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北京文化守护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北京文化守护人

牛玉亮 32年磨成口技专著

2023年09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8月9日,牛玉亮手拿蜡烛表演口技。口中发出声音时,烛火不动是检验口技技巧的标准。
8月9日,牛玉亮正在习字,他认为精气神是表演口技的灵魂。
8月9日,西城区湿井胡同,牛玉亮在院中用口技与鸟儿交流。B10-B11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北京文化守护人牛玉亮,1938年出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代表性传承人。牛玉亮18岁开始拜师学习口技,在口技之路上摸爬滚打了六十余年。他曾赴亚美欧三十多个国家演出口技,并在海外开设“口技大讲堂”,传播中国口技文化。经过三十多年的学习和调研,牛玉亮撰写了中国第一本口技专著《中国口技》,为口技奠定了理论和科学论述。牛玉亮还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徒弟,共同传承着中国口技文化。

  北京市西城区湿井胡同的一个小院里,经常会传出一些略显“怪异”的声音:有时是“风雨雷电”,有时是“马匹狂奔”,有时又是火车“隆隆”。

  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技大师牛玉亮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练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牛玉亮不仅做到了“京中有善口技者”,更是将口技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国口技》一书中,牛玉亮这样写道,“在我六十多年艺术生涯中,感受到中国口技之魅力,道路之曲折以及艰辛、幸福和价值。”

  苦练“有形的”艺术

  牛玉亮出生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从小家庭贫困。

  1953年,为了混一口饱饭吃,15岁的牛玉亮通过亲戚介绍,来到了武汉杂技团学习杂技。

  牛玉亮回忆,1956年,18岁的他随团到上海演出。正是这次演出中,他见到了当时的口技大师周志成、孙泰的表演,立即痴迷到“几乎走不动路”。

  在杂技团师傅的帮助下,他拜了周志成为师。就这样,牛玉亮在两位口技大师——师父周志成、师叔孙泰的帮助下,在口技之路上摸爬滚打了六十余年。

  口技虽然是“嘴上功夫”,但练习起来并不轻松。无论去哪里演出,牛玉亮每天早上五六点钟都会跑到没人的地方练习气息、声音,和小鸟“对话”,和蚊子“交谈”,被咬了一身包也不在意。有时他一学狗叫,全村的狗都跟着叫起来,“每天练得鼻子、嘴……七窍都疼。”

  尽管师父能教他的时间并不多,但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以练习鸟鸣举例,师父要求他在平日练习中将蜡烛点燃放在离嘴巴二寸远处对着镜子练鸟叫,而烛火不晃,才能在话筒中传出最自然的鸟鸣。

  除了向师父、师叔学习,牛玉亮还有许多“动物老师”。一次演出途中,他在一片山坡练声时,遇到了一只黄莺。听到黄莺的叫声,他兴致勃勃地模仿起来。似乎是察觉到这个人并无恶意,黄莺和他越来越近,甚至最后停在他肩膀上。

  口技让他和一只鸟结下了短暂而深刻的情谊,也让牛玉亮对口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的思考。在他看来,口技是超越语言、文化、国家甚至物种的大众艺术,“美是无形的,但口技是有形的。大家一听到鸟叫,就想到青山绿水,就会心情好,就是这么简单。”

  走出国门

  1960年,牛玉亮进入北京杂技团担任口技演员,后又进入中国杂技团,不仅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口技表演艺术家,也将口技艺术带到世界各地。

  从中国人民大会堂到世界各地的剧场、体育馆,牛玉亮带着口技这门神奇的东方艺术走访了三十多个国家。

  演出时,牛玉亮总是面带微笑,一个人站在麦克风前,而偌大的场馆里回荡着炸弹、飞机、动物奔走等各种声音,直至被掌声和欢呼声压过。每逢这种时刻,牛玉亮觉得,这是自己人生最骄傲的瞬间,“能够让所有的观众沉浸进去,然后笑出来。”几十年来,他从不厌烦。

  为了能让更多国家的人深入了解、体验口技艺术,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的牛玉亮还自学了数门外语,每次演出前都会先简单介绍口技的历史文化。

  在牛玉亮家的一间小房间里,挂满了他四处演出的照片和荣誉证明。

  在几十年的表演生涯中,牛玉亮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各种盛赞。但在他看来,称赞和金钱并不是他最在乎的,他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口技这门艺术不仅“走出去”,还要将所有人类联结起来,成为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他看来,各国人民因为语言不同或许有隔阂,但情绪是共通的。

  三十年磨一书

  尽管口技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但几千年来一直通过师徒间口口相传学习和沿袭。在牛玉亮几十年对于口技的学习、研究生涯中,没有一篇正规的论文、书籍可以参考。

  牛玉亮决定,由自己来完成这件事,不让后来者再留遗憾,“我就读到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不高,这本书一写就是三十多年。”

  1982年,牛玉亮用毛笔写完了近百页的初稿。至今,他依然珍藏着这近百页已经发黄的稿纸。

  为了完善手稿,牛玉亮经常在图书馆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把历史古籍中所有关于“口技”的记录都摘抄下来。

  除了考证口技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玉亮在口技上也有许多自己的诀窍。从基本功的运气、发声,到模仿不同动物的声音需要运用的器官,再到模仿非自然声音时的声律、音频等知识,他都事无巨细地写进书里。

  牛玉亮说,“不是每个对口技感兴趣的人都能找到老师学习,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到他们。”但他也表示,口技不是只看书就能学会的,还是需要专业的指导和科学的持久练习。

  2014年,经过32年的打磨,《中国口技》终于成功出版。由于资金原因,首印只有3000本,但牛玉亮已经很满意了,“我终于对得起师父和各位前辈了。”

  退休后,牛玉亮就把重心从“表演”转移到了“传承”。

  2011年5月,口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牛玉亮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口技代表性传承人,他身上传承口技艺术的担子更重了。

  为了更好地传承口技艺术,牛玉亮自2014年开始收徒。他挑徒弟,最看重的是道德品质,“这是人民的艺术,是为了人民和国家培养人才,传承艺术。”

  徒弟们学有所成后,也学着师父几十年来的样子,努力将口技艺术发扬、传承下去。

  八十多岁的牛玉亮也一直没有闲着。他开通了社交平台账号,讲解口技历史,还时常参加“口技进校园”的活动,从小学到大学,学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些家长看完就要把孩子送来学口技。”

  牛玉亮说,曾经有位观众告诉他,自己从小就看他的演出,现在都已经长出了白发,还在看他的表演。牛玉亮觉得,自己几十年来的坚守没有白费,口技从生活中来,他经过艺术加工,再将这一艺术带到家家户户的生活中去,“这就是人民的艺术。”

  新京报记者 侯庆香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