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宣城市市长何淳宽:
|
宣城位于安徽东南部,是安徽唯一与江苏、浙江接壤且距离上海最近的地级市,是长三角27个中心区城市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促使宣城成为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战略节点”城市。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近年来,宣城市强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作用,锚定“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目标要求和打造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总定位,聚焦区域协调、创新协同、产业协作等8个领域部署65项具体任务,纵深推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长三角前列,城市创新能力、人才吸引力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跻身全国百强榜。
谈长三角平台合作建设
融圈进群,成为长三角“一廊三圈籍”城市
新京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在平台合作上,宣城市是如何协调发力的?
何淳宽:产业合作是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去年我们在所辖的广德、宣州、郎溪省际毗邻地区谋划设立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主动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今年1月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复。合作区规划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启动区约10平方公里,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承接转移集聚区、沪苏浙皖毗邻地区产业合作“样板地”。
高水平融入重大区域合作平台。立足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圈进群,先后成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观察员城市。去年,已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范围,今年正式获批后宣城将成为长三角为数不多的“一廊三圈籍”城市。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们深度参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谋划推进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充分承接长三角养老功能疏解。
高标准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坚持向海而兴、借船出海,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合作共建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开通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动班列。实现了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谈产业协作
深度融入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
新京报:宣城市提出要打造制造强市,产业协作如何走深走实?成效如何?
何淳宽:近年来,我们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越、腹地广阔、工业基础较好等优势,主动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深度融入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项目招引靶向发力。组建“2+3+4”产业链推进组,分产业链编制发展规划和招商图谱,坚持将沪苏浙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以上海等为重点区域,设立五大驻外招商局和基金招商、外资招商局,组建500人左右的驻外专职招商队伍。
坚持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深化区域协同创新,在上海松江设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宣城科创中心,打造链接上海高端要素的创新中心、孵化中心、人才中心、招商中心,已入驻华晟新能源等13家企业。牵头组建G60新能源产业联盟和长三角(宣城)光储产业联盟,举办中国光伏行业半年会、长三角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围绕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两大首位产业,强化与长三角整车企业、电池企业和光伏新能源企业紧密合作,聚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和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
新京报:下一步,宣城将如何纵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
何淳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部署要求,纵深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合力打造一体化高能级平台;着力推动科创产业融合发展;聚力推进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积极筑牢长三角一体化生态屏障;有力推进公共服务一体融合。
谈优化营商环境
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从去年1月开始,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召开政商恳谈会。你如何看营商环境对发展的影响?近年来,宣城市为优化营商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
何淳宽:宣城一向就有重商亲商的传统,加上毗邻江浙受其带动,宣城的民营经济十分活跃、占比全省最高,平均每40个人就拥有一家民营企业,如果算上个体工商户,每8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我们持续加强与沪苏浙等地政策协同、制度接轨,建立政商恳谈、政策落地、要素保障、疏堵解难“四个面对面”工作法,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政商恳谈面对面。建立“政商恳谈会”制度,每月首个周末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接待恳谈。实行“123”企业诉求督办反馈机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第1天交办部门、第2天明确办理措施、第3天反馈企业、原则上1个月办结,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政策落地面对面。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2023年兑付资金3.94亿元、惠及企业1440家。组织开展为企服务专项行动,聘请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争取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争取项目1512个、获得奖补资金3.2亿元。创新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资源普查,组织专业机构对全市2388家重点企业进行专业诊断,分级分类建立企业融资需求资源库。聘任民营经济发展顾问,制定涉企政策充分听取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要素保障面对面。在全省率先建立工业项目用地“周转池”和土地要素保障周六会商等制度,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2023年下半年,“周转池”共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2340.8亩、补充耕地指标805.09亩,有效保障华晟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重大制造业项目用地,受到园区企业欢迎。创新建立“1个产业链+1家主办银行+1家主办投行+若干链主企业、链属企业”对接模式,批量精准对接链属企业融资需求。设立“宣城人才日”,推出“送住房引人才”“政聘企培”等政策,设立高校人才工作站27个,赴180所高校开展招才引智活动,2023年引进各类人才4.2万人、增长25%。
疏堵解难面对面。在全市设立969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会商联办机制。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8名“首席问题官”和174名“问题专员”,负责“办不成事”原因分析、协调处理、跟踪督办、解释答复,累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338件。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制度,定期收集体验官提出的意见建议。出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服务企业发展10项举措,进一步为企业打造舒心便利的发展环境。
新京报首席记者 何强
宣城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要实现“七个强市”的建设目标,更加需要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全力创建一流营商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