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主题

新京报书评周刊好书榜·五月榜

2023年05月1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

  作者:包慧怡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早已成为英语文学的绝对经典,研究者不计其数,以至于一些研究者深入到每一个字母,比如作为致献对象之一的“W.H.”到底是谁,研究者们钻进历史的纸堆,反复玩味,做出种种推测,还由此衍生出不少八卦。而无论莎士比亚当时为什么写下这些十四行诗,又是为谁而写,此时此刻,这些优美奇警的诗句是属于每一个自愿迷失在其中的读者的。

  本书作者包慧怡对莎士比亚的时代、语言和诗歌传统有精当的把握,又能潜入诗的热烈情感之中,探测出诗人复杂多变的“心”。

  莎士比亚在诗中多次使用“镜子”这一意象,借此召唤出自我、时间与死亡的繁复面容,而包慧怡也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作“万华镜”,进入其中,“你我未必能找到出口,但或许都能找到某个版本的、意料之外的自己”。某种意义上,写诗是自我对自我的暴露——并非简单的以“他者”为镜,而是未知对已知的显现,读诗亦复如是。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

  作者:(德)伊丽莎白·冯·塔登

  译者:顾牧

  版本:万有引力|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

  一个人逛超市,算是孤独吗?前几年在网络世界广为流传的“孤独的十个等级”将此列为一级孤独。短短几年过去,手机买菜点餐快速兴起,连逛超市这个行为都未必是生活的选项,此时还在乎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逛超市也就没有了意义。依照《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这本书的界定,在数字年代的现代人过的就是一种无接触的社会生活,在匿名世界探求共鸣和慰藉,试图建立联结,却在真实世界害怕与人多靠近一米,为可能承受的伤害而迟疑不决。此种症状,也即是现代社会早期常说的“渴望爱但担心伤害”,唯有小心翼翼地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才具有某种安全感。

  作者塔登(Elisabeth von Thadden)是看重指尖或皮肤的“触摸”的。是的,现代人成功夺取了身体的主体性,十分清醒地懂得一旦触摸有机会,就可能转向暴力、胁迫和战争。在未经身体本主的允许下,触摸是不能发生的,过去被认为是婚姻、亲子等诸多关系中的身体接触义务也不再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在于,人终究渴望触摸和被触摸,缺乏抚摸的孩子无法感受到安全便是例证。人们也是因此才一头扎进网络,在“无接触”之中苦苦搜索“接触”。没有谁,也没有哪种观点能确定地指引为此困惑的人,是待在原处,还是去冒险,除非正义的司法制度和“说不”的文化已经无坚不摧。塔登是有冒险倾向的,而这倾向不单是因为看到缺乏被触摸的老年人群体,更是因为在众多社会理论和小说文本之中看到了触摸那不可替代的意义。

  《中国的历史之路: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

  作者:(英)伊懋可

  译者:王湘云 李伯重张天虹 陈怡行

  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年2月

  这是一部经济史经典之作,其影响在学界自然不必多说。作者伊懋可(Mark Elvin)的另一本书《大象的退却》可能更为读者熟知(2021年云南大象迁徙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本书),这其实是他本人转向生态环境史后的作品,而在此以前,社会史和经济史是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本书在1973年初版之时只有主标题,如今翻译为“基于社会和经济的阐释”(A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pretation)的副标题是1976年再版时添加的。这确实恰当地说明伊懋可是严格限定在“社会”与“经济”两个领域解释古代中国。

  他的提问是,在历史上中国何以能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超越欧洲各国,并能维持长期统一,未像罗马帝国那样走向分裂,而其科学和技术却在17世纪开始落后。他的论证自有一套比较经得起推敲的逻辑,如提出“高水平平衡陷进”“中世纪经济革命”等理论,认为传统晚期的中国经济已经达到前现代社会的某种极限,人口增长,耕作、手工和运输技术高度完备,市镇也随之大规模兴起。劳动力和资本的价格却因此走向两个极端,前者越来越便宜,后者越来越贵,对新技术缺乏改进需求和购买资本。不过他认为,“中国人的技术创造力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根基”,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提出,中国需要进入国际市场,“如果决定这样做,它有能力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并将令人震惊”。此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证明了他的判断。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中译本终于面世,“高水平平衡陷进”作为一个经典解释早就有了太多的补充和不同意见,但结论终究只是结论,如果对其中的论述方法和过程缺乏认识,仍然不得其要领。

  《旧金山海湾景象》

  作者:(波)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胡桑

  版本:上海贝贝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当空气中满溢着分析与结论的喧哗,承认你并不理解是否会变得毫无用处?”博学的米沃什在其随笔集《旧金山海湾景象》的开篇中这样自问。这种“知不知”的姿态成为他处理移民美国后所获经验的前提:“在我试图捕获赤裸裸的经验之际,从书中习得的词汇几乎没有什么用处,这些赤裸裸的经验规避一切既成观念……我无法从记忆中驱除读过的书,无法驱除书中所主张的理论和哲学,但是我可以无拘无束地怀疑,可以自由自在地提出天真的问题,而不是加入异口同声的断言与否定。”米沃什真正想写出的,是“置身此处的万分惊诧”,是存在的惊奇。因此,看到加利福尼亚过于辽阔的大自然时,他感受到的是自然的不可归纳,不可定义;他也在宇宙般广阔的无限空间面前,感受到自己和人类的孤立无助。诗人还在随笔集中写到美国的历史,如对印第安人的迫害,写到美国当下(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潮流,如对物质和性的迷恋,写到美国“本体论的贫血症”,由此虚无主义蔓延开来,而对米沃什来说,对真理的探寻和灵魂的救赎是根本性的,因此他多次讨论“神秘的守护者”——宗教,并在其中寻觅着“神圣”与“解放”。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

  作者:段德敏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3月

  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中,马基雅维利是绕不过的名字,但他可能也是遭遇误解最深的政治哲学家之一。人们常常认为他的名著《君主论》是在教导君主变得虚伪,而鼓吹“像狐狸一样狡诈,像狮子一样残忍”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则是一种非道德的政治观,却忽略了这些论述与现代民主政治内在的关联。

  《现代民主的马基雅维利时刻》通过对马基雅维利文本的深入研读,呈现出这位看似古典的哲人被人误读的种种“现代性”。本书书名虽令人联想到思想史研究领域名作《马基雅维利时刻》,但其着眼点更多是“现代民主”。在现代民主制度中,马基雅维利为何堪称讨论“政治代表”问题的先驱?托克维尔和马基雅维利的异同,为何能成为我们根本理解当今美国“极化政治”的密钥?作者不断穿梭于当代最具现实感的政治议题与古老的思想文本中,在写作具有鲜明问题意识的政治思想史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行走在无形无垠的宇宙》

  作者:向京 等

  版本:惊奇|广西师范

  大学出版社

  2023年4月

  女性的生命经验如何表达?是否存在一种女性主义的创作?当代艺术只是一种小圈子的文字游戏?人工智能可以创作出只可感知不可言说的艺术作品吗?这本书是艺术家向京首次出版的访谈集。

  书中,向京与戴锦华、陈嘉映、林白、凯伦·史密斯、朱朱、阿克曼等学者、艺术家、策展人进行了密集深入的对谈。这些对谈跨越近二十年的时空,而这本书未做明确的章节划分,阅读时仿佛带领我们深入行走在一个无形无线无垠的宇宙,畅快思考有关创作、艺术、性别、观念等问题。

  在这些剥离了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思考中,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当代艺术、女性创作等观念。看到标签之下被掩盖的真实,发掘艺术创作中令人兴奋又恐惧的生命力。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