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7:封面报道

第二场“委员通道”举行,9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采访

打造新时代国家文化符号 需要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2024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了记者的集体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郑军表示,教师对社会影响大,全国近50万所学校有1890多万教师,托举近3亿在校学生的教育,关联着学生、家长、群众近8亿人;教师受人尊重,学生喜欢好老师,家长期盼好老师,党和国家需要好老师。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无论是未来的医生、工程师、工匠,还是未来的航天员、科学家,未来的家国栋梁今天正端坐在我们明亮的课堂,都渴望着好老师去培养。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

  让东北成为全面振兴的热土

  张海华介绍,我们要乘势而上,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东北在敢闯敢干、真抓实干中成为全面振兴的热土。东北资源条件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不仅是中国大粮仓,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汇聚了一批国之重器企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我们要用好这些优势和机遇,强化东北的首要担当,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

  浆水酸菜做成产业 串起当地致富链

  黄宝荣表示,浆水酸菜是西北地区的特色风味,但很少人相信它可以成为一种产业。我们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了健康消费产业,既衍生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带领他们共同富裕,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

  将打造100座“丝路金桥”

  舒勇表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打造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绝非易事,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桥是连接的载体。未来,我将在全球100座城市打造100座“丝路金桥”,希望以此来推进中华文明创新发展,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让世界能够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所所长唐旭东:

  要擦亮中医药这一金字招牌

  唐旭东表示,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中医人我们要擦亮中医药这一金字招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应用好。要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惠及基层,特别是乡村百姓的疾病防治和康复,要着重推进疑难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让更多的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造福全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

  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歌颂英雄人物

  安庭表示,老百姓喜欢看戏,尤其喜欢看戏里的英雄人物。有太多时代英雄、时代楷模成了舞台上的英雄形象,我们要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歌颂他们。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

  社区服务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

  邓琳说,社区服务是一个“大合唱”,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现在各地在探索推进“五社联动”机制,就是整合“五社”的力量,协助基层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区服务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家,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水利厅厅长梅钰:

  群众饮水从愁心变放心、舒心、暖心

  梅钰介绍,新疆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全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全国前列,但单位面积含水量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自治区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了农牧区饮水最后一公里,农牧民亲切地将自来水称为幸福水。“十三五”以来,全疆累计投资195亿元,实施了1428个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全区3666个农牧村饮水问题得到全覆盖解决和巩固提升,各族群众的饮水从愁心实现了放心、舒心和暖心。

  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达瓦顿珠:

  培育海拔3800米以上能种的冬青稞

  达瓦顿珠介绍,发展高原农业离不开青稞,青稞贯穿着西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的目标是培育海拔3800米以上能够种植的、耐寒早熟的冬青稞品种,为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同步推进,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本版文字/据央视新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