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
减少限制条件,必将激发更多女性科研人员发光发热。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明确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
众所周知,学术工作有其内在的节奏,但学术评价却有固定的标准和时间。因此,青年学者们不得不高度调动自己的时间投入,以赶在“时间终点线”前匹配学术评价的“加质”和“加量”。
在这场与时间的竞赛中,相较于男性,女性科研人员面临更大的压力,她们可能还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杰青”面对女性科研人员率先打破长期存在的“45岁现象”,释放出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性别平等、关注女性人才成长的积极信号。
修补“学术管道”
毫无疑问,女性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但我国女性学者、科学家的“高位缺席”现象还很突出。2019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性别数据统计中,女性占比分别为6%和5.3%。
学术领域的性别差异,被比喻成一个渗漏的管道,女性在学术管道的各个阶段被不断地渗漏出去。
在学术职业发展的阶梯中,性别歧视、“玻璃天花板”等对女性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并且,高学历的女性往往会面临更大的“生育代价”。
因此,在学术领域,女性研究者常常成为“边缘群体”。减少“渗漏”因素,适当放宽年龄限制,既是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科研力量的解放。
提升女性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成为许多科研先发国家科技领域的重要举措。例如德国的高等教育重点资助政策“卓越战略”,就把是否支持女性参与科研工作,作为评价高校的重要标准。
此次女性科研人员“杰青”年龄限制的放宽,是聚焦科研人才成长的重要战略行动,是修补“渗漏”的“学术管道”的又一次尝试。
打破“45岁现象”
此前,我国科研人员参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选的首要条件,就是年龄要小于45周岁,且无论男女。这是因为,在科研领域,45岁意味着研究者处于学术创造力和科研经验俱佳的时期,通常已经“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他们也容易在此阶段遭遇发展“瓶颈”,可能难以超越其之前获得的成就。因此,有人将之称为科研领域的“45岁现象”。
然而,科研工作者的成长历程千差万别,并不意味着必然在某一年龄遭遇拐点,但带有年龄限制的资助和奖励政策的实施,则加剧了学术领域的“年龄焦虑”。女性科研人员还要担当母职,这一问题就更加突出。
南京大学余秀兰等人的研究发现,35岁至47岁是女性学者学术生涯中的调整与重建阶段,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女性学者将重心重新转移到学术研究上,这也意味着女性科研人员学术高峰期的后移。
“杰青”等科研资助项目率先打破“45岁现象”,正是在缓解女性科研人员面临的这种“年龄焦虑”,也契合其学术高峰期后移这一客观现实,是一个好的开始。
允许“大器晚成”
在当前鼓励生育的社会大环境下,放宽年龄限制,给予女性在学术评价中更多的时间成本,也是我国营造育儿友好社会的政策导向。
由于各类资助和奖励项目对于年龄的限制要求,使得这些年龄界限,也成为了我国高校的选人用人标准。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要求申请者年龄必须在35岁以下,这就使得许多高校将教师招聘的年龄界限同样设定在35岁。
这些人为设置的年龄界限,助长了科研领域中的“年龄歧视”,不利于“大器晚成”的科研人员成长,自然也加剧了人才渗漏。
以此而言,此次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杰青”年龄限制,也有其明显的现实示范意义。各类科研激励资助项目以及招聘任用,都可以更加灵活地“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出人才。
当然,要想这些政策目标得以有效实现,还需要多方配合。比如,当下科研人员的聘用,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科研人员还要面对所在单位的相关考核,甚至面临“不发表,就出局”等尴尬境地。这就需要高校与科研院所积极对标国家政策调整,共同行动起来。
□王世岳 谢雯(学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