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中国新闻

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983万人,特困人员463万人,一季度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77亿元

民政部将出台养老服务预付费监管政策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7月17日,民政部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新闻发言人贾维周介绍,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3983万人,特困人员463万人,一季度累计支出低保资金477亿元,特困供养资金133.5亿元;一季度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195万人次,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24.7亿元。

  下达11亿元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相关行动项目

  贾维周介绍,我国全面落实相关救助政策,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等的认定,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力度。

  养老服务发展方面,民政部研究起草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优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会同财政部组织开展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申报、评审工作,遴选确定50个项目地区,形成项目资金分配和区域绩效目标方案,并下达11亿元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预算。

  接下来,民政部将推动制定出台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有关政策文件,研究起草做好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的政策措施,研究规范普惠养老机构服务收费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推动养老食堂建设、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工作方案;组织实施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

  截至6月底全国备案慈善信托合同规模达59.38亿元

  在儿童福利保障方面,民政部组织召开全国儿童福利院长示范培训班,提升儿童福利机构负责人业务工作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研究制定关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的政策措施。举办全国困境儿童保障暨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培训班,探索推进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

  贾维周介绍,截至3月底,全国共有15.7万名孤儿和37.2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接下来,民政部将会统筹推进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实践基地建设试点等工作。

  在慈善事业促进方面,今年以来,民政部研究制定《中国福利彩票销售场所形象标识通用要求》和《中国福利彩票责任彩票工作指南》两项行业标准。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2万个,备案慈善信托1354单,信托合同规模达59.38亿元。

  上半年全国累计“跨省”办理婚姻登记14.2万对

  贾维周介绍,二季度以来,民政部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扩大到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跨省”办理婚姻登记14.2万对。

  持续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即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跨省通办”“全程网办”,截至6月底,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已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161.3万人、重度残疾人1543.4万人;累计受理“跨省通办”申请1996例,“全程网办”申请27711例。同时,逐步提升精准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部级数据共享比对与督导工作机制。

  此外,民政部还指导各地周密有序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累计接待现场祭扫群众6300万人次,服务网络祭扫群众658万人次。

  据贾维周介绍,三季度,民政部将指导各地持续做好“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做好救助管理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规范;持续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召开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现场观摩会;推动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落实“回头看”等。

  关注 1

  聚焦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突出风险隐患

  近期,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在更好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民政部养老服务司二级巡视员王辉表示,民政部将聚焦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突出风险隐患,研究出台预付费监管政策,加强资金收取、使用、管理的全链条监管。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之名实施诈骗,给老年人造成经济损失、精神痛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民政部作为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成员,主要职责是指导各地民政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风险排查、监测预警、宣传教育等工作。

  民政部前期主要的工作是加强部门协作,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去年经党中央批准,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12个部门联合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其中民政部负责养老服务领域涉诈问题隐患的打击整治。经过各级民政部门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养老服务领域消除存量隐患、遏制增量风险的预定目标,取得明显成效。

  注重标本兼治,健全防范非法集资长效机制。在总结专项行动成功经验基础上,会同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防范化解养老机构非法集资工作的意见》,将经实践检验过的可操作性、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措施,健全了防范非法集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向社会发布《关于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公布典型案例,也指导各地开展许多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醒老年人睁大眼睛,识别非法集资骗局套路,不断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

  下一步,民政部将聚焦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的突出风险隐患,研究出台预付费监管政策,加强资金收取、使用、管理的全链条监管。同时,指导各级民政部门始终坚持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宣传、持续打击四管齐下,持续做好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工作,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

  关注 2

  上半年全国社会组织招聘7.3万余高校毕业生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陈小勇介绍,据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6.5万个、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7.3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10万个、实际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5.7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2.5万余场,推动近10万家会员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达68万个,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陈小勇表示,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组织具有联系广泛、贴近群众、服务便利的独特优势,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的重要社会力量,既可以直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和见习岗位,也可以广泛动员会员企业等积极吸纳就业和提供服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89.2万家社会组织共吸纳专职人员超过1100万人,平均每个组织的专职人员约为12人;同时,社会组织还在开展课题研究、公益项目、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吸纳了大量灵活就业人员,具有较强的促进就业潜力。

  陈小勇介绍,民政部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2年,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挖掘就业需求,优化就业服务,加强就业帮扶。今年,作为主题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民政部开展了“陪伴成长・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动”,召开了社会组织助力就业工作视频会议,印发了《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下一步,民政部将持续落实好中央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任务部署,指导各地持续谋划好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就业政策和先进事迹宣传力度,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关注 3

  用3-5年让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领域规范使用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王晓东介绍,“乡村著名行动”明确了5方面14项重点任务,涵盖了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总的考虑是乡村地名要“起得好、织得密、用得准、传得远”,要以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为牵引,带动促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具体来讲:一是要着眼于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必要的地名基础,通过加大命名力度、多起新时代好地名、编制地名方案等,织密乡村地名网,实现乡村地区“有地就有名、名称要规范”。二是要着眼于推动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地名标志设置维护、打造特色地名标志等,健全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实现乡村地区“有名就有标、标志成体系”。三是要着眼于发挥地名文化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通过讲好群众身边的地名故事、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繁荣乡村地名文化,助力乡风文明。四是要着眼于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助力数字乡村建设与发展,通过推进采集上图、规范使用、创新“一张图”服务等,提升地名信息服务效能。五是要着眼于推动地名赋能利农惠农,通过创新乡村地名应用场景、推动地名标识品牌建设、提升农民群众参与度等,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王晓东表示,关于“乡村著名行动”的目标设定与预期成效,总体计划是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安排相适应,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从2023年起,利用3-5年时间使工作模式基本定型、工作路径基本成熟,乡村地名及其标识的广度、密度、精细度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文化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乡村标准地名信息在各领域规范使用,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跃升,地名助力乡村振兴作用得到充分显现。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时,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全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城乡地名公共服务实现一体化、均等化,优秀地名文化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地名助力乡村振兴取得重大成效。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