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中国汽车产品碳足迹比欧洲高,这是比较片面的看法。”7月13日,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树杰在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变革为新 共创中国汽车现代化发展新高地”主题论坛上表示。
他指出,以欧盟为例,欧盟汽车产品不一定比我国的低碳。第一,欧盟车企出于成本因素,采购的车用材料不一定来自欧盟本土,如欧盟汽车用钢较为依赖进口,亚非国家成为欧洲汽车工业的重要钢铁原材料供应国,其中大部分国家吨钢碳排放高于中国;第二,采用低碳生产工艺生产的材料不能与车用材料画等号,如欧盟短流程炼钢比例高,但由于车用材料强度要求,高等级汽车钢几乎来自长流程;第三,欧盟部分地区能源结构不如我国清洁。
“与欧盟相比,我国虽然尚未形成完备的针对汽车产业链的具体碳排放政策法规体系,但陆续发布的各行业政策均提出了对汽车行业上中下游相关产业的规范要求,这对汽车产业全链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徐树杰称。
徐树杰表示,“碳足迹”正在成为汽车产品新的核心竞争力。他透露,中国汽车产业链碳公示平台(CPP)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能源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碳减排优势;车型小型化对汽车行业的低碳化有重要作用;此外,轿车、SUV车型碳足迹相较于MPV车型更低。
“碳足迹”正在成为汽车产品新的核心竞争力。——徐树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