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属性,成为中国汽车出口优势之一
|
202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在中国整车走向海外市场的趋势愈发鲜明、产业实力赢得认可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也在飞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海外。
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与传统燃油汽车出口相比,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登顶全球市场的重要依托就是“智能化”。而在智能化应用端不断突破创新的同时,全球汽车智能化产业的重要一环“汽车芯片”也正在扬帆起航。
智能化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前景广阔
本届欧洲车展时,比亚迪、长城等自主品牌展台人满为患。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向记者表示,中国的新能源车是一个新物种,如果说一些欧美新能源车只是简单地把发动机换成“三电”系统,那么中国就给新能源车加上了智能化属性,我国用一步实现了欧美两步、三步的迭代,“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出海方面的优势”。
在智能化的加持下,燃油车、新能源车都在迅速成长。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看好,是因为国产燃油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过去的二十年间,自主品牌燃油车凭着物美价廉的美誉,打进了中亚中东北非南美和东南亚市场。
接下来,中国汽车品牌需要通过设计、质量、智能化等领域的积淀从过去物美价廉走向品质高端。其中,智能化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汽车分析师凌然表示,通过一系列创新激励,我国车企已经产生了大量前卫的智能化产品与理念,如遮阳板与副驾娱乐屏结合、如无仪表盘的AR-HUD,还有非常优异的自动驾驶技术。
有机构评测,如果一辆车的芯片价值为500美元,中国出口新车300万辆,仅带动的芯片价值就高达15亿美元。
汽车芯片出海未来可期
智能化背后,汽车芯片备受关注,相关企业从跟随“主机厂出海”,尝试直接向海外供货。
5月9日至11日,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展会之一PCIM欧洲展会在德国纽伦堡正式举办,众多知名半导体企业参展,纳芯微、三安半导体等国内知名公司也在扬帆出海的参展商行列中,参展的中国芯片公司有数十家。
国内模拟芯片企业纳芯微COO(首席运营官)王一峰表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领跑世界的同时,推进建立中国强大的汽车供应链,支持培育强大的供应链巨头,包括Tier1和芯片厂商,不仅可以保障供应链稳健安全,还可以使中国汽车产业获得更具竞争力的技术优势、渠道优势以及品牌附加值,从而使中国汽车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另一家中国芯片企业芯驰科技副总裁陈蜀杰表示,中国汽车芯片出海未来可期。一方面,随着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出海,中国汽车芯片得以走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车厂在中国寻找本土合作伙伴,保证其供应链弹性,也为中国芯片厂商带来很多发展机遇。
王一峰与陈蜀杰都提到,未来中国半导体企业要做大做强,一定要聚焦全球。王一峰认为,为了赢得国际企业,芯片厂至少要从三个维度发力,分别是高性价比的产品和系统级解决方案,灵活的服务和快速的响应,可靠、可信赖的质量体系。
陈蜀杰表示,中国汽车芯片厂商要赢得国际用户,一定要夯实产品技术,推进规模化量产,不断提高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包括芯驰、纳芯微等诸多半导体企业都已开启了海外业务的布局。陈蜀杰介绍称,企业已与欧洲、日本等地多家一线主机厂及T1形成合作关系,开展面向量产的项目合作。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不落人后
目前中国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自动驾驶。全国已有北京、重庆、武汉、深圳、广州、长沙等多个城市开展了自动驾驶路测,高级别自动驾驶也在迅速发展。
驭势科技是积极出海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其创始人吴甘沙表示,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等政策的逐步推进,海外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企业已于2019年与香港国际机场展开合作,预计公司未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有望达50%以上。
百度的自动驾驶在咨询公司Navigant Research的报告中也表现出色,位于榜单前列。
作为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中国的激光雷达正在走向国际市场。以速腾聚创为例,这家激光雷达公司在2021年就已开始向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供货,总客户覆盖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
速腾聚创品牌生态战略副总裁与合伙人王嗣翔表示,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将有50%的乘用车新车搭载L2/L3级自动驾驶系统。据Yole发布的《车载前装激光雷达全球发展报告(2022)》预测,到2027年,全球激光雷达的发货量将接近300万台,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近60亿元人民币。这一趋势中,中国区激光雷达发货量将持续占据全球市场的70%以上。
王嗣翔还提到,国际化的外资企业在车规标准要求方面比较严格,包括产品的开发流程、量产体系、产品可靠性、产品质量、成本控制等等。智能化硬件应对挑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挑战,不断提升产品和企业各方面的竞争力。
对于自动驾驶出海,一位不愿具名的自动驾驶企业负责人也给出了他的“担心”。
他认为,目前大部分国内车企的商业化场景和逻辑更多以中国境内情况设计,尤其是自动驾驶运输企业,各个国家市场区别比较大,用户场景区别较大,如果要进行海外布局,就需要完全按照海外的逻辑来设计。因此这些企业一开始就会进行双线布局。
轻舟智航生态市场与公共关系副总裁霍静提到,上海车展484款乘用车中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占比近80%。中国汽车供应链在以最快的速度拥抱智能化变革。她认为中国自动驾驶因为道路环境复杂性、气候多样性、交通环境多变性等原因,有显著的多样性机会;在针对新技术应用及政府支持方面,中国也颇具优势。中国企业可以基于这些特点,快速积累技术和实践经验,并将其转化为产品竞争力,最终将中国经验反哺全球。
智能化出海还有哪些挑战?
中国智能化出海前景可期,仅芯片产业就有千亿元的市场。但中国汽车品牌出海仍然是“年轻人”,在国际化的竞争中仍有可能遇到挑战。
凌然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想要走向全球市场,我们一定要做好与全球车企甚至他们背后力量竞争的准备。中国汽车在出海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全球认可的自己的规则、标准,不然我们的创新就会很容易地被抄袭、借鉴。”
芯片如何切入国际厂商固有的供应链体系也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大朴资产资深分析师马迪表示,中国芯片企业过去两年有机会进入市场,主要是因为外资芯片短缺与芯片存在国产化需求。但是由于国内汽车芯片企业积累薄弱,汽车芯片企业发展还需要不断积累,打造充足的硬实力,以得到国际市场更多认可。
章弘也提到,无论智能化还是芯片的出海,需要注意的是与海外同类企业的竞争。以往舆论认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容易忽略外国智能化厂家的进步。这对我国智能化芯片的出海是不利的。
马迪建议,国内芯片企业应稳步改善自身的质量、口碑、成本,再顺水推舟,进入国际市场。
王一峰表示,在过去,中国芯片产业的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跟随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芯片产业的起步相对较晚,技术积累相对不足。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来说,从技术跟随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尽管仍面临挑战,但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在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加强自主创新,实现技术领先,并朝着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芯片产业链的目标迈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白昊天 林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