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2023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ESG引领绿色时代,共赴可持续未来”分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展望了下一阶段推进ESG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任务。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挑战,事关人类未来和各国可持续发展。今年夏季以来全球多地遭遇异常高温热浪袭击,全国出现大范围罕见持续高温天气,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再次提醒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据李高介绍,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世界第一,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
“我们成功启动并平稳运行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着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布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标美丽中国建设要求,推动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同时我们建设性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突出的中国贡献。”李高表示。
如何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李高介绍,一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积极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创造条件尽快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三是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更好发挥市场功能。尽快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四是稳步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适时组织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成效评估,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五是着力提升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六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有效维护国家发展权益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力支持阿联酋举办COP28,推动完成以落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并推动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关键谈判议题取得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积极成果。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赵方园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