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
对于“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安吉来说,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意义非凡。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安吉找到了绿色发展的“金钥匙”。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片段”,从中可见,一幅绿色低碳共富新图景正在生态立县的安吉徐徐展开。
生态保护修复助力绿色富农
在安吉县孝丰镇白杨村金鸡岭,一个占地90亩的度假风营地已经颇具雏形。一大批露营爱好者翘首以盼,等待着这一新地标10月启幕。
过去,这里曾是一座矿山,2017年关停后,到处是废弃的石块。如何对闲置的废弃矿山进行再利用,村里进行了多次探索。砂砾遍地纵然荒凉,却也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类似“火星”的地貌。白杨村尝试和专业露营团队合作,对土地进行压实平整,将天然形成的小水沟、水渠连接成爱心的形状,石头的摆放也更有创意,为火星营地增加了不少荒野氛围。
安吉县孝丰镇白杨村村监委主任王亚男坦言,尽管初衷很好,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营地并没有迎来太多游客。“我们琢磨,可能是废弃矿山确实太空旷了,于是决定对矿山进行生态重塑,通过林地空间提升项目将矿山‘染绿’。”
今年,一棵棵棕榈树在矿山扎下根来,旁边搭建起小木屋,一条可驾车兜风的“天路”也极具设计感。换了风格的废弃矿山更名为“无尽夏”营地,将为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仰望星空、回归自然的诗意居所。
2022年以来,安吉开展省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把生态保护修复与乡村振兴、绿色共富有机融合。白杨村矿山的改变正是其中一个缩影。
据王亚男介绍,白杨村的山水林田湖草项目位于宋家湾自然村,包含七彩田园、彩色森林等内容,集研学、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修复于一体。
七彩田园以前是一片农田,有的村民将田地荒着,有的种些茶叶。每当沿路进村,零星的作物东边一点、西边一团,让本应润泽丰茂的农田看起来有点儿杂乱。“我们通过非农化非粮化整治项目,将一千多亩土地流转到村集体,再招聘本村的叔叔阿姨,为他们提供种子,让他们按照科学的标准种植农作物,并生产菜籽油等作为伴手礼售卖。”
生态修复让村里的环境转好,游客慕名而来。如今农田种植大片的水稻和油菜,集齐了七种颜色的油菜花,金黄、白色、粉红……斑斓浓郁的色块犹如一幅油画,成了游客热衷打卡的景观。
村民陈美华家里曾种植茶叶,除去肥料、采摘等成本,以往每年收入2万元。如今,她受聘于村集体种田,每个月有4000元的收入。“如果叔叔阿姨愿意承包的话,村里还可以把流转过来的土地再承包给他们,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如果产品卖不掉,村里可以帮他们兜底。”
零碳图书馆带动余村低碳生活
今年1月,由老旧厂房改造的“余村印象”零碳图书馆正式启用,作为全国首个获得碳中和建筑铂金级认证和国际LEED建筑铂金级认证的双铂金级乡村碳中和公共建筑示范,它的年运行减碳量可达28.58吨。
零碳图书馆共有两栋建筑,原有用途是水泥厂,此后作为当地生产竹拉丝和竹制品的厂房使用。如今,高的建筑被改建成青年图书馆,内有1万本书可供村民和游客借阅,地下室开设咖啡吧,是游客和年轻人休闲的场所。矮的厂房改建成展厅,可围绕年轻人创业、研学活动等开发布会、办展览。
“建筑保留了原有的形体和架构,旧建筑的利用大大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砂浆等高能耗、高排放材料的使用,钢筋建材碳排降低比例达到32%。”零碳余村项目负责人甄澄说。
建筑如何实现碳中和?据他介绍,图书馆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被纳入考虑,为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项目采取了节能和光储直柔的解决方案。
在“余村印象”,节能的设计理念随处可见。展厅的穿孔幕墙像一层“面纱”,遮挡了一部分阳光,透光部分在展厅内产生光影艺术效果,室内也营造了明亮的采光环境;图书馆及展厅的屋面、外墙、外窗均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冬夏季空调的电耗降低比例达到51%以上。
图书馆和展厅的屋顶,铺满了碲化镉光伏板,与普通长方形的黑色光伏板相比,这些小巧的碲化镉光伏板像一片片闪光的瓦片,提升了图书馆的颜值,还可以实现微光发电,在阴天、雨天等天气也可以发电。屋顶光伏每天可发300多度电,建筑白天运行12个小时的用电量为175度,光伏发电可以满足建筑本身能耗。
建筑还是一个大型的“充电宝”,通过配置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柔性调节,将光伏发电量就地储存,余电村庄共享,还可以供线路检测等拉闸无电的情况下使用。
图书馆的智慧控制中心可以采集建筑碳排放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学习实现智能决策。“比如一年后,建筑何时开灯、开空调等,都有更加优化的设置。”甄澄说,一系列举措将逐年抵消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施工建造以及拆除处置等过程的碳排放量,预计到2027年,“余村印象”即可实现“碳中和”。
“在余村,绿色低碳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目前,村里以乘坐新能源观光车、自行车骑行、步行等作为主要旅游方式。
景区里还有多个互动设备,潜移默化地引导村民和游客的低碳行为。比如设备监测到大家步行、骑行的数据,可以折换成个人碳积分,在景区吃住行游购娱时换算成钱抵消。智能AI语音垃圾桶和光伏垃圾桶可以提示村民垃圾分类,分类正确也可以获得相应积分。
每当夜幕降临,余村的三棵“生命之树”将被点亮,它们融合了银杏叶和蒲公英的视觉元素,以灯光秀的形式提升余村夜经济吸引力,让客人留下来。“它们分别展示村里的绿电占比、环境指数和零碳指数,传递着余村的低碳理念。”汪玉成说。
跨省四村护一溪清水
去年,在西苕溪上游,安吉县孝丰镇夏阳村和毗邻的安徽省广德市的三个村合作,共同签订《浙皖两省夏阳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也是浙江省首个跨“省、县、乡镇”三级横向补偿协议。“对赌”数额是30万元。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安吉分局自然生态科科长胡彬说,夏阳村接壤安徽广德,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是赋石水库的源头。然而从上游广德市卢村乡石峻村、石狮村、高庙村流下来的溪水有时夹杂着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尤其是下雨天漂浮的垃圾比较多,导致断面水质不稳,部分流域只有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这些水最终将流入水库,必须净化。
“我们曾经想过两个办法,一是建湿地对水质进行自然净化,二是在河流两边建缓冲带,将水过滤再流下来。”她说,专业团队设计后,两个方案的投资都高达1000万元以上。由于山中溪流冲击力大,也因防洪需要,湿地的方案被水利部门否决了。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被动治水。
如何以较少的经济代价,从根源改善水质?安吉县考虑上下游签署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用三年时间尝试,看能否改善水质。胡彬说,浙江省和安徽省签署过省级的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跨省村庄签订协议尚属首次。“我们原来想从县级层面签署协议,但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直接影响夏阳村流域水质的,主要就是上游卢村乡石峻村、石狮村、高庙村这三个村子,四个村签协议,工作更容易推进。”
根据协议,只要上游村庄和夏阳村水域交汇断面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项指标达到地表水Ⅱ类水标准,并且通过跨省断面水质管理考核,上游三个村可按月获得补偿。
签署协议后,上游三个村加紧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除了水质达标,两个县还会开展联合巡查和日常监管,发现问题有扣分机制,最终上游三个村也要通过管理考核和水质达标情况综合考量,才能拿到补偿金。
“一年实施下来,效果还不错,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胡彬说,上游三个村看到夏阳村的发展,也希望本村的绿水青山能为村里带来经济发展,他们本身也有治理环境、关停污染企业、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计划,如今有了补偿金,积极性更高了。虽然30万元资金不算多,但也是一种激励,对当地环境治理起到了小小的撬动作用。今年年初,上游三个村已经拿到了30万元补偿金。目前,从四个村上下游流域可以看到,沿河环境、人居环境均明显改善。
近年来,安吉县在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上不断推陈出新,扩大覆盖面,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每年近5亿元的生态保护补偿金,对产业发展帮扶、流域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12个方面进行补偿。
毛竹林参与碳汇交易
在安吉县,竹子不仅是农民的收入来源,还被制成一次性餐厨用具、牙刷、梳子等,成了塑料制品的环保替代材料。
安吉县有“中国第一竹乡”的美誉,县域75%的农民仰竹而生。“毛竹林具有生长速度快、可以隔年连续采伐及永续利用等特点,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是安吉县最具生态与经济价值的富民产业。”安吉县林业局党委委员诸炜荣说。
然而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变化、环保标准提高、区域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产业发展陷入倒退困境。诸炜荣说,消耗原竹企业从2013年的500余家一度下降到43家,竹笋初级加工企业全部关停。竹材价格从45元每百斤下降到20元每百斤,“每年春笋有三分之二烂在山上,无人采挖,出现竹贱伤农、抛荒竹林现象,竹林呈退化蔓延趋势。”
“在困境中,我们迎来了竹产业二次振兴的转机。”2021年,国家林草局等十部门联合发文,鼓励地方搭建林竹碳汇交易平台,开展碳汇交易试点。安吉碳汇改革此前已有先行基础,早在2010年就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建成全球第一座毛竹林碳通量观测系统,实施了全国首个竹林经营碳汇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形成2.1万亩试验林,已积累了大量的科研实验数据和基础经验,按现有经营水平,预测全县87万亩毛竹林可交易年碳汇量达35万吨。
然而,林业碳汇也面临着生产周期长、交易滞后、价格和收益不确定等问题,为此,安吉县首创林业碳汇资源收储机制,2021年12月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通过深化林地经营权制度改革,开发数字化资源收储模块,将分散农户的竹林经营权统一流转至对应村专业合作社,再由村专业合作社集中收储至县“两山合作社”,最终由县“两山合作社”统一参与碳汇市场交易管理,推动全县竹林经营权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实现了毛竹林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使碳汇资源集聚集中。
“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未来将作为安吉唯一的碳汇交易商,待通过国家核证自愿减排系统核证后,直接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诸炜荣说。
2022年11月7日,中国政府和国际竹藤组织在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上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诸炜荣表示,“聚焦竹产品可替代对象不清、开发产品有限、经济成本高、公众意识弱等问题,我们还通过落户安吉的国家竹产业研究院重点攻关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编制形成‘以竹代塑’竹制品企业清单、相关产品清单、新型产品研发清单等‘三张清单’,出台《安吉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奖补办法》等系列政策,完善竹产业加工体系。”
目前,“以竹代塑”已覆盖竹户外地板、竹一次性餐厨用具、竹日用品、竹小家具等领域,年减少塑料垃圾使用2000余吨。“我们推动竹制可降解塑料袋使用200万个,全县十大快递试行网点使用比例达97%以上。同时,竹制牙刷、梳子等‘六小件’覆盖全县660多家星级酒店和民宿。”诸炜荣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