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故乡里的中国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8:故乡里的中国

我的爷爷沉迷“理疗产品”

2024年02月23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90岁的爷爷在看报纸。新京报记者 汪畅 摄

  我的爷爷今年90岁,独居多年,每天的生活就是四处散步,去公园里下棋。他说自己喜欢自由,只在每天中午饭点时和家人碰面。

  大年初三的晚上,爷爷掏出一张“健康体验卡”,小红章已经印了三页,这是爷爷过去半年做的“理疗”。“说是对颈椎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二十多种疾病都适用”,他细数着这款产品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一理疗曾经造成他的背部轻微灼伤,他依旧对此深信不疑。

  爷爷告诉我,这家店以16800元的价格售卖“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并以体验式销售的方式接待中老年人。为了每天免费体验这款产品,他花20元办了这张卡。

  我很不解,爷爷为什么这么相信这些说辞?我也曾去市场监管局询问,工作人员将投诉和举报流程一一告知,然后无奈道,“屯溪都有好多家了,关掉一家又冒出来一家。”

  被灼伤的背

  在爷爷家对面那家名叫“益身心健康能量馆”的店铺里,售卖着一款“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工作人员说这个仪器适用二十多种病,爷爷很相信,坚持每天去“做理疗”,并声称体验过后,自己的糖尿病都有所好转。

  “益身心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89岁”“女”,“连你的性别都填错了。”我很生气,什么销售店能随便做理疗。在天眼查上,我没能搜到家乡有名字里带有“益身心”或“远红外磁”等关键词的公司,但微信里有关于这个产品的广告,说是对颈椎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22种疾病都有临床治疗效应,也有东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2年发布的一条推文,说辖区内一家公司向老年人宣传“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广告法,对他们进行了行政处罚。

  爷爷一定是被骗了,我反复劝说爷爷,“他让你打卡,万一打了五十次、一百次,叫你一次性付几十万呢?”“怎么可能有器械能治二十多种病?”

  爷爷一一反驳,甚至当我指出他背上的灼伤,他都急得拍打起自己的后背,说自己不痛不痒,一点感觉都没有。他背上是一大片斑驳的紫黑色,最中间的位置就像被烟头烫了一样。

  花钱不是什么大事,我最担心的是这样一款器械,会不会对人体有害。我想带爷爷去医院检查背部,万一真是灼伤了,得赶紧上药,但他怎么也不肯去。这在父亲的意料之中,他说前不久他打算带爷爷去看病,爷爷便当场发火,认为他们是合起伙来骗人。

  举报

  眼看着劝说没用,我担心会引发家庭矛盾,不敢强行阻挠,决定去把那家理疗店举报了。

  我自行前往那家店一探究竟。走过狭窄的楼梯抵达楼上,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墙上张贴着多张关于禁止传销的法律条文和产品介绍,房门一打开,却是激昂的音乐和振臂高呼的老人,主持人拿着话筒不知道在说些什么。还没等我看完,工作人员便将门关上,说这是在带老人们做游戏,随后开始给我介绍他们的产品。

  旁边的房间里摆放着数台“远红外磁电脉冲治疗仪”,等老人坐下,工作人员便将其放在腰上开始工作。我开始上网搜索,在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上,确实能在一篇名为“2009(上半年)年医疗器械注册名录”的文章中搜到这款二类医疗器械,有效期为2009.1.16至2013.1.16。

  这家店铺墙上还挂着营业执照,上面写着“黄山梦启医疗器械销售经营部”,天眼查上显示,这是一家以批发业为主的企业,成立于2023年。

  望着那一排排座椅,想到天天来做“理疗”的爷爷,我问工作人员,他是否有相关医学资质,他说他没有,他只是工作人员。而法律规定,行医需要取得医生职业资格,而理疗则需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

  走出大门,来往的老人更多了。我随机找他们聊天,发现他们都住在不远处,拿着退休金在这座城市生活,都对这款产品的宣传深信不疑。有一位奶奶还是理疗产品的爱好者,她说自己曾常去新安江边的一家店,那家店关了,她偶然发现超市旁边这一家,便天天来这里打卡。

  我直接去了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将投诉和举报流程一一告知,然后无奈道,“屯溪都有好多家了,关掉一家又冒出来一家。”

  心理安慰

  我多次拨打投诉电话,官方回复说,商家提供的是体验式销售医疗器械。短信中说,该企业营业执照备案凭证齐全,该企业销售9800元的垫子在店堂内也进行明码标价,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三次,均未发现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行为。我黔驴技穷,只能多给爷爷打电话,问问他身体情况。

  爷爷每次都说自己不再去了,但实际上天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店里。如今他不仅去“做理疗”,还买了一款背心和一个坐垫。这上面嵌着一个磁铁,说是可以“暖心”,对心脏很好。两个东西分别是20元和50元,是店家“回馈”老人家的,没有收取费用,只有邮费。没买仪器却总是去体验,爷爷觉得不好意思,便都买了下来。

  家人们不打算管这件事,有人劝说我,这是爷爷的一个心理安慰,老了这里不舒服,那里痛,他觉得去做理疗身体就好了,既然如此,他愿意买就让他买,不要打破他这种良好感觉。

  我开始仔细辨别爷爷的衰老。表面上看起来还行,走起路来还是利索,只是上下楼需要探着脚慢慢地走。饭也能吃得下,但牙齿不行了,芋头这种绵软的食物成了他的最爱。更隐秘的不适只有他自己知道,比如右腿膝盖的酸痛、突如其来的头晕,还有只有吃药才能好的便秘。

  我感受到时间的残忍。小学时,每天放学爷爷来接我回家,他帮我背着重重的书包,腰板挺得笔直。初中时,他每天来我们家吃饭,一顿能吃两碗,有时候不走大路,还非要翻小区的一个矮墙。什么时候他变得这么瘦,背驼了,吃不了硬菜了,连下楼都需要别人扶两把了。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离别可能早已开始倒计时。如果这款产品对他而言,是一个心理安慰,他真的觉得自己身体好一些了,那我还要戳破吗?我开始犹豫,到底要不要妥协。

  跟好朋友提起这件事时,她也说起自己外婆常年通过电视购物买大量“保健品”,都声称能治病,但实际上是固体饮料。到后来,快递员都来提醒她劝劝老人别买了,可一家人也都没办法,只要一劝,老人家就说,“我花我的钱,不用你管。”

  城市独居的高龄老年人,左邻右舍都是陌生人,孩子们没法时时守在身边,社工也不可能每天去照看。为此,我还专门找了一个类似的选题,写在直播间购买“保健品”的老年人,采访了办案警官和专家,想要上报之后拿回家给爷爷看,希望他引以为戒。

  我也开始想在爷爷家装监控,我能实时看到他的状况,也想给他买个智能手表,既能监测身体数据,又能实时定位。一开始爷爷同意了,但很快又反悔,“我身体好得很。”

  “有人说话”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不解,爷爷到底为什么这么相信这些产品。在我眼里,他一直是一个聪明的老头,平时爱读书看报,对时事政治常有所了解。即使是独居,他也能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

  我能理解他想要缓解身体不适,却不能明白,爷爷为什么执意要去店里做“理疗”,这些老年人又为什么会被这种一听就存疑的理疗产品“围猎”。这些天我随口一问,你去那里交到朋友了吗?爷爷终于会心一笑,“你这句话问到我心坎上了。”

  他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说起自己在那里认识的三个同龄人,他们都住在爷爷家附近,“你来啦,怎么样?身体有没有好一点?”四个人每天上午都会遇见,尽管有时候不在同一个班做“理疗”,见了面打个招呼的工夫,也能聊聊天,慰问彼此的病情。

  店里的工作人员也很热情。我去店里时就发现,店里的工作人员总是站在门口,有老年人经过,都会喊一句叔叔阿姨,问他们身体怎么样。爷爷说,最开始招揽客人时,他们还会送鸡蛋等物品,爷爷也拿了一盒肥皂回家。

  爷爷说,自己平时没人聊天,每天除了下午去公园下棋,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自从公园里的熟人把这家店介绍给他,他每天上午都能去店里消磨一个小时。据爷爷观察,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很少有人花高价抢购这款总是不到货的机器,大家都愿意去店里做理疗,听人说说话。

  也许这些事情,真的不是远在北京的我能做到的,我常给爷爷打电话,但是电话里问起什么,他都敷衍着说一切都好。虽然父母和姑姑一家人都在黄山市生活,但不知道为什么,爷爷年纪越大,越不愿意麻烦家里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拿主意,很多事情如果不是我们问起,他从不主动表达。

  大年初三这天,他再次拿出那张“健康体验卡”,小红章已经从一页变成了三页。春节期间,这家店放假歇业了,爷爷正等着店铺开门。望着我将卡片摊开,掏出手机来拍照,爷爷愣了,然后慢悠悠地说,“你不要把这家店搞垮哟。”

  新京报记者 汪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