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特别报道

《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发布北京城市副中心篇

城市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超1100家

2024年02月21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2月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地,工人处理混凝土浇筑板间的接缝。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月2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地,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2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继续发布《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系列报告》。“北京城市副中心篇”报告显示,2023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6亿元,是2013年的2.2倍(现价)。城市副中心大力发展与其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重点行业,金融业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超级工程”副中心站交通枢纽主体工程结构施工已完成85%,预计2024年底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数说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

  (北京城市副中心篇)

  1303.6亿元

  2023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6亿元,是2013年的2.2倍(现价)。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3.6:46.7:49.8变化为2023年的1:35.9:63.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3个百分点。

  22.1倍

  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运营带动下,通州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实现增加值68.3亿元,较2013年增长22.1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2%,提高4.7个百分点。

  1100家

  截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2023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为2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6.9%。创新技术已经形成产出,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4亿元,较2013年增长65.2倍。

  267天

  2023年,城市副中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5天,较2013年减少76天;优良天数267天(扣除沙尘影响),较2013年增长近1倍,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下降64.2%。

  85%

  目前,“超级工程”副中心站交通枢纽的主体工程结构施工已完成85%,预计2024年底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成效1

  2023年通州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1.6亿元

  报告显示,2023年,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6亿元,是2013年的2.2倍(现价)。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3.6:46.7:49.8变化为2023年的1:35.9:63.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3个百分点。

  在产业方面,城市副中心大力发展与其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重点行业,金融业已经成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通州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1.6亿元,较2013年增长4.3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1.6%,提高6.8个百分点。

  此外,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实现增加值131.8亿元,较2013年增长1.8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0.1%,提高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42.8亿元,较2013年增长1.9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3%,提高0.8个百分点。

  在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运营带动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实现增加值68.3亿元,较2013年增长22.1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2%,提高4.7个百分点。

  成效2

  副中心站交通枢纽主体工程结构施工已完成85%

  去年底,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即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建成亮相,引起关注。附近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也已对公众开放。

  报告指出,像这样的节点工程正在有序建设,实现“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通州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千亿量级。

  目前,“超级工程”副中心站交通枢纽的主体工程结构施工已完成85%,预计2024年底主体结构基本完工,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特色小镇也是城市副中心的一大亮点,这里规划有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创意小镇三个特色小镇。

  张家湾设计小镇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北京时装周和北京城市双年展三大活动的永久会址。

  在台湖演艺小镇,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及艺术博物馆已经营业,首个以演艺为主题的特色酒店——北投台湖演艺酒店也正式运营。此外,台湖图书城的提升改造正持续推进。

  宋庄艺术创意小镇拥有丰富的艺术原创资源,是众多青年艺术家的聚集地。当前,宋庄艺术创意小镇正在持续推动小堡艺术区规划建设。

  成效3

  去年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超430亿元

  高质量发展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关键词。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00家。2023年1月至11月,规模以上大中型重点企业研究开发费用为2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26.9%。创新技术已经形成产出,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94亿元,较2013年增长65.2倍。

  全国首例“数字人民币+自贸区智慧园区”应用场景落地城市副中心,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全面启动。2023年,城市副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超过430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8.3%,较2014年提高9.5个百分点。

  2023年,城市副中心“两区”建设新增入库项目1110个,落地项目819个,排名全市前列。截至2023年末,北京自贸试验区通州组团规模以上企业共231家,2023年实现收入619.5亿元,较2020年增长23.0%。

  此外,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加速提升。目前,已建成连通城市副中心和北三县的高速公路3条、开通跨界公交线路22条,开通国贸、望京至北三县定制快巴线路11条。连续五年举办北京通州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和合作事项211个。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河北省大厂县、天津市武清区揭牌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服务事项达3600余项。

  成效4

  去年环球度假区商圈客流约1600万人次

  生活在城市副中心,老百姓的交通、购物、娱乐,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逐渐便捷,选择更加丰富。

  爱琴海购物公园、远洋乐堤港等商业综合体已经开业,3家亚洲首店、6家中国(内地)首店、50家北京首店(旗舰店)落地。

  2023年,环球度假区商圈客流约1600万人次,环球城市大道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当年通州区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实现收入96.8亿元,2013年以来年均增长60.7%。

  北京学校、人大附中等名校陆续入驻城市副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等三甲综合医院落户,多个养老服务驿站、养老照料中心建成投用,潞城全民健身中心竣工验收,运河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投入使用。

  此外,老百姓还享受到了更多“碧水蓝天”。2023年,城市副中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5天,较2013年减少76天;优良天数267天(扣除沙尘影响),较2013年增长近1倍,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下降64.2%。

  城市副中心成为北京市平原地区首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的区域,东郊森林公园、台湖公园、云景公园、运河生态公园等建成开园。北运河、运潮减河等上榜“北京市优美河湖”,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文中城市副中心数据均为通州区数据)

  ■ 探访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节后复工,将在正月十五前后实现全面复工达产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明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

  2月20日上午,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工程车辆往来穿行,塔吊不停旋转运送着施工物资。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在春节假期后已陆续复工,建设者们相继返岗,将在正月十五前后实现全面复工达产。

  截至2023年底,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土方完成90%、结构完成85%。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将完成主体结构建设,2025年将随着城际铁路车站、新建轨道交通车站等开通陆续投入使用。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预留航空楼值机功能

  从空间区域上看,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位于国铁京哈铁路线南侧,已投运的地铁6号线穿越枢纽西南区,正在建设中的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和今年开工建设的M101线也穿越枢纽核心区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西南侧是北运河。根据规划,未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还会建设游船码头,预留航空楼值机功能。

  在副中心站枢纽工程04标一分部的建设工地,百余名工人正在忙碌,有的绑扎钢筋,有的处理混凝土浇筑板间的接缝。史永杰作为北京市政集团在该标段上的项目经理,春节假期还没过完就早早返回工作岗位,这两天他和同事们正忙着为开年后的全面复工做准备。他们负责建设的是地铁平谷线、M101线副中心站的站房区域,以及与之配套的交通及商业换乘走廊。

  沿着施工用的简易楼梯下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地下一层,史永杰指着头顶的楼板告诉记者,这上面就是未来交通枢纽的地面区域,按照规划将建设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商业设施,以及宜居宜人的城市道路和街心公园,建设者们目前正在建设枢纽工程的地下交通及附属设施部分。建成后人们再来这里,将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面貌。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地下一层属于城市功能区及进站层,会融入商业服务设施并实现与交通功能的衔接。地下二层属于站厅层,地下三层属于站台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将建设换乘走廊区域,目前这里的主体结构已经建设完成,正等待下一步的精装修施工。地下的轨道交通平谷线车站、M101线车站也分布在该区域附近,换乘十分方便。

  走在主体结构已成型的地下换乘走廊内,能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大”,不仅走廊宽度远超一般交通枢纽工程的换乘通道,其集约性和便利性也是空前的。站在这条换乘走廊的“中心点”,北侧是未来的京唐城际铁路副中心站,距离仅65米就能换乘平谷线,往南走最快用6分钟就可以到达地铁6号线车站,往西约200多米还能换乘M101线。“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换乘大厅,而是这一条换乘走廊串联起各条不同性质的轨道交通线路。”史永杰说。

  开通初期将接入6号线等三条轨道交通

  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有序推进,根据总体计划,2024年12月底将完成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25年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开通初期将接入地铁6号线、平谷线、京唐城际铁路等三条轨道交通。

  在通州区北运河畔,城市副中心站这座未来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2024年是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开工建设的第5年,今年最重要的节点就是实现枢纽工程的主体结构全面完工。”京投枢纽公司建设管理部一级经理张昊说,自2019年开工以来,副中心站枢纽工程连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重大项目投资任务,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67亿元。

  目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已经实现了东咽喉铁路隧道结构、西区站房主体结构以及轨道交通M101线车站、枢纽换乘通道、地上二级开发楼座等区域的封顶,精装修样板段已呈现,4片京帆屋盖钢结构陆续施工推进,主体工程设备安装开始逐步铺开。截至2023年12月底,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土方完成90%、结构完成85%,当前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在望。

  张昊告诉记者,截至正月初九(2月18日),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已有1500余名建设者陆续返岗,正月十五(2月24日)前后还将有更多建设者返岗,实现全面复工达产。京投枢纽公司将积极完成2024年度投资建设任务,在工程形象进度上,完成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目标,即枢纽项目主体工程结构完工;工程投资上,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力争超额完成下达的全年投资任务目标。

  “未来,这里不仅是一个交通场站,也是城市副中心服务业、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定程度上重新塑造和引领副中心的城市格局。”对于在2025年即将投入使用的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张昊十分期待,从交通意义上看,这里不仅有国铁和地铁的“七线交会”,也将实现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成为新时代TOD站城融合综合交通枢纽的样板工程。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