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北京新闻
下一篇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聚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推出11项主题活动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年底面向公众开放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11月13日,开幕式上展出的燕京八绝景泰蓝作品《三羊开泰》。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京举办,多项北京大运河考古成果发布,国宝级文物伯矩鬲、克盉等亮相开幕式现场。

  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已成功举办三届。此次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聚焦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围绕运河发展变迁、百姓美好生活等多个维度,策划推出11项主题活动。开幕式·主论坛之后,文艺演出、京杭雅集、中国大运河国际传播对话等活动将在13日-14日陆续开展。其中,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将持续组织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让大运河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让大运河流行起来。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表示,北京市将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扎实开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229项文物保护工程,白浮泉复涌,京冀段通航等,探索形成线性遗产保护新经验。

  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明年开馆

  活动现场,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发布了大运河北京段文博领域建设成果,展示了2020年至2023年北京大运河考古、文物保护、环境整治改善、世界文化遗产检测、文化高质量供给等方面取得的多项新突破和新进展。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近三年来,大运河考古成果丰硕,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经过连续三年发掘,全部揭露出该建筑基址。白浮泉遗址、万寿寺东路、路县故城遗址等,以考古发掘成果,深化对大运河历史文化内涵的认知。

  禄米仓仓廒文物建筑完成保护性修缮;万宁桥“减负”,全貌得到更好的展示;大运河源头都龙王庙壁画完成数字化建档与抢险保护工作;运河沿线多个古建、遗址完成修缮。通州燃灯塔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项大运河沿线文物及重要考古发现列入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近三年来,环境整治改善运河生态。白浮泉遗址完成腾退、非文物建筑拆除等工作,初步建成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什刹海环湖环境整治工程打造了环绕前海、西海的3公里环湖步道;通州区“三庙一塔”等文物古迹建成通州运河历史文化景区。

  大运河沿线博物馆、类博物馆数量有序增长,多家类博物馆正式挂牌开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年底面向公众开放。今年,路县故城遗址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市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2024年实现开馆。

  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伯矩鬲亮相

  现场还推出了一场集中展示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展览,吸引了诸多观众。展览以“千年大运河 时代新风貌”为主题,设置了文物展区、图片展区、图书展区、文创展区、互动展区等,浓缩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沿线的重点文化成果,多维度展示了大运河的勃勃生机。

  其中,文物展区陈列了与大运河文化带有着不解之缘的国宝级文物,包括来自首都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伯矩鬲、克盉、金丝冠搭配白玉练雀饰件、錾花山水人物金八角盘,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国家三级文物明黄地直径纱、宝蓝地银万字缎,及清光绪十九年护照、《大运河》织锦台布等展品。

  “文化名人对谈”讲述大运河的故事

  大运河是一条穿越千年的文脉,运河沿线文化名人辈出。活动现场还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名人对谈”。

  “一流南北贯京杭,江海天成大走廊。”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现场吟诵了这首诗,他曾创作诗集《诗咏运河》。在他看来,当下大运河的文化旅游功能正在日益加强,要弘扬运河文化,需继续发掘整理运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如统一、多元、凝聚、包容、开放等文化元素,仍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希望各方能在这些方面多做研究。

  “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我们在旅行上可能不再依赖大运河,但依旧生活在大运河所塑造的文化传统中。”浙江省作协主席、杭州市文联主席艾伟表示,“如果去写运河两岸人的生活,当然要书写新时代人民的精神状态,人民丰沛的经验。同时,我们今天的经验和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是历史文化塑造我们今天的精神。”

  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分享了她创作以运河为主题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时的具体过程和感受。通过对百余位真实生活在运河沿岸的人们进行采访,她感受到,运河的发展和运河周边城市的发展是交织产生的。大运河如何成为人民的河,“从这些老百姓幸福的笑颜中,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诠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领域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表示,“工匠和传承人,怎么把自己的文化留给大运河,留给历史,留给后代,在这中间我们努力在实践。”他讲述了自己参与大运河申遗时的故事,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运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一些老文物专家,对文化遗产的感情是在骨子里的,他们把运河的桥当做自己的老朋友。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