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相关部门除了要打通预约“梗阻”,完善服务保障工作,还需做好引流开源等工作。
据新京报报道,7月11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暑期文旅服务保障措施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文旅局市场管理一处副处长马丙忠介绍,热门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已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并且,管理部门还对游客关切的门票预约问题作了积极回应。“再也不用熬夜刷票了”,不仅基本解决了预约开放时间为凌晨的问题,而且在确保安全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北京将进一步挖掘和扩大热门景区门票的对外预约供给量,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预约门票需求。
面对暑期以来旅游需求集中释放中表现突出的问题,旅游管理部门认真倾听民众和舆论呼吁,不躲不闪,积极回应市民和游客关切,展现了热情好客和积极改善的态度。通过快速有力的行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开放时间短、预约时间不便、未成年人预约等反映强烈的问题。可以说,管理部门积极做好文旅服务保障工作,产业和游客都看得见,感受得到。
当然,也要看到,故宫等热门景区景点的容纳量有限,抢票依然不轻松。暑期出游需求高、活动多、人员流动大的挑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在游客的旅游期望满足和分流疏导上,依然存在着“梗阻”不畅的现象。
以分流疏导为例,来京游客没有约上热门景点的门票,如果想去一些冷门景点、博物馆游览也并不容易,这突出体现在预约规定上。
比如,党史馆、第一历史档案馆、法院博物馆等相当数量的博物馆就不支持当天预约,必须提前一天乃至几天预约,而且无法现场购票。以至于游客到门口,却还是无法进入参观,只能望馆兴叹。不但游客的体验谈不上,这些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压力依然集中在那些热门景区景点上。
当然,也有一些博物馆在预约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比如工艺美术馆开放了网上当天预约,只要当天仍有余票,观众就可以预约进馆;海关博物馆虽然需要提前至少一天网上预约,但若没有预约,当天也可凭身份证参观;而国家典籍博物馆则完全无需预约,观众可以直接进入参观。这些做法,无疑就值得总结经验,更好地借鉴和推广。
目前暑期旅游中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对北京提出了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更高要求。这时候展现北京欢迎态度,还需要更进一步,其中应该做好的重要工作就是引流开源。
在引流上,要有需求端的主动引导,力图将更丰富生动、体现北京气质的产品服务选择展现在游客面前。
比如,北京除了有故宫、长城、天坛、颐和园等“此生必游”的景区景点,还有清华、北大等为学子和家长所向往的大学,有国博、军博、首博等展陈丰富的博物馆群,有CBD、798、亮马河、奥林匹克公园、宋庄等特色鲜明,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更有既传统又现代,标识了中国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丰富生动生活的北京城市本身。
这些都应该在形象塑造、推广和促销上下更多功夫,使其成为游客关注并且愿意体验、具有明显引流分流意义的旅游吸引物。
开源,则应该通过供给端的更多创新来达成。比如开发老景区的新体验,热点景区夜游活动的开展,博物馆文化体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都是如此。
再如,开发“CITY WALK”等场景驱动的创新产品,让生活方式融入旅游,与过往记忆共鸣,形成参与感,以此强化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此外,管理部门,还要继续做好可见的改善工作。特别是要减少游客和市场主体有价值信息的获取难度,同时有步骤地优化预约模式,充分吸取现有经验,该简化的简化,该取消的取消,能够联动的就联动起来。如此,游客才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