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北京新闻

​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北京市女子监狱七监区监区长刘丽丽

每个服刑人员都有被关爱的需要

2023年06月1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刘丽丽给服刑人员讲破除封建迷信知识。
受访者供图
刘丽丽(中)和班组成员一起开会学习。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女子监狱七监区监区长刘丽丽有一双会笑的眼睛,干练的短发,说话利落爽快。对警察充满向往的她,大学一毕业就进入监狱系统工作,管理过邪教类罪犯和老病残罪犯,至今已经工作21年。

  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第一线,她创建了“四微”观察法,通过微表情、微动作等掌握服刑人员情况,每次执法都让服刑人员心服口服;同时她又细致入微,关心每个人的动态,最大程度上保障100余名服刑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今年,刘丽丽荣获第十一届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称号。她说,“每个服刑人员都有被关爱的需要,我们要真正关心和帮助他们,才能把他们从里面拉出来,帮助他们走向正轨。”

  

  注意服刑人员每一个微表情

  “你们要不处理好这个事情,我就一直闹。”服刑人员马某因违规受到处罚,在监狱里不满大叫。初任监区长的刘丽丽知道,马某是个硬茬,在外面时因为不满拆迁情况,喝敌敌畏威胁政府,在监狱中也常常因为对某件事不满意就“来硬的”。

  其他服刑人员也在用审视的眼光看着刘丽丽。刘丽丽不动声色,先将监区整体情况摸熟,拿出监区的行为准则规范,一条一条指出马某的错误,问题顺利解决,她也在这次事件中树立起了威严。

  刘丽丽意识到,对服刑人员进行管理,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她利用团队中专家型民警和心理咨询师的优势,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手段,带领民警创造了“四微”观察法。通过直接管理、视频监控,观察服刑人员的表情和动作,如皱眉头、扯嘴角、瞪眼睛等,借此了解其内心活动。刘丽丽举了个例子,“双手环抱胸前,通常表示心理上的防御和戒备。”

  监区有一名服刑人员陈某患有癫痫,经常会突然晕倒、抽搐,血压也很不稳定,发病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就像通了电一样。刘丽丽通过日常监控以及发药、点名等环节,暗中观察陈某。渐渐地,刘丽丽发现了规律,陈某每次发病前,眼神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明显呆滞。

  一天,刘丽丽正给罪犯发药,陈某走到她面前时眼皮下垂,目光有些呆滞。“这是要发病!”刘丽丽马上反应过来,赶紧叮嘱监区民警密切关注陈某的一举一动。没过一会儿,陈某的癫痫病果然发作了,身旁的民警立即施救,将她及时送医。

  保证罪犯生命健康还得避免抗拒改造

  “我们这里就是监狱的深水区。”刘丽丽介绍,目前自己所在的老病残罪犯监区有诈骗犯、暴力犯、盗窃犯等各种类型的服刑人员100余人,其中65岁以上的占了三分之一;70多人需要长期服药,其中20多人患有癌症,2人瘫痪在床……

  监狱民警又增加了一副担子,在保证罪犯生命健康的同时,还要避免罪犯以病为由抗拒监管改造的情况发生。为保障老病残罪犯的整体平稳,监区监控室24小时有人值班,所有医疗相关的用品都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一旦发生情况,民警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刚到监区时,刘丽丽了解到有一个服刑人员孙某患肝癌,医生嘱咐如果孙某发生吐血的情况,必须立即送往医院。一天下午,孙某咳嗽数声后直接吐了一口血,当时的民警迅速反应,仅用一分多钟就把孙某抬到了楼下医院。

  工作没有一点捷径可走

  刘丽丽熟悉监区每个服刑人员的情况。100多名服刑人员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进来的,量刑怎么样,犯罪情节怎么样,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家里有什么人,近期有什么变化,她都能及时掌握。

  68岁的罪犯杨某因诈骗罪获刑,老公去世了,儿媳妇带着小孙女离开,家里只有儿子一人生活,亲戚也都不来往了。各种经历,让杨某的儿子也情绪低落,一蹶不振。一次杨某给儿子打电话,儿子一直没接,怕儿子有轻生念头,杨某只能求助民警。

  刘丽丽和同事一起不断给杨某儿子打电话,一直到次日凌晨才打通。发现杨某儿子存在轻生念头后,刘丽丽和同事又通过电话劝导,劝了两个多小时,杨某的儿子终于答应好好生活。这次事情之后,杨某主动要求给监狱领导写感谢信,同时也表示要踏实改造,争取能够早日跟儿子团圆。

  “监狱管理工作没有一点捷径可走。不能麻痹,也不能麻木,更不能怕麻烦。”在监狱系统工作21年,刘丽丽走过多个监区,管理过数百名服刑人员。她说,“他们虽然是罪犯,但我们还是要关心和帮助他们,用心帮助他们走向正轨,回归社会。”

  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