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北京新闻

K396次列车被迫长时间滞留在落坡岭站,社区书记孟二梅带领居民为滞留旅客提供住处和食物

救助千名滞留旅客 孟二梅:救人是本能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在落坡岭社区,孟二梅与滞留旅客沟通。受访者供图

  孟二梅很干练。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洪亮坚定。7月底的北京一场特大暴雨来袭,这位51岁的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组织居民让近千名滞留旅客住得下吃得上。

  7月30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丰台至沙城铁路发生严重水害,K396次列车被迫长时间滞留在落坡岭站,缺食缺水缺电,信号中断。7月31日一早,车站附近的落坡岭社区便接到任务,要妥善安置滞留列车上的乘客,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社区一直是老年人居多,那时社区断水断电断网,还要面临山洪、泥石流等,但居民们还是竭尽全力,抢修那条通往铁路的唯一小路,一个不到300人的社区敞开怀抱,接纳近千名陌生人,为他们提供住处和食物。“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坚决不能让他们饿着。”人人都记得孟二梅的承诺。

  今年年底,孟二梅获选“2023北京榜样”年榜人物。

  清路

  落坡岭社区在京西山里,永定河水围绕四周。

  7月28日起,北京持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我们这里和城区不一样。”孟二梅说,落坡岭地处山区,房屋老旧,很多平房又紧邻山坡,每到夏季,防汛工作就成了重头戏,“遇到大雨,我们就会将居民转移,安置在安全地带。”

  7月30日,雨越下越大。社区工作人员四处巡视,那时孟二梅就注意到,铁路上停着一趟列车,很长时间都没有驶离。

  7月30日晚大约七八点钟,孟二梅接到电话,被告知滞留的列车上有病人打了急救电话,救护车发现主路无法通行,找不到列车,需要社区配合。大约两个半小时,他们冒着大雨将3位旅客转移出来。

  7月31日一早,社区处处告急。就在这个时候,孟二梅接到上级通知,一定要妥善安置滞留列车上的乘客,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在基层工作了23年,孟二梅很冷静,“我知道社区的情况,虽然我们没法说吃得有多好,但保证他们吃饱,保证他们生命安全。”她飞快盘算着人数和可以容纳旅客的地方,但最紧要的是抢修那条唯一通往车站、已严重塌方的小路。

  他们先将健身场的洪水排出去,用大锤使劲在围墙的月亮门下凿开两道口子,水一下便倾泻出去。接着,孟二梅又带着大家到小路去,熟悉的景象已经被石渣、淤泥、石块和被水冲倒的树木取代,他们带着手头的全部工具一起上,用镰刀砍断树枝,用铁锨铲渣土,把所有障碍物搬开,小路终于能走人了。

  李惠英今年57岁,是社区5名工作人员之一,也是社区里最年轻的一批人。在清理小路时,她的手指被树枝扎伤,伤口越肿越高,直到8月4日转移到安置点,才做了手术。

  栅栏的另一边,火车上的旅客也等不及了。他们拎着袋子、背着包,等在仅够一人通行的窄门。“大家排队,一个一个来。”孟二梅维持着秩序,用了一个多小时,将乘客们疏散出栅栏门。最终,乘客们被安全转移到社区。落脚

  落坡岭社区始建于1969年,有三处平房和五栋楼房。突然间社区来了那么多人,孟二梅觉得这里一下变得满满当当。党员活动室、办公室、服务站、库房……全都成了临时卧室。

  59岁的陈素兰在落坡岭生活20多年,头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雨。听到孟二梅在喇叭里面说列车上有孩子和老人需要帮助,就和丈夫商量,收拾出两间空房,带几个旅客回家里来。

  陈素兰说,丈夫煮好面条给他们吃,自己还找出几条新毛巾,给旅客们洗脸用。

  孟二梅也没闲着。

  他们统计,这趟列车上有300多个孩子,其中还有一班研学团,44个孩子都在10岁到12岁之间,只有几名老师跟着。孟二梅实在不放心,特意叮嘱为他们找间单独的房子。那时,有的孩子生病了,他们四处搜罗药品;有的孩子想吃水果了,他们就和居民商量,去地里现摘了两大兜黄瓜给送去。

  平时简单的两顿饭,现在也成了大工程。几乎每家居民都出了人来帮忙,光是粥就熬了16大桶。没水了,志愿者就骑着三轮车去南平房接山泉水,用蒸豆包的纱布过滤掉杂质;喝粥没菜了,居民将家里储存很多年的老咸菜拿出来,用黄瓜蘸着大酱吃。

  “二梅”

  “二梅”,社区里的老人们都喜欢这么叫她。

  从1995年搬来到现在,落坡岭看着孟二梅成长,孟二梅也看着落坡岭成长。起初社区里都是她不熟识的陌生人,2000年孟二梅当选主任后,几乎每天都会入户跟居民们交流,300多户、600位居民,各家的生活情况、老人身体、儿女脾气秉性,她全了解。

  “二梅耳朵好使,眼睛也好使。”居委会的同事们评价她。迎面有个人走过来,光看姿势,她就知道那是谁,隔着10米有人说话,她也能听出来声音的主人。她看起来个子小,但居民需要换煤气罐了,她也能扛起来就走,有把子力气。

  社区水泵坏了、电线折了、上水下水管坏了、供暖管道出现问题,老人心里有委屈需要倾诉,或是家里遇到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找二梅帮忙。社区里婚丧嫁娶需要帮手,都有她的参与。二梅的手机24小时从不关机,她也要求同事们这样做。

  时间久了,社区的一草一木,都被她记在心上。陈素兰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主动去居委会拉家常,但孟二梅心里记挂着她,知道她和丈夫照顾着生病的母亲,有时候就打包好饭菜,特意送到家里去;每逢夏天,她都想着给社区的孩子们买身新衣服;每次外出培训,她也惦记着社区的居民,总会带些特产分给大家,“我的人生宗旨就是真诚对待别人,踏踏实实做事。我得给大家做好榜样,这样老百姓才会信服你、依赖你、心里有你。”

  这次救助滞留旅客也是一样。在孟二梅和居民们看来,“他们就像远方的客人来家里做客”,招待宾客当然要尽心尽力。

  恢复

  8月1日晚,陈素兰家里的旅客接到通知去登记。

  那天下午,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40名突击队员徒步4个小时到达落坡岭车站,将第一批救援物资送到旅客手中。当晚,500名武警战士携带食品、衣服、药品陆续到达增援。

  8月2日凌晨,第一批旅客在武警官兵陪伴下,开始徒步下山。天亮以后,其他乘客陆续被武警带下山。

  因为洪水造成断水断电断网,考虑到居民的安全,政府要将所有居民转移到城区安置仓,距离社区有将近70里路。8月4日凌晨,孟二梅和几个委员开始动员,故土难离,一些居民不愿意离开,况且还有7位重症患者。“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孟二梅说。

  转移途中,很多路都断了,能通行的路面全是淤泥,他们要搭铲车才能过去。陈素兰走在半路时被洪水拦住了去路,一位战士看见了她,将她背到了目的地。

  8月4日中午,孟二梅的电话重新有了信号——她下山了。距离她参与转运已经过去了6个多小时,筋疲力尽的孟二梅躺了一个多小时才缓过来。

  安顿好了居民,孟二梅还是坚持当天回到山上。她要守着社区,那里还有临时的指挥部、中转站和几个通信兵,太多事宜,她放心不下。

  8月7日以后,落坡岭社区陆续水电恢复,生活也渐渐回到常态。孟二梅又带着4位社区工作者,着手清理灾后的家园。

  陈素兰还记挂着曾寄宿家中的滞留旅客。转移之后,她给其中一位打了电话,问她是否安全到了北京。她们加了微信,常常关注着对方的动态。

  直到现在,孟二梅还能收到当时列车滞留旅客的问候,像朋友一样关心彼此,甚至邀请他们去内蒙古旅游。

  “我们救人就是一种本能,以后还是踏实工作。”孟二梅说:就是这场洪水给我们敲响警钟,以后要做好应急储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来来回回,孟二梅总是经过墙上挂着的一块白板,不知道是哪位旅客在白板上留言:“感谢落坡岭社区把自己最后一碗饭让给落魄的K396近千名旅客,以后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就是你们的家。”

  新京报记者 左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