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深山过冬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深山过冬

北京雪乡江水河村

入冬最早的村庄用上清洁能源取暖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11月17日中午,张永香回到家里,这间向阳的房子里,记者实地测温,中午时分温度可以达到25℃左右。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11月16日早晨8点半,太阳终于越过山巅,照进山坳里的小村庄,一间民宿外墙上,一排温度计上的刻度,快速从零下5℃上升到0℃。

  65岁的张永香,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拿着扫把走到街上。刮了一晚上的狂风,把前夜的大雪刮得干干净净,除了背阴的墙角处,还偶尔残留着一点点积雪外,洪水之后坑坑洼洼的路面上,没什么可打扫的东西。她紧了紧棉衣,离开空旷的街道,回到家里,推开门的一刹那,湿润的热气扑面而来。

  江水河村,藏在北京的“雪乡”

  假如以北京城区为参照物,位于灵山山腰的江水河村,就处在这座城市头顶1400米的高空。

  江水河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村庄,隶属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距离北京市区130公里左右,和河北涿鹿县一山之隔。村庄藏在灵山东麓的一个小山坳里,年平均气温只有6.5℃。

  正常年份,村里的暖气,一般都要开到4、5月份,遇到冷冬,取暖的时间会格外漫长。54岁的周玉国,在去年10月3日打开了家里的暖气,那以后就再也没关上,一直用到今年的五一。

  寒冷,是这个村庄冬季的主题,短暂的无霜期,不适合生长周期较长的作物,深山中也没有太多的土地让人们耕种,这个105户210人的村庄里,土地最多的时候,也只有几百亩山地。

  如今,每家只有几分自留地,种点短生育期的蔬菜,比如应季的豆角、茄子,可以冬储的土豆、白菜、萝卜等。

  在城市里已经渐渐消失的冬储蔬菜,在江水河村,是村民们越冬的必备工作。在过去,大雪封山是常事,齐腰深的大雪,经常半个月也不会化。

  但近几年来,路政专门安排了铲雪车,每次下雪,都会一路上山铲雪,从109国道开始,沿着灵山路,一路铲到涿鹿县,打通村里的通道。

  京西深山,小村庄的取暖史

  生活在平地的人们,很难想象高山村庄里的寒冷,在江水河当了两年的第一书记的杜德松,刚刚开始适应这里的冬季,但有时候,仍然会觉得难熬。冬天出门,不管穿得多厚,手都不能露在外面,有一回他在街道上接了个电话,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手被冻得生疼,碰一下就像刀割一样。

  2023年的冬天,比往年来得晚了许多,一直到11月15日夜里9点,第一场雪才下到村里,杜德松出门拍了点视频,发给了城里的朋友,又赶紧回到了屋里。

  冬季的江水河村,比山下的村庄更安静,寒冷的天气中,人们更愿意待在温暖的家里。过去数十年中,这样的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变过,变化的只是取暖方式。

  地处高寒山区的江水河,缺地,也缺农业产业,但在过去,这里并不冷清。由于紧邻灵山,在上世纪灵山景区建设时,租用了村里很多地,这些地给村里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而村民们,也依靠着景区生活。

  54岁的周玉国,是村里最早买马的人。江水河以前没有供人们骑乘的乘马,只有驮马,或者用于配种生骡子的马。改革开放后,灵山渐渐有了游客,最初是一群写生的画家,他们来到灵山,在村民家里付费吃住,平时登山写生,偶尔也乘兴游玩,慢慢地吸引了更多人来,也给这个深山的村庄带来了新的机遇。周玉国的第一匹马,是从邻近的涿鹿县买回来的,花了720块钱,专门给游客骑乘,一次3块钱,第一天经营,他就赚了70多块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经营马匹、开民宿。

  不过,随着生态转型的推进,灵山进入了生态保护的阶段,村里的产业也开始转型,随之变化的,还有村民们的取暖方式。

  传统的煤球、煤粉等逐渐退出,代之以清洁能源,冬日烟囱里不间断的烟渐渐消失了,满地的煤灰也消失了。

  2018年,周玉国改造了自家的房子,撤掉了炉子,装上了新的电能采暖设备。和江水河的许多村民一样,最早用的是一种储能式电暖器,像一个扁平的铁箱子竖在屋里的墙边,铁皮箱子里装着耐火砖,砖之间夹着电热丝。这种电暖器热得慢,但凉得也慢,耗电不多,采暖效果却不错,晚上在暖器上放一盆水,第二天早晨起来,水温接近烧开的程度,兑上凉水,一家人洗漱就够了。

  不过,储能式电暖器供热的面积不大,一台机器只能供一间房子取暖,而且有几百斤重,不易移动。如果每间房子都安装一台,耗电量又太大了。于是,开始有人改为新式的电暖器,直接用电供热,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地暖是村民们选择最多的,电热丝直接铺设在地板下,整个屋子都热了,而且不易损坏。

  洪水之后,小山村有了新暖气

  村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如此,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断地接受着城市带来的改变,比如民宿,比如清洁的采暖方式。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进入城市,留在村里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杜德松介绍,江水河村的105户村民中,冬季常住在村里的,大约只有20到30户,一共50多个老人。

  也正是这些老人,在过去的这些年中,不断地经历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

  2022年秋天,江水河村的绝大部分村民完成了煤改清洁能源的改造工程,安装了空气能供暖设备,空气能供暖其实也一样用电,只不过电能驱动的是空气能热泵,而热泵则带动一整套水暖系统,水暖系统可以按照村民自己的意愿,选择地暖或者暖气片等不同的形式。

  和过去的电暖器相比,空气能供暖设备更省电、舒适性更好,对输电线路的要求也更低,但如果天气过冷,可能会影响采暖效果。杜德松介绍,2022年参与改造的79个院落中,有56个安装了空气能热泵,剩余的仍选择了纯粹的电采暖,都是清洁能源。改造在2022年9月完成,到10月,全村所有人都用上了清洁能源。

  张永香的家里,也换装了空气能热泵,连通了屋里的地暖。张永香和丈夫都在村里参加了公益岗,在村里做保洁环卫。每天打扫2到3次。

  今年7月,暴雨和洪水中,江水河的水电网路被冲毁,断水7天,断电8天,随后恢复了应急保障,入冬之前全面恢复正常。走在江水河的村道上,洪水留下的痕迹还没有完全消失,一处滑坡的山体上,刚刚修建的台阶式排洪沟前,还残留着大小不等的石块,村道的路面被洪水冲得坑坑洼洼,还没有完全铺平,村道上的一处塌方,还在修复之中。

  不过,随着电力的恢复,这个入冬最早、冬季最长的村庄,已经全面进入了供暖季节,杜德松告诉记者,入冬之前,清水镇协调了多个供暖设备的厂家,对各村的供暖设备进行检修,将洪水中损坏的设备全面修复,入冬之后,镇里还为每个村庄发放了五个生铁炉子和两吨煤,以备不时之需。

  11月16日,上午10点多,阳光照进宽大的玻璃窗里,屋里的气温迅速在升高,待在窗户前,会微微有些发汗的感觉。回到家里的张永香刚刚发了一盆面,放在窗户前的桌子上,在太阳下山之前,足够面发起来。丈夫周永会晚回来了一会儿,他脱了外衣,洗了把脸,走到窗户前,看了看养在架子上的花,两盆天竺葵,正开出一团团火一样的花。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