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2:特写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2:特写

天安门地区公安分局

身在天安门,服务全中国:公安民警守护老百姓“圆梦”

2023年06月28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为民服务车”上有藿香正气水、创可贴、酒精、消毒棉等物品,以备游客不时之需。
天安门广场“为民服务车”上设置的母婴室。
刘梦琳(左)和胡悦(右)在“为民服务车”前。 C02-C03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刘梦琳(左)和胡悦(右)在为走散的老人联系家属。

  对于中国人来说,天安门广场的特殊意义不言而喻,44万平方米的广场以及周边的故宫、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见证了许多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它们曾无数次出现在人们的笔下、画卷、胶片里,模样几乎刻在每个人心里,很多外地游客落地北京的第一站就是直奔天安门广场。

  2022年国庆节当天,来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群众达21.8万,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民警梁原和同事们头一天晚上就全勤上岗维持秩序,疏导人流。仪式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合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身穿民族服饰盛装打扮的老人热泪盈眶,系着红领巾的孩子朝国旗敬礼,还有稚气未脱的大学生跃起合影。

  梁原紧绷的心随着人们的鼓掌欢呼逐渐松弛下来。他从小在天安门周边长大,工作后也没离开这片广场,一站就是13年,“很多人都说,来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是梦想,我们的守护就是帮助大家圆梦,压力和荣耀并存。”

  “在天安门广场丢东西都不怕”

  6月18日,北京气温飙升到将近40℃,午后的阳光火辣辣地刺眼,地面被晒得发烫,偶尔有风打在脸上,也似涌来了一股热浪,拍得人喘不过气来。天安门广场上,被晒得蔫巴巴的游人在广场东侧公安“为民服务车”前找到了一片清凉,太阳伞下一圈椅子坐满了人,互不相识的游客操着各自方言互相聊着。

  “谢谢,谢谢,太谢谢你们了。”一位大嗓门的女士小跑着躲进伞下阴凉地,脚步停下了,但嘴里感谢的话一直没停。

  半个小时前,她的身份证被广场上游客捡到后交给巡逻民警,民警又送到了在服务车执勤的胡悦手里,根据身份证上的户籍地址,胡悦联系到了当地派出所。就在这位女士刚刚离开天安门广场,准备前往下一个游览地的时候,她接到了来自家乡的电话,“身份证是不是丢了?去天安门广场‘为民服务车’看看。”

  拿回失而复得的身份证,她激动得大喊,“在天安门广场丢东西都不怕”,把周围人逗笑了。

  “别说丢东西,人走散了也别急。”胡悦那边刚刚放下电话,一位70多岁的老人随团来京旅游,在广场上和队伍走散,身上又没带手机,于是寻着有“警察”标识的服务车求助。根据老人提供的手机号,胡悦联系上了和老人一同来北京旅游的女儿,拨过去后对方才发现自己的父亲走散了,连忙告诉导游回广场接应。

  粗心游客天天都有。找物品、找证件、找老人、找孩子,这是胡悦和同事们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她所在的“为民服务车”由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在2021年设立,提供问询指路、走散寻人、健康救助及临时休息等服务。2022年服务车进一步升级,配备了饮用水、纸巾、糖果、藿香正气水之类的基础药品,车上还隔出一间有尿布台和软座椅的母婴室。

  硬件设施之外,还专门成立了“巾帼服务队”为游客提供服务。由胡悦在内的4名女警组成,队长李春就是服务车的最初构想者。

  2020年教师节那天,同事交给李春一个无人认领的户口本。李春根据户主信息没有找到联系方式,查找近期110报警记录也没有收获,在微信上输入失主信息后,在一个名叫“某县第一中学”的微信公众号里,发现一位老师和户口本信息对应上了。通过照片对比,李春确定了自己的判断,由于当时已是晚上,学校电话没人接,李春等不及,连夜在微博搜索和这个学校相关的用户,挨个发去私信,希望帮忙联系失主。

  第二天早上,一位博主回复李春,失主就是他的老师。当天,失主王老师主动与李春取得联系,户口本物归原主。

  广播、网络、熟人、单位……李春无所不用,工作这几年帮助一千多名全国各地的失主找到物品,事后她还会将具体过程和寻找方法传授给徒弟们,手把手教会了胡悦她们用最快方法找人、找物。人们称呼这些女警为“在天安门‘大海捞针’的姑娘”。

  “身在天安门,服务全中国”

  受到李春启发,胡悦有一次也通过在某学校公众号上搜索,找到了遗失学生证的主人。还有一次,一位老人与旅行团走散,身上没有手机,说话口音重,自己也不知道团里导游和其他成员的联系方式,老人急得不知所措。胡悦发现老人戴的帽子上有旅行社名字,顺着这个细节她最终帮老人联系上了导游。

  24岁的胡悦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她的设想里,穿上警服后自己的任务是除暴安良,但现在工作更像是在“解难题”,面对的多是需要帮助的群众,她得更用心、更细致,因为“身上有警服,身后是天安门”。胡悦从小在怀柔长大,很少进城,工作后,她更能理解外地游客对于天安门的特殊感情和游览时的激动心情。

  “你们为我第一次来北京的行程又增添了一份感动,让手机没电与朋友失联的我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为你们点赞!”这是为民服务车意见簿上的一句留言。类似的表达很多,还有事主称她们“身在天安门,服务全中国”。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刘梦琳2022年刚到“巾帼服务队”的时候,刻意练习微笑,努力让自己“变开朗”。刘梦琳性格内向,说话低声细语,小时候和父母来天安门时,看到站岗执勤的警察觉得太过威严,甚至不敢靠近。没想到长大后自己成为一名警察,而且在一个天天与人打交道的岗位,成了“服务型”警察。

  她逼自己转变,从不主动跟陌生人说话到自然地和旁边的游客搭话,询问他们的需求,“有时游客没有来问我,只是自己嘀咕的时候被我听到了,我也会主动去问他,看他们需要什么帮助。”

  在广场执勤时,刘梦琳经常遇到跟自己小时候一样的孩子,站得远远的好奇地望向警车,或者跃跃欲试想摸摸警犬,但腼腆害羞不敢张口。

  刚刚24岁,刘梦琳还摸不准孩子的心思,但她知道,不能让孩子们和她儿时一样“怕警察”。“我一般会打手势让他们过来,一边蹲下来跟小朋友说没事,不用害怕,一边给他贴一个防走丢卡通小贴纸,和孩子有一点简单的肢体互动,让他们放松下来,意识到警察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依靠、可以寻求帮助的人。”

  有一次,刘梦琳看到在太阳底下晒了几个小时的孩子嘴唇发白,一直出汗,像是中暑了,主动把孩子和家长请上服务车乘凉,还拿出藿香正气水给孩子喝下。症状缓解后,家长非常感谢刘梦琳,孩子也举手朝她敬礼致谢。

  “希望等这个孩子长大,对于天安门的回忆中还有这样暖心的画面。” 刘梦琳说,孩子和家长的举动也鼓舞了她,一句“谢谢”,可以为她抵挡羞赧和疲惫。

  “泪水在游客眼睛里打转”

  北京天安门,在中国人心里有着特殊的意义,来一次首都,到天安门看一次升国旗仪式,是很多人的夙愿。这一点,天安门地区分局民警梁原是工作以后才慢慢体会到的。

  梁原从小就在天安门边上长大,小学放学后披着晚霞,推上父亲的“二八杠”自行车在胡同里穿行。后来,还是在天安门广场,他亲历了许多重要的仪式。1999年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上,初中生梁原是翻花表演成员。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警校生梁原是秩序维护志愿者。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庆典,民警梁原是天安门庆典的安保工作人员。

  天安门对于他来说不新鲜,但却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后来在工作中,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面对天安门时的激动和兴奋,他才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多了一份幸运。有老人哪怕坐着轮椅,也要让家人推着在广场上拍张照片留念;有的人不远万里赶到,从包里掏出民族服饰,穿戴整齐后面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行注目礼,久久凝望……

  每天凌晨2点,排队的游客会在民警的引导下,有组织分批次通过安检口进入广场,这时候执勤的民警往往只休息了三四个小时。如何有序引导大批群众进入广场是个不小的难题,为了避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民警不能使用扩音设备,这使工作难上加难。

  于是,梁原和同事设计了可以显示指引文字的指路灯,指路灯形似手电筒,可以打出带有文字和方向的指路光圈,照在地面上很显眼,“不用喊,大家就可以看到脚下灯光的指示方向和注意事项。”

  用了一段时间后,梁原又发现指路灯“机电分离、不方便携带、亮度低、功能单一”,于是提出了二代指路灯的设计构想。通过警务保障科协调安防科技公司,对一代指路灯进行大幅度调整,重新设计外观,开模生产线,缩小产品体积,同时进一步丰富产品功能。

  现在,第二代指路灯不仅可以持续开机续航6小时,还可以更换文字内容,灵活辅助巡警工作。在不安装灯片时,也可以充当强光手电。二代指路灯还配置了肩夹和警用腰带收纳套,解放了民警双手。

  2022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达21.8万,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人们自发地唱歌,可以看到泪水在游客眼睛里打转。”辛苦了一夜,升旗仪式结束,人群散去的时候,梁原觉得自己也完成了一件神圣的事。

  线上线下守护“前置”

  如果说梁原在现场守护的是全国各地游客对天安门的情感,那95后年轻民警曹鹏伟则是将这种守护“前置”。

  近些年,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故宫采取预约制进入。“警察同志,如何提前预约?”这是曹鹏伟被问了无数遍的问题。

  曹鹏伟从小在北京长大,从家骑自行车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降旗对他来说并不难。和梁原一样,工作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升降旗对一些人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这项活动本身。

  但有些人没有提前查阅升旗和降旗的时间,错过了仪式。看到人们遗憾离开,曹鹏伟有了想法。

  今年3月,他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篇观看升旗攻略,内含广场示意图和具体的观看要点,简洁明了地呈现出观看升旗需要注意的事项。曹鹏伟说,自己做这份攻略的初衷就是不想让大家再遗憾折返,“少走弯路,有些人一生可能就来这一次。”

  地图包含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人民大会堂等著名景点,将勾连起众多景点的路线清晰地标志出来,使大家能够更加容易看懂这份攻略。

  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内除了感谢,还有人会提出更细致的问题,“我住前门西河沿街,走路能到西红墙安检口吗?”“去西侧华表下看升国旗也需要预约吗?几点到合适?”“车停到国家大剧院再进入广场,需要走几分钟?” 不少人干脆私信他,这些,曹鹏伟都会耐心作答,他觉得这也是一名天安门民警分内的工作,“被更多网友看见,就能让更多人少绕路。”

  新老交替,线上线下交织,“为民服务”的接力棒在天安门地区民警的手中传递着,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游客“圆梦”。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实习生 王浩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