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
上一篇

“旅游支教”不能失去了公益初心

2024年02月0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据央广网报道,近来,随着旅游市场需求走高,催生出不少以旅游为基础的附加活动,比如以支教为由头的旅游团、国际义工等项目备受追捧。不少机构放出的宣传文案提到,参与支教活动后会获得资质证书,甚至可以给想要留学的孩子带来帮助。一件“边旅游边做公益”的好事,却因过度商业化而逐渐变了味道,有机构更是以盈利为目的将其做成一门生意。

  “旅游支教”的出发点和“研学旅行”一样,是给旅行附加其他功能,以增加旅游活动的吸引力。但将商业性的旅游活动与公益性的支教嫁接,需要避免“只游不支教”的假支教与伪公益。

  不少所谓的“旅游支教”,基本上全是旅游,支教、做公益只是点缀。往往是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到沿途的学校、教学点进行参观,和学生交流。这样拍照、打卡式支教就是走过场,而当地的学校对这类支教也不怎么欢迎,有的学校不好意思拒绝,只好安排已经放假的学生回校配合这种支教。

  如果组织“旅游支教”的机构只是把“支教”作为卖点做生意,而参与“旅游支教”的学生,也把支教、公益当作走过场,无论对旅游业还是对公益事业而言,都是伤害。

  此前,我国学生参加的支教、公益活动,大多由学校或校外公益机构组织,参与的学生基本不用自己出钱,而是成为支教志愿者。商业机构组织的“旅游支教”活动,其实把支教变为了表演,这和支教的公益属性是背离的。

  因此,对于打着“支教”“公益”旗号的旅游活动,监管部门尤其要加强监管,防止其过度逐利发生变异。

  虽然是商业项目,也需要坚持其公益性,不能让“旅游支教”沦为花钱买支教、公益经历,有关机构、地方部门和学校可对这类走马观花的支教、公益活动亮出明确拒绝的态度,不给其开具证明。

  而参与“旅游支教”活动的学生和家长,也要有正确对待支教、公益的态度,不能搞虚假的“背景提升”,也不要参与名不副实的“旅游支教”。

  □熊丙奇(教育学者)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