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金融数字化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8: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金融数字化
下一篇

杨农 数字转型不是金融业“自娱自乐”封闭发展

2023年07月2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7月12日,在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分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杨农称,准确认识金融数字化转型,应从理论创新、金融业务以及金融风险这三个视角“分别论道”。

  首先,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数据要素。众所周知,数据作为新兴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数字化转型价值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而关于数据确权、数据估值定价等问题,实践中已在深入地推进之中。

  其次,杨农认为,数字化转型不是金融业“自娱自乐”的封闭发展,而是与实体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叠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上半场’是‘金融+消费互联网’,更侧重于实体经济的需求侧,围绕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等需求创新出诸如助贷等数字金融产品服务。然而当前其‘下半场’也已经拉开帷幕。”杨农重点就“下半场”进行了介绍。“(这)就是‘金融+产业互联网’,(不同于前者)它更侧重于实体经济的供给侧,围绕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等产业需求,创新出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等产品服务的模式。”

  再次,在杨农看来,数字化是一个“双刃剑”。“(因此我们)既要看到金融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质效提升的好处,也要意识到可能的风险危害,并高度关注风险表现、传导路径和应对的机制,警惕数字化转型衍生的系统风险隐患。”他说道。

  杨农观察到,在我国金融机构已基本完成信息化、系统化转变,即金融数字化转型开始步入“深水区”后,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能力、个人金融服务和产业金融服务的业务布局、从业机构数字金融创新与全面风险的管理能力以及从业机构数字技术前端应用与中后端基础性工作之间却存在“四大”不平衡与不充分现象和问题,但科学保障应对之“策”也蕴含其间。

  他认为,首先,针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间数字化能力的差异化存在,要着力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特色化、本地化的转型战略,坚持走小而美、小而精的转型“直路”。其次,对于个人金融服务和产业金融服务之间的不平衡,要加强金融产业和科技支持的政策协调,围绕数字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利用区块链、隐私技术等建立跨部门跨业态的数据融合机制,实现产业金融数据要素有机整合与深度利用。

  再次,对于从业机构的数字金融创新与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存在的不平衡,则应当引导从业机构强化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把管理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要求,贯彻到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鼓励金融机构落实负责任的金融理念,将消费者保护融入数字化战略。最后,对于从业机构数字技术应用的前端和中后端基础工作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则要区分而谈。

  金融数字化转型的下半场已经拉开帷幕,就是金融+产业互联网,侧重于实体经济的供给侧,围绕生产创造交通运输等产业需求,创新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等产品服务的模式。  ——杨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黄鑫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