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门派出所
| ||
|
钟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最北端。周边是密布的胡同街巷和繁华的大小商铺,游客熙攘。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安定门派出所,就坐落在其中的一条胡同——豆腐池胡同。
有民警日夜巡逻,保护着钟鼓楼、国子监、孔庙等承载着历史的古建筑。有民警骑车奔走,为社区居民和游客排忧解难,维护治安。“自建所那天起,守护钟鼓楼的安全,守护这里的烟火气,就是我们每一个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定门派出所所长说。
最擅长处理社区问题的老民警杨秀峰,一上班就骑着车往胡同里跑。居民因生活琐事产生纠纷,他就化身“调解员”,有人丢了猫、没了狗,他能第一时间搜集到线索。11条胡同、700多户人家、两三千人口,杨秀峰为这片土地的祥和守护了二十多年。“能为人民群众做点实事,就觉得挺满足了。”这是包括杨秀峰在内的所有派出所民警的愿望。
“暮鼓晨钟”下的烟火气
要找北京生活气息最浓的地方,一定少不了钟鼓楼广场。从清晨到黄昏,欢笑声从不停歇。目光穿过正在踢毽子、舞扇子的人群,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安定门派出所民警杨秀峰,讲起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钟鼓楼是元、明、清三朝报时中心,700多年的历史中,这里一直沿用着质朴的报时方式:钟声响起,开启劳作,鼓声敲响,归家休息,“暮鼓晨钟”由此而来,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生息劳作皆以此为度。直到1924年,清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离开,钟声、鼓声才停下来。
但生活仍在继续。1958年,安定门派出所在距离钟鼓楼仅五百米远的地方建立,派出所民警以守护钟鼓楼附近辖区的安全和烟火气为己任。
1996年,杨秀峰来到安定门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辖区里都是胡同、大杂院,杨秀峰每天都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在其中穿行,宣传防火、防盗、防诈骗信息,处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小事是群众心里的大事,我们坚持小事不小办,把小事当做大事办。”
当时,一个大杂院里,十几户人家合用一块电表,各家摊钱时,经常计较,“你家有电视,他家有冰箱,我家什么都没有,你凭什么要我给这些钱?”争吵不休时,杨秀峰就去当居民间的“法官”负责调停。
那个时候,到了冬天,人们烧煤取暖,杨秀峰和片区民警天天去住户家中走访,提醒用煤安全问题。有一次,去一位老太太家里检查,发现门窗紧闭,一进屋,煤气味直往鼻孔钻,杨秀峰讲安全知识讲了大半天,提醒老人开窗通风。
“这是他们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说服,得反复用事实案例去讲。”杨秀峰说,“社区民警就是在日常的重复中,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而他也从最初和人说话就脸红的年轻民警,成为居民口中熟悉的“老杨”,走到哪都有人打招呼。
古建筑的守护人
安定门派出所辖区东起雍和宫大街(不含),西至旧鼓楼大街(不含),南起鼓楼东大街(不含),北至北二环护城河(不含),面积约1.8平方公里。除钟鼓楼外,辖区还有国子监、孔庙、杨昌济故居等古建筑。
末代皇帝离开,这些古建筑开始供游人参观。近两年,民谣歌手赵雷的一首《鼓楼》更让钟鼓楼爆火,成为网红打卡点。
“这里的工作一定不轻松。”今年1月初,来派出所报到的路上,00后年轻民警王奕辰看到排成长队的人群,忍不住猜测。
的确,大批涌入的游客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王奕辰第一次执勤就是在钟鼓楼,有人为了找到合适的拍照角度,不惜往机动车道上跑。王弈辰急在心里,上前劝阻的步子却有点迈不开。“怕说几句对方不听,反给怼回来。”他总要先打好腹稿:“我得过去,先打个招呼,然后要告诉他们不能在机动车道上站,有危险……”
老民警的带教方式是让新人在实践中成长,新民警有做得不到位的,他们就指出问题。在这种模式里,王弈辰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还总结出了心得,“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说话,比如,劝阻的时候可以说,‘怕您被车撞到,您站这儿也危险,赶紧上那边去。’”
作为派出所里最年轻的巡逻民警,王奕辰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劲儿。每次在钟鼓楼周围巡逻一圈后,他又跑回指挥室,一旦看到有违法经营、拌嘴吵架、插队买票等情况,便迅速出警。
“小时候总听爷爷辈的人讲中轴线文化,南边从永定门开始,到故宫、景山、钟鼓楼,认知里它们就是北京的象征,但总觉得有些疏离、遥远。”如今,王弈辰成了这些地标的守护人,距离拉近了,他觉得“钟鼓楼的文化历史也更鲜活、更亲切了”。
家长里短中的警民情
和他变亲近的不仅是建筑。
王弈辰上学时的专业是刑警,本想着毕业后破案、抓坏人、打击犯罪,没想到如今接触更多的是各种琐碎的小事,“每天抓鸡、抓鸟、抓壁虎,有人丢狗、丢手机,我们都会帮着找,小时候看的电视剧上的警察,可和我们派出所的工作不太一样。”
这不代表这份工作不光荣。有一次,有人报警说孩子走丢了,他拿着孩子的照片,骑着车满胡同、公园找。从当天上午10点多,跑到下午5点多。“我当时是真的着急,在一个小公园里看到那个孩子时,自己都快哭出来。”
第二天,孩子的家长送来了锦旗。那是王奕辰入职以来最骄傲的时刻,“不一定非得办大事才叫为人民服务,能扎根基层,为最普通的人民群众办一些实事,我觉得也挺光荣的。”
每次出门巡逻、维护治安,居民见到王弈辰都会主动打招呼,“大家记住我了,说明我的工作到位了。”王弈辰说。
2017年,社区民警杨秀峰因身体原因,转了岗,做些服务类工作。一次,一位老人的子女来派出所办事,一眼就认出了他,“家里老爷子经常念叨您,说让我们记住您曾经帮助过我们,向您带好。”
尽管离开了社区,杨秀峰也时常接到来自老居民的问候。“有时我想了一下,真记不住自己帮了他们什么,我觉得很多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但是这个事对他们影响特别大,一直记在他们心里。”
看着热闹的钟鼓楼广场上,新一代民警身姿挺拔,胡同口的大爷围在一起下棋、打牌,大妈们或跳舞弄扇,或遛狗闲聊,脸上全是笑,杨秀峰心满意足,“接力棒该给年轻人了,过两年可以退休咯。”
新京报记者 吴梦真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