,有一些未得到妥善的保管,目前能看到的喜马拉雅鱼龙的骨架仅是上、下颌的部分骨骼和单个的椎体。此外,收藏于北京自然博物馆中的采自定日的部分材料也很零散。鉴于此,国际古生物学界对喜马拉雅鱼龙是否真的存在抱有一定的怀疑,且由于材料限制,科研人员对这一类群的了解非常有限。
虽然材料有限,但已有的材料,特别是比手掌长度还长的牙齿和约飞盘大小的椎体却足见喜马拉雅鱼龙的巨大体型。牙齿的牙冠部分高度达6厘米、宽度达4厘米,两侧都是锋利的,说明喜马拉雅鱼龙是一类体型巨大且性情凶猛的海洋掠食者。科研人员推测它有15米长。
新发现化石有哪些?
发现纤细肋骨或为喜马拉雅鱼龙幼体
追随着刘东生先生、张弥曼先生和邱占祥先生等青藏科考前辈的步伐,中科院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考察队薪火相传,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奔走于这片神秘的土地,试图解开更多的关于高原地质和生命历史的谜团。
这些年来,中科院古脊椎所多个科考分队先后在定日地区和聂拉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重点对晚三叠世含鱼龙化石地层进行详细踏勘,陆续发现了一些线索,找到一些脊椎动物化石骨片,但距突破性的发现仍差临门一脚,曾经产出大量鱼龙骨骼的化石层位仍藏匿在大山深处。
2023年1月30日,中科院古脊椎所青藏高原生物演化综合考察队抵达拉萨,再次开启了因疫情而被搁置已久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区古生物考察与寻找珠峰地区中生代海生脊椎动物的科考之旅。
在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邓涛和研究员倪喜军的带领下,考察队集合了不同研究方向科研力量的队伍,终于在定日县岗嘎镇有了大的突破和发现,在岗嘎南部三叠纪曲龙共巴组的至少三个层位的岩层中,发现了脊椎动物化石的骨骼。从骨骼结构上判断,它们正是大家寻找了很久的大型鱼龙化石。此时距刘东生先生和邱占祥先生等人找到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已经过去近60年。
我国珠峰地区的鱼龙化石,主要分布于晚三叠世曲龙共巴组海相地层中,在今年4月开展的进一步的考察中,除定日的岗嘎外,科考队在聂拉木土隆、318国道的62号道班等多处的曲龙共巴组地层中都发现了鱼龙化石。除了较大型的成年的鱼龙化石骨骼外,也发现了小的、纤细的肋骨,可能是喜马拉雅鱼龙幼体的化石骨骼或小个体的鱼龙新类群。
科考队已经打开了发现的大门,后续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将会获得更多的发现和成果。与鱼龙化石相伴生的大量菊石、双壳等化石,也为了解三叠纪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除了寻找大化石,科考队员还在剖面上系统采集了岩石样品,以期开展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了解更多的特提斯喜马拉雅古海洋环境信息。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