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10:人物

张福锁 把大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张福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科技小院发起人、世界农业奖获得者。张福锁带领团队师生扎根农村,先后在河北曲周、吉林梨树等地创建了科学家与农民深度融合、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小院”。
2022年9月,大理洱海,张福锁(中)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2023年3月,古生村外的油菜田中,张福锁(前排)为村民和学生上田间课。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2009年,张福锁带着团队的老师和学生们,走出校园,在河北曲周农村的一个院子里,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课堂、实验室都搬到了田间地头。农民给他们的小院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科技小院。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并寄语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

  十多年来,最初的科技小院已经变了模样,从最初的一座小院,变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一千多座小院,小院的功能也不断升级,从教育、科研,到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再到探索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去乡村,沿着前辈的路出发

  河流密布的黄淮海平原,是我国耕作历史最久的区域,也是最重要的农业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一批农业学者走进黄淮海平原上的曲周县一个小乡村里,在农民的地里,开启了一场中低产田改良的攻坚战。

  2004年,当年的学者们大多老去,黄淮海的中低产田也成为了历史。时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张福锁,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沿着前辈们的道路,回到田间乡里,入驻河北曲周实验站,建立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创新示范基地。

  直到2008年,张福锁当时的团队有20位老师,大部分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团队一年可以发100多篇文章,每个老师平均能发5篇SCI论文。然而,这些文章究竟是否真的能够帮助农民,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农业?

  张福锁不确定,他想带着老师和学生们,走出校园和实验室,走到田野和乡村,去那里,看看农民真正需要什么,看看生产中究竟有什么难题。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些都是一个大学基本的功能。对一所农业大学来说,无论是培育农业人才,还是做科研,抑或是服务社会,最终都要和乡村、农田产生联系。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去那里呢?

  “我们的前辈,如石元春、辛德惠等,他们奔赴黄淮海的时候,正是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和我们的许多老师年纪差不多,他们在曲周农民的田里,蹲了几十年,在那里改土治碱、改良中低产田,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去?”

  张福锁出生于黄土高原的一个农村,长大后考大学、出国留学,又回国任教,离开许多年,他仍清晰地记得村里的人们靠天吃饭的情景,他们需要帮助,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而这恰恰是农业大学的师生们所擅长的。

  2009年,张福锁把他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他和他的团队,分三路进入乡村,第一站就是石元春等老一辈科学家改土治碱的地方——河北曲周。他们在那里改造了一个废弃的小院,住了进去,白天下地,晚上和农民聊天,有时候还会在院子里给农民培训,或者接待农民,解答他们的问题。农民给他们的小院起了一个名字,科技小院。张福锁觉得,这个来自于农民的名字,是农民对他们的认可,也是对他们的期待。

  在地里,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许多农学的老师和学生,本身都来自乡村,但也正因如此,让已经走出乡村的人,离开校园和实验室回到乡村,就更不容易。曾有老师和张福锁说,“我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离开农村,为什么还要回去种地?”张福锁告诉他,离开以后再回去,和当初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带着知识和技术。

  在最初走进乡村时,并没有住在村里,张福锁说,老师和学生早晨8点下地,发现地里没人,就去村里问农民,“你们不下地吗?”结果农民说,他们都已经回来了。

  北方的夏天,早晨8点,太阳已经很高,农民们早在天光还没亮时就下地了。非农忙季节,等到朝九晚五的城市人上班时,农民们已经回到家里,躲开烈日。下午,他们则会一直劳动到太阳落山,那时候,已经晚上八九点了。

  从学校来的师生们,和农民的生活节奏完全不同,张福锁想,干脆住到村里,像前辈学者那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帮助农民。

  住进村里后,情况明显好转,农民开始逐渐认可他们,也开始向他们咨询问题。

  “村里的农民发现,这些北京来的老师和学生,真的下地,真的和他们一起干活,自然就愿意信任我们。”张福锁说。

  在曲周,小农户还是农业生产的主力,他们力量微弱,很难靠自己完成现代化转型,他们的土地被分散成小块,也很难有效地应用现代技术。为此,张福锁和他的团队,以示范去带动农户。

  “就算我们住在村里,但也不太可能为每一家农户提供完整的技术帮助,一个村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推广到更多地方了,所以示范是最有效的方式。”张福锁说。

  随后,张福锁和团队,在村里发动了68户人家,一共73块小地块,建成了第一个163亩的示范方。团队师生动员他们种玉米,和他们一起下地,解决种植中的各种问题。那一年遇到强风,许多玉米都倒伏了,但在团队帮助下,依旧获得了丰收。随后,他们又用了4年的时间,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在曲周全县,帮助农民增收3亿多元,“这些增加的收入,都在农民手里,这是我们最期望的,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张福锁说。

  回来后,他们的眼里有光了

  土地,是农业的根本,而走进土地,才能真正了解,土地上的人们到底想要什么。

  张福锁说,“过去,我们的老师在书本文献中找研究的问题,在实验室里做科研,但获得的成果是不是真的对农民有用,发的那些论文,农民能看到吗,能看懂吗?谁也不知道。到了科技小院,我们在生产中发现问题,和农户一起展开研究,创新集成本地化的技术。这其中,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的课题,产生大量的研究项目和成果,而且这些成果还是农业生产最需要的,往往也是最前沿的。”

  曾经有老师和学生担心,帮助农民生产,可能会耽误自身的科研、学习,老师会担心课题怎么做,学生们会担心毕业论文没时间写。

  但事实告诉他们,当他们真正进入乡村和田野,有太多的题目和文章可做。张福锁介绍,过去十多年中,团队的师生撰写了技术专著10多部,发表了期刊论文400多篇,两篇登上了《自然》杂志。其中一篇,就是一位硕士研究生,把科技小院的模式、故事、研究成果写成文章,最终被《自然》杂志刊发。

  在村里,在田间,学生们要逐渐学会自立,学会打理自己的生活,学会怎么和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吃苦,学会怎么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农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锻炼人的方式。”张福锁说,“我们的教育,总是想着把最好的给学生,老师恨不得把知识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他们,但效果往往并不好。但到了村里,他们要自己解决很多问题,能力很快就会提升,再加上农民的肯定和鼓励,就更愿意学习和实践了。我们的经验中,优秀的学生,两三个月就会成为专家,慢一点的,也就半年左右,所有学生都会发生改变。”

  乡村和田野,对学生的改变,往往是肉眼可见的,张福锁说,“有的学生刚开始对进村有些抵触,但是过了两个月后我发现,他们的眼睛发光了,特有神。那时候,我就明白,这样的教育方式是有效的。”

  助民生,农民收入不能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小院慢慢走出曲周,甚至走出黄淮海平原,逐渐辐射全国,科技小院的数量,也增加到1000多个。但张福锁觉得,这些科技小院有点零散,他希望能够像前辈治理黄淮海那样,有一个真正可以让他们付出所有力量的“战役”。

  机会出现在2021年,当时,张福锁和团队受邀到云南大理洱海边上,帮助当地解决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面源污染,也叫非点源污染,即来自非固定排放点的污染,面源污染通常包括泥沙、氮磷钾、农药、各种大气颗粒等,通过地表径流、农田排放、土壤侵蚀等进入不同环境,难以追溯和治理。当地为保护洱海环境,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人力、物力,甚至尝试全面禁止销售使用含氮磷化肥,禁止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止种植以大蒜为主的大水大肥农作物,但效果一直不太明显。

  在洱海边上,张福锁和团队选了一个叫“古生村”的白族村落,在村里建设了第一个科技小院,开始全面监测、调查洱海流域治理数据,为此,他们联合了全国多所农林高校和当地政府,开启了一场“洱海治理”的科技大会战。

  2022年,张福锁在这个村庄住了280多天,几乎是实时监控着这里的环境变化。“我们检测了村里农田中的营养元素,发现土壤中并不缺少氮磷钾,也就意味着不必使用那么多的化肥。”张福锁说。科学家们还根据洱海土壤、气候特征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创制了水稻、烤烟、玉米、油菜等6个绿色智能肥料。同时建立了水稻绿色有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控水高效利用等技术体系。

  随着治理的推进,洱海的水质在明显变好。但对张福锁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帮助农民增收。“如果环境好了,农民收入反而降低了,那就是我们的工作没做好。”他说。

  为此,他们联合国内各个农林高校、研究机构,为当地引进了新的经济作物,集成了新的绿色高值农业生产技术,比如稻油轮作、油菜薹种植等。

  “一年的试验和探索后,在古生村,稻油轮作的亩产值达到了1.3万-1.4万元,油菜薹产值达到了1.9万-2万元左右。”张福锁说。

  回起点,在黄淮海再战一次

  2023年,张福锁和同事们,又把目光转回了河北曲周县。50年前的1973年,石元春、辛德惠等科学家们,从这里改土治碱,把盐碱滩变成了良田。14年前的2009年,张福锁沿着前辈们的脚步,把课堂和实验室搬进了乡村田间。如今,他想在这里,再一次和村里的农民一起,开启一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科技大会战。

  十多年中,科技小院经历了多次变迁和升级,张福锁告诉记者,“科技小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0阶段,主要是帮扶小农户,通过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后来又通过科技示范户和大农场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小农户。2.0阶段,小院又有了助力脱贫攻坚的功能,通过助推乡村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去帮助更多农民增收。3.0阶段,助力乡村振兴,用科技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如今,科技小院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团队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去全面改变乡村,不仅改变乡村的生产,也改变乡村的生活,改变乡村的人。”

  曲周是粮食产区,在这里振兴乡村,必然和粮食脱不开关系。事实上,数十年的变迁与发展中,粮食一直是这里的主题。

  在历史上,这里是北方著名的盐碱滩,当地民谚说“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1973年,黄淮海会战从这里开启,用数十年的时间,把原本的盐碱滩变成了良田,如今的曲周,一年种植两季,每亩总产量普遍超过了1吨。而张福锁和他的同事们,新的目标,是在这里创建一片“绿色吨半粮田”,即通过绿色高效农业技术,使每亩地全年生产1吨半粮食。

  智慧农业、高效用肥、病虫草害多元高效绿色防控……一系列新的技术,在这里落地。2023年,曲周县第四疃镇王庄村,一位种粮大户的夏粮小麦,300亩耕地上,亩产达到了1200斤到1400斤,同一片耕地上的秋粮玉米,亩产达到了1300斤到1500斤,全年亩产接近了3000斤,也就是1吨半的目标。

  2023年12月15日,最新一届科技小院培训会开启,全国69家高校、科研院所的360多人齐聚,共同探讨科技小院的新经验和新模式。而对张福锁来说,通过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探索,仍在路上。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