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主题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主题

新京报书评周刊好书榜·五月榜

2023年05月1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积厚成势》

  作者:何帆

  版本:麦读MyRead|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23年4月

  这是一本介绍和分析当代中国司法制度的书,作者何帆以自身在清华大学授课的讲义为基础,从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出发,讲解中国司法体系中的制度、机构、组织与个人的交互关系。用作者本人的话来说,本书更侧重于“厘清政策形成的过程、权力运行的规律、中央地方的博弈和基层治理的差异,而不纯粹是法条推演与文本解析”。

  何帆当过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又以译作《批评官员的尺度》《九人》等经典作品为读者熟知,而这本《积厚成势》则是他在从事司法改革十余年后的经验之谈。

  作为中国司法改革的局内人,何帆在书中力图还原制度的形成过程、回溯改革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当下习以为常的概念或表述,其实经历过曲折反复的发展。作者的特殊身份、亲身经历与比较视野,使得这本书成为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观察中国司法改革进程、理解中国司法制度底层脉络的优秀读本。

  《驶向现代性》

  作者:张珺

  版本: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年3月

  私家车的出现、兴起和规模化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缩影。本书的独特视角在于,从中国私家车的视角,观察当代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与观念变迁,探究两者的互动关系。作者在珠三角地区做了为期十年的田野调查,通过展示大量受访者的人生轨迹和日常生活,考察私家车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私家车从官员的公务用品转变为普通中产家庭的消费品,这种转型过程带来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个人出行的自由度,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观念和身份意识。比如,作者援引其他研究指出,开车作为自由与自主的具体表现形式,也被用作对抗不平等现状的一种手段,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开车接送孩子上学、购物,使得她们能够平衡工作与家庭中的重负;此外,私家车和住房一样,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地位性商品”,对于很多中产家庭而言,拥有一辆车是迈入现代化生活的象征和身份上的自我期许,哪怕由于大城市的堵车问题,私家车并未在时间上提供太多实际便利。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作者:郑雅君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1月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道出了教育在中国社会阶层流动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发现那一纸精英大学的文凭从一份“保险”变成了一个全新竞技场的“入场券”,并不能许诺给出身低微的寒门学子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何“985废物”“小镇做题家”成为精英大学寒门学子们新的自嘲?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怎样选择自身的出路?《金榜题名之后》关注的这些核心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教育社会学领域,“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并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过,过往的研究或是专注于一种人力资本的视角,将大学生的价值与目标选择简化为一种单一的理性经济人考量,或是过于强调社会结构对大学生的强制力作用,而忽视了他们自身在价值选择和行动上的能动性。《金榜题名之后》试图开辟出一个新的视角,着眼于学生们的自我叙事,尤其给予精英大学寒门学子选择成长道路时的文化、价值因素以关注。通过大量深入的访谈,作者指出出身于优势和劣势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组织大学生活的两类实践模式:“目标掌控模式”与“直觉依赖模式”,并为寒门学子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选择未来的人生方向提出了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敏感与自我》

  作者:(德)斯文娅·弗拉斯珀勒

  译者:许一诺 包向飞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4月

  在身体层面,现代人更加注重隐私,对于彼此之间的安全距离更加在意,对肢体触碰也变得更警惕;在观念层面,“敏感式阅读”正在西方社会兴起。用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的话来说,适应复杂社会下种种约束的需要,让人类的生活也越来越精致和敏感,社会生活的敏感化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而这也催生了许多当下的难题:人与人之间合理的社交距离究竟在哪里?对语言的敏感保护了少数族裔等边缘群体,但是否可能构成对学术或言论自由的侵扰?“共情”成为敏感社会重要的美德,但对彻底“将心比心”式共情的追求,是否可能反而割裂不同群体对话的场域?当我们对“脆弱”抱以越来越多的同情和包容,主张多将苦难的根源诉诸社会结构,又是否真的能够解救受困于苦难中的个人?

  本书作者通过追溯卢梭、尼采、埃利亚斯、列维纳斯、弗洛伊德等多位思想家的理论,发掘他们应对当代问题的智慧。作者的关切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思想史,而是具有极其鲜明的当下性——从“取消文化”性质的讨论,到“Metoo”运动中社交边界的界定。本书提倡用一种平衡的观念看待现代社会的敏感化,将被割裂的“韧性”与“敏感”重新连接到一起,对这些受到关注的重要议题的讨论贡献了稀缺的常识。

  《女性如何书写历史》

  作者:(英)弗朗西斯卡·韦德

  译者:林曳

  版本:后浪文学|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3年3月

  打开伦敦地图,有一处文学史上的著名景观:布卢姆斯伯里社区。文化精英们在此聚会,重要的作品在此诞生,这里是二十世纪初伦敦“学识最集中、文艺创作最活跃的地方”,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在布卢姆斯伯里最东边,有一处清幽静寂的所在:梅克伦堡广场。英国作家弗朗西斯卡·韦德将带领我们发现,这里堪称女性主义文学的圣地。当时,这里房费低廉,刚刚获得经济独立的女性尚可接受;这里风气自由、开放甚至激进,女性得以摆脱传统的种种禁锢,独立自由地生活。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狂热岁月里,先后有五位女作家在此栖身:意象派创始人之一的女诗人希尔达·杜利特尔(笔名H.D.)、首批牛津大学女毕业生后来成为推理小说作家的多萝西·L.塞耶斯、英格兰首位获得全职大学教职的古典学学者简·艾伦·哈里森、首位获得阿尔伯特·卡恩环球旅行奖学金的艾琳·鲍尔、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这是一本群像传记,还原了五位女性先锋在面对社会质疑与挑战的情况下,如何坚持写作、追求“智识上的自由”。作者创造性地把本无直接联系的五位女性,置于同一空间讲述,从而展开核心命题:女性如何实现独立和自由?这在今天看起来早已是不证自明的,但在当时远非如此。作者致力描绘的,是在战争宏大背景下被忽略的知识女性命运,她们个人生命中的重大转折、决定性时刻。在乱世中,她们如何挥别过去,突破桎梏禁忌,展开自由的新生活。

  《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

  作者:(美)苏成捷

  译者:谢美裕 尤陈俊

  版本:大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5月

  法律与道德两个词总是连臂而行,以至于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道德。因此,当法律给出的判决与人们心中道德的期许不想符合时,人们就会感到法律“不公”。这种关于法律与道德的错觉,自明清以来,便已深植人心。苏成捷的《中华帝国晚期的性、法律与社会》正揭示了这一点,而她的着眼点,恰是人们最难以启齿却又最能凸显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性犯罪。

  帝制时代,法律下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个人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也受到不同道德标准的制约,性则充当着展示身份地位差别的一种关键性标识,士与庶,良与贱,男与女。然而明清之际,身份地位的差别反而在无远弗届的权力下趋于“平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士被要求接受同一套道德标准的制约,在面对同一种犯罪指控时会以同样的法律标准进行衡量。

  在爬梳了数以千计的清代刑案档案和法律文书中关于性犯罪的材料后,苏成捷发现,法律的施行从之前的身份尊与卑之别,转向了社会的公与私之辨。在性犯罪中,清代统治者大力鼓吹的贞节道德观成为了法律判案的重要标准,遭到性暴力的女性是否成为法律上的受害者,并不取决于她的身心是否受到侵犯,而取决于她在道德标准中是否恪守贞节。同样,遭受性侵犯的男性也被判定以道德标准下的男子气概作为法律上的审核标准。法律与道德就这样被混为一谈,共同成为帝制中国晚期贯彻皇权意志的执行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