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中国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中国新闻

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5.8%,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7月1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了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初步核算,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付凌晖说。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平稳转段,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在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的支撑下,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与此同时,生产与需求恢复不同步,内需仍显不足,外需面临收缩,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阶段性持续低位,青年人失业率连续升高以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等,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增长不能回避的问题。

  进入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如何,能否完成全年目标,仍然有赖政策支持。7月以来,国务院总理李强接连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平台企业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并指出,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关注 1

  经济增长动力在哪儿?

  ——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增强

  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这一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增速,快于一季度4.5%的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4.5%的年均增速,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比较明显。“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付凌晖说。

  分析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付凌晖表示,从需求端看,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今年的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从生产端看,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服务业的贡献大幅增加。

  “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和服务业加快明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增强。”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

  付凌晖表示,服务业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中是一个突出亮点。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明显快于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其中,居民旅游出行明显增加,文化演出、电影票房增长较快,网上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服务模式也注入了新动力。

  消费方面,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万亿元,达到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明显快于去年全年。具体看,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56.3%;端午假期,国内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2.3%、44.5%。

  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8.4%,快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快于全部消费支出增速。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付凌晖表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对消费的拉动将逐步显现。央行近期调查报告也显示,二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5%,比一季度增加1.2个百分点。

  关注 2

  会出现通货紧缩吗?

  ——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持平、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4%。近来,CPI、PPI持续低位引起有关通缩的讨论和担忧。

  发布会上,付凌晖再次回应,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尽管价格目前处于阶段性低位,但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等相关指标看,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缩条件。

  上周,国新办举行上半年金融数据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也曾就通缩问题做出回应。他表示,在外部经济高通胀的背景下,我国物价是相对比较平稳的。这几个月,物价出现走低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出现通缩。

  他解释,今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震荡回落,7月可能还会下行,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我国宏观经济稳步恢复、M2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

  “所以我们说目前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刘国强表示,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预计全年CPI总体走势呈U形。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拢。

  关注 3

  CPI为何持续低位?

  ——持续低位是阶段性的,系生产、需求恢复不同步等因素造成

  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但CPI已连续低位运行。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7%,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CPI由5月上涨0.2%转为同比持平,环比下降0.2%。上半年,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分析当前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的原因,付凌晖表示,今年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同时,国内车企降价促销、猪肉价格转降,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半年总体回落。

  总的来看,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阶段性的。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从供给来看,在疫情期间我国大力实施助企纾困,保障了量大面广经营主体的生存。疫情影响消退后,我国市场供给快速增加,就业形势的改善,反映出生产供给恢复较好的情况。从需求来看,过去三年受到疫情影响,居民和企业的收入都受到了一定影响,相应的市场需求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

  “这种生产、需求之间恢复的不同步,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CPI价格的低位运行。此外,国际输入性因素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因素也是导致CPI涨幅阶段性回落的重要原因。”付凌晖表示。

  从下阶段来看,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从食品价格看,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食品价格稳定。后期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增加也会带动价格回升。从工业消费品价格来看,国际能源价格低位运行的输入性影响可能会持续,但是车企短期降价促销的影响有望逐步消除。从服务价格来看,服务需求稳步扩大,服务价格将稳中有升。综合上述因素,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关注 4

  房地产市场未来如何?

  ——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

  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9%,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下降9.8%,降幅比去年全年不同程度收窄;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3%,销售额增长1.1%,均明显好于去年全年。房地产领域主要指标均比去年全年出现改善。

  对此,付凌晖表示,一季度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房地产市场有所改善,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企稳态势。目前,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还在下降,竣工面积在增加,施工面积整体下降,未来看,房地产投资还会处于低位运行,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逐步到位,房地产投资会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分析走势,付凌晖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调整,未来将逐步走稳。

  从需求端来看,“房住不炒”政策作用下,投机性住房需求逐步得到抑制,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有序释放,将继续带动房地产发展。从供给端来看,部分房地产企业“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房地产市场供给正经历阶段性调整。随着调整逐步到位,市场供给也会逐步趋于稳定。

  他同时给出判断,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这是由房地产市场发展阶段变化、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决定的。”

  关注 5

  青年人就业何时改善?

  ——8月份毕业季后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6月份,青年人失业率为21.3%,连续第三个月创下新高。对此,付凌晖表示,从季节上、历史上来看,每到毕业季,随着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人失业率都会有所上升,7月份青年失业率可能还会有所提高。毕业季过去,年轻人逐步找到工作,8月份以后青年人失业率会逐步下降。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就业主体人群即25-59岁城镇劳动力,6月份调查失业率为4.1%,低于疫情前2019年水平,表明就业基本盘保持稳定。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为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说明随着经济恢复,劳动者寻找工作的意愿在增强。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付凌晖表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增速比去年明显加快,经济规模的扩大带来市场需求的增加,企业用工需求增多。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城镇16岁及以上人口劳动参与率稳步提升。

  其中,由于服务业加快增长,同时又具有点多面广、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等恢复势头较好的接触型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

  付凌晖表示,总体来看,在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带动下,今年的就业形势总体上是改善的。不过,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用工需求继续扩大,加之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关注 6

  如何应对外需收缩风险?

  ——收缩压力仍将持续,有望顶住压力

  近两个月,我国外贸增速明显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2.4%,前值为下降7.5%;进口同比下降6.8%,前值为下降4.5%;6月贸易顺差706.2亿美元。以人民币计价,中国6月份出口同比下降8.3%,进口同比下降2.6%,6月贸易顺差4912.5亿元。

  对于外贸增速的明显回落,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为抑制高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需求的收缩。全球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收缩区间,全球贸易低迷不可避免会影响我国进出口增长。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此前也谈到,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1.7%,明显低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

  尽管存在压力,但在稳外贸各项措施作用下,当前我国外贸发展总体平稳,同比似乎走得“慢”了一点,但环比稳步前行,平稳发展仍有支撑。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是历史同期第一次,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增长3.7%,占全球出口份额的比重保持基本稳定。

  吕大良表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国际数据测算,前4个月,我国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实现小幅提升,外贸表现出了更强的竞争力。与周边已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仍然展现出了较强韧性,竞争优势稳中加固。付凌晖认为,下阶段,尽管外需收缩压力持续,但我国外贸仍然有望顶住压力,全面实现促稳提质目标。

  关注 7

  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经济增长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将有一批政策措施出台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认为,尽管外需仍然疲弱,但6月多项数据显示内需已呈现筑底企稳迹象,为全年实现预期增长目标进一步奠定基础,我国经济稳步向好复苏的运行态势并未发生变化。

  展望下半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潜在增长水平之上,推动全年实现预期目标。尽管二季度以来内生动能持续减弱,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低,使得今年二季度仍取得不错的增速,因此整个二季度并没有特别有力的政策出台。

  下半年,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为了确保实现预期增长目标,巩固当前经济稳步复苏的态势,逆周期调节政策将会重新发力,推动三季度和四季度GDP保持较快增长。

  记者注意到,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6日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已经指出,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通胀水平依然较高,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外溢效应突出,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上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向常态化回归,一季度实现了良好开局,二季度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回归。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