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特别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3:特别报道

崔琪:从“银锭观山”找回老北京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城市规划工作者 崔琪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首都功能规划所副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崔琪需要研究政策、跑现场调研、向专家取经,这十年,他是最能直观感受北京这座城市变化的人之一。

  北京什刹海总是游客如织,崔琪穿过熙攘人群,在银锭桥停下脚步。他从背包里掏出本厚书,翻找到“银锭观山”内容,低头看看书,又看了看远处的西山,天蓝水清,西山的山脊一览无余。放在明清,这自是很寻常惬意的赏景,但放在前些年,凭栏远眺,人们是看不全西山的,视野里楼层与西山“平分秋色”。

  “站在当下,和历史对话。”崔琪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都功能规划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24年是他从事北京城市规划工作的第17个年头,从大运河(北京段)遗产保护规划到首都功能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特别是2014年开始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及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要点的编制,崔琪用独特的视角直观见证着新版总体规划带来的实施成果,期待着“一张蓝图”指引下北京城市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因此,规划工作在崔琪眼中永远都有新鲜感。

  降层复景,再现“银锭观山”视廊

  在什刹海前海与后海的交汇处,有一座汉白玉石桥横跨南北。明代初年,这里是一座木桥,像一个倒扣着的银元宝,得名“银锭桥”。后来木桥被改建为单孔石拱桥,但“银锭桥”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咱们在银锭桥,凭栏就能远眺西山。”顺着崔琪手指的方向,蜿蜒的水系两旁,是颇具北京老城韵味的古建筑,水系的尽头,西山清晰可见。清朝时期民间流传的“燕京小八景”之一——“银锭观山”近在眼前。但岁月流转,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连苍茫的西山都被城市建筑遮掩了身影。崔琪说,在2021年之前,站在银锭桥上,是不能完全望见西山山脊线的,部分视线被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新北楼遮挡。根据资料显示,新北楼于1984年建成,地下1层,地上11层,建筑最高点约52米,从“银锭观山”的视角看,新北楼的高度越过了西山山脊线。

  “北京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精心保护好这张金名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加强老城整体保护,其中保护重要景观视廊是重要的内容。‘银锭观山’是北京老城内典型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视廊,属于老城内战略级景观视廊。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崔琪对于规划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因为这个要求已通过核心区规划实施要点传导到《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随着2020年控规批复得到再次强调。

  他告诉新京报记者,“银锭观山”视廊管控范围是以银锭桥为视点,沿后海水岸线走势向西北眺望西山的扇形区域。

  2021年,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推动老城保护和街区更新,传承历史文脉,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最终对积水潭医院新北楼进行了降层处理,“银锭观山”美景得以再现。同时结合降层和新建回龙观院区,适当调节新街口院区的规模,缩减床位,改善院区环境,缓解交通拥堵和就诊服务压力,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疏解的“增减挂钩”。

  汇集智慧,提升西单商圈连廊空间

  在崔琪眼中,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进行安排,需要综合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美学艺术等多维因素,以实现城市的良性发展。“城市规划是一项极为复杂、综合性的工作。”崔琪说,“规划工作的法制性和政策性很强,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同时本身也带有很强的政策性,体现在对城市空间和各类资源要素的统筹、控制和引导,所以案头工作必不可少。但另一方面,规划师需要跑现场、做调研、摸现状,‘七分现状,三分规划’是规划行业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去年,崔琪参与到西城区政府和市规自委组织的西单廊桥空间提升项目中,负责方案征集任务书的编制。在工作过程中,对上位规划要求进行解读与落实,对廊桥建设的历史、地上地下现状情况、与周边商业建筑的联通关系、一二层车行人行交通组织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任务书的初步内容,再通过几十次的调研访谈、书面征集、网络渠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沿线16家商户、人民大众、各行业专家、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从而形成凝结共识的征集任务书,配合政府开展国际方案征集,汇集中外各界智慧,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连廊空间提升方案。

  城市规划,一份总是充满新鲜感的工作

  作为十几年来北京城市规划的参与者和直观见证者,崔琪时常会感慨于北京的发展变迁,特别是在新版总体规划指引下,一条条老北京胡同原汁原味地保留着、一个个街角重新焕发了生机,一处处景观换了新的容颜……

  崔琪说,北京城市规划工作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时刻关注着“都”与“城”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城市发展规律,在具体策略层面会有针对性的优化。在新版总体规划指引下,北京城市规划工作已经形成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规划管控与实施引导。城市规划体系越来越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三级三类四体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三级”为市、区、乡镇三级,即城市总体规划、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即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域规划即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三类”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类。四体系是从规划编制空间、规划实施时间、规划监督反馈修正、规划保障运行支撑四个维度,建立了相应的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实施传导体系、规划监督体系、规划运行保障体系。

  崔琪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有自己的理解,在工作过程中,规划师的“规划定力”格外重要,明确规划师的核心价值观是维护和保障公共利益。“规划,总要有取舍,严格恪守规划原则就不会错。做城市规划要有前瞻性,考虑长远发展的目标,也要综合考虑到可实施性和合理性。”

  规划工作也能带来很强的成就感,崔琪至今都记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审批通过时,他和同事们有多激动。在新版总体规划引领下,目前各行各业也在共同努力,老旧小区改造、片区保护更新、公共环境改善、花园城市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都在有序开展。崔琪说,对于下一个十年北京城市的发展,他十分期待。北京城市规划的目标很宏伟,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本版撰文/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