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评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2:评论

北京十年蝶变 承载每个平凡人的梦想

2024年02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十年蝶变,一路同行,书写协同发展亮眼成绩。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北京的核心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并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掀开了首都北京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于国而言,这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而对身处其中者,不只见证了千年大计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开花的历史过程,更感受到了无数个体命运由此换道启航的人生不凡路。

  十年,十人。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跌宕起伏般精彩,没有慷慨以歌的豪迈,却是城市建设在每个平凡人身上的写照。正是每个个体的不懈坚持、充满韧性的奋斗,最终汇聚成促动发展的澎湃动力,为“四个中心”建设、区域协同发展打通经脉。

  他们中,有打造大型社区治理样本的居委会主任,有主持疏整促工作的地方干部,有自称“梦想摆渡人”的公交车司机,还有大兴机场的建设者,“最美长城守护人”,城市规划师,电工,建筑师,医生……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所属领域不同,却不约而同成为了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落地、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的局中人、见证者。作为基层工作者,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发光发热。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无数个他们奋发有为的背影、念兹在兹的牵挂。

  他们见证“四个中心”蓝图落地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首都北京面临全新的城市格局重塑。

  十年来,北京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一幅千年古都新的宏伟蓝图正徐徐绘就,“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蹄疾步稳。每位参与其中者,与有荣焉,功亦大矣。

  北京长城是全国保存最完好、价值最突出、工程最复杂、文化最丰富的段落。兴隆门瓦作第十六代传人程永茂一直把修缮长城的责任记在心上,自2004年接手黄花城长城修缮项目,修缮长城近20年,长度达2万米,以“五随”修缮法则,“最小干预”理念,重现长城的沧桑之美;从“银锭观山”美景找回老北京的城市规划师崔琪,用独特的视角直观见证着北京十年来的发展变迁;原大兴机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郭雁池,以“七个圆”表达着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的美好愿景。

  在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诞生记里,有项目部总经理陈宏达马不停蹄的步伐;在双奥之城彰显的独特魅力中,离不开建筑师郑方为奥运场馆设计的超级结构。

  十年,北京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每一个人都切身体会到如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应和着时代浩荡前行的步伐,由此产生的获得感不言自明。

  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参与者,最直观的见证者,崔琪走在街上,会时常感慨于北京这十年来的发展变迁,某一条老北京胡同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某一处新地块崛起,某一个街角重新焕发了生机,某一处景观换了新的容颜……从事北京城市规划工作17年,崔琪对于这份工作却始终秉承着一种热爱,“虽然忙,但每天都能接触到新的东西,总能带给我新鲜感。”

  规划师的这份新鲜感,既是工作特点使然,也是对首都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成果的直观感受。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通过审批、落地实施,首都未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都”与“城”的关系在建设者们的手中愈加和谐无隙。

  三大文化建筑,成了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标和市民追捧的“新顶流”。作为建设者,老工程人陈宏达春节过后不久就返回工作岗位,参与到共享配套设施建设中,力求为大运河旁的三颗璀璨明珠画上完美的句号。同样忙碌的还有痴迷于修长城的程永茂,他在其中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准备踏踏实实做一名长城工匠。

  如今,奥运健儿挥汗拼搏的舞台,成为市民游客健身、休闲的打卡点。对郑方来说,场馆赛后如何运营曾是不小的考验。未来,北京城大大小小的奥运场馆,将继续成为“双奥之城”城市面貌更新的重要一环。

  作为大兴机场数万名建设者中的一员,忙碌,是郭雁池这位老机场人的常态,现在他则为首都机场的未来发展继续奔波。

  北京在向着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迈进之路上,无数如他们这般的建设者,忙碌在各自岗位,也收获着自己的“小确幸”。北京的深刻转型,实现创新引领,正是厚积于每位躬身入局者汇聚起的磅礴力量。

  城市群一体化的局中人

  京津冀携手前行,其宏观要义契于国家发展战略,而最终落点则在民众的幸福生活。

  因为能够为数万燕郊北漂的出行提供便利,帮更多年轻人在北京实现梦想,北京公交集团第五客运分公司812路驾驶员李建龙“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作为北京朝阳医院的消化科专家,吴东方“逆向通勤”9年,让更多燕郊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做胃镜、进行消化道癌症早筛,不再依赖跨省就医;资深“电工”谭双剑,从一个项目到另一个项目,亲身参与了城市变迁,眼看一座座地标建筑从北京到雄安拔地而起,他有理由“从不小瞧自己的使命”。

  一条条贯通的公交线路,常态化的两地医疗资源合作,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西站、雄安站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让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医疗一体化有了具体可感的承载,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更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激发首都基层治理新活力

  城市的肌理,从来不止于建筑,本就在时间的打磨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内容。昌平区龙泽园街道龙泽苑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伊然,作为“观里人”,管理着六千多人的社区,见证了家门口的点滴改变,目睹市场腾退,公园落成,感受着交通路网的完善,以及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带来的便利;丰台区的干部陈焰,全程参与并主持大红门地区疏整促工作,“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地区面貌变化的全过程他都看在眼里。他们,站在城市治理的最前沿,用绣花功夫织密了宏观政策落地的针脚。

  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大城市病”曾深深困扰着北京这座超大城市。2014年起,丰台区率先与河北、天津对接,启动大红门地区疏解,这是首都十年间转变发展模式的一个生动写照。这一年,北京进入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十年来,北京“壮士断腕”,“瘦身健体”“提质升级”,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拆除违法建设超3亿平方米,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10平方公里。这些减量发展的成果背后,有无数陈焰们在操心尽责。

  自从2015年担任龙泽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忙碌的伊然出北京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在“回天”这座曾经被称作亚洲第一大的社区里,伊然与自己所服务的近6800名居民群众一起,感受和推动着治理大城市病过程中,北京样本的塑造。

  2022年5月,《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提出总结推广“回天地区”基层治理经验做法,打造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居民共治的大型社区治理典范。

  “原来社区工作是以管理为主,偏向行政化的,而当社区工作者与居民成为一个共同体,真正以居民为主角的时候,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治理参与度会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双向奔赴里,许多工作才有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伊然的感触,代表了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给社区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也是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

  十年如一日,旧貌换新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坚持首善标准,立足首都核心功能,从核心区到城六区,从城市副中心到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在疏解整治、城市更新中,北京古都的面貌、市民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一张蓝图绘到底,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在2·26重要讲话10周年之际,我们选取这十人,深入采访,立体呈现在国家发展大局下,个体命运与时代大势的声息相通。他们生动具体,可亲可感,他们构成北京围绕“四个中心”打造中国城市发展样本舞台上忙碌的群像,他们的背后,更可见区域城市治理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澎湃活力。

  □迟道华(新京报评论员)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