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完善工作,同时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的决定性阶段,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这次《意见》针对全方位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在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多方面提出了一揽子措施。明确加强教材修订完善工作,并将相关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高质量教育不可或缺的支撑。然而,从现实来看,科学教育教材的质量普遍还有待提升。同样的,市面上的科学类教辅书籍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一方面,随着社会对科学的认知不断提升,科学类教辅书籍越来越受到欢迎;另一方面,科学类教辅书籍的需求在上升,质量的提高却并未同步。如有报告指出,部分科普读物粗制滥造,错误百出,尤其是一些出版社盲目引入国外科普图书造成很大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科学类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确实很有必要。与其他类型的教辅书籍相比,科学类教辅书对出版机构的专业门槛要求更高,就应该有明确的把关。同时,对于国外科普图书的引进,也应强化甄别力度。
其实,不管是科学教育教材,还是科学类教辅书,都应该是最讲科学的地方,如果连它们都犯一些低级错误,除了可能传递一些错误的科学知识,本身也是一种缺乏科学精神的体现。因此,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教材的修订完善,强化对教辅书的监管把关,不仅要办,而且要办好。
此外,对教辅书的监管导向,应充分尊重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规律。有院士就指出,科学教育不能简单照搬学科教育课标,要构建打通天文、地理、生物等多学科框架的综合性、科学性、系统性体系。这一点在教辅书的监管上也应有所体现。
□重舟(媒体人)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