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北京新闻

“变性”、喷水、换树种北京这样治理飞絮

北京已繁育储备不飞絮优良杨柳树苗木20余万株,已应用5万余株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北京已于4月12日进入今年杨柳飞絮第一个高发期,预期持续至18日,飞絮树种为毛白杨。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全市强化联防联动,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开展精准治理,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努力实现“有絮不成灾”防治目标。 

  关注1

  朝阳公园杨柳树标记性别符号

  这几天,有游客好奇,为何朝阳公园要给杨柳树标记性别符号?

  记者了解到,杨柳树属于雌雄异株,飞絮来自杨柳树的雌株。春季雌花序授粉后生成一个个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绒毛,绒毛中藏着一些不到芝麻粒大小的种子。发育成熟的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随风飞舞,借风力传播种子,形成了“杨柳飞絮”,是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绿化中使用杨柳雄株可以“扬长避短”。比如雄性毛白杨无飞絮、树干通直、枝繁叶茂、树形优美、生长快、寿命长,抗性强,科学开展雄性毛白杨的繁育、示范与推广,对北京杨柳飞絮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除了在飞絮高峰期实施“洒、喷、冲、扫”组合拳等短期治理措施,全市还将开展源头控制来逐步减少杨柳雌株的数量。在绿地养护中,要对过密的林子选择杨柳雌株进行间伐,并对现有老、弱、残、病等杨柳树雌株进行替换,从根本上减少飞絮总量。

  关注2

  大规模推广雄株

  大规模推广杨柳雄株,是否会造成雌雄树木比例失衡?张博说,此举恰恰是为了使雌性株数量达到平衡。

  他解释说,在苗期时,杨柳树难辨雌雄,要等七八年后,树木胸径长到12厘米时才会性成熟,此时才能通过飞絮判断雌株。另一方面,雌株小的时候比雄株长得壮、长得高,所以在苗期难分雌雄的情况下,过去几十年植树造林时大多选择粗壮、好成活的来种。所以经过多年的治理,北京的杨柳雌株比例仍然高达70%以上,雄株比例仅有两成多。

  “通过这几年的改造,每年对一些重点区域进行治理后,我们希望初步使雌雄株数量达到平衡,即1:1的比例。”

  关注3

  筛选出“京雄1号”等5个不飞絮优良品种

  北京已经在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黄垡院区、市绿地养护中心大东流苗圃建立杨柳雄株资源收集圃,从河南、山东、甘肃等地收集并引进雄性毛白杨资源202份和柳属雄株资源34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首都高校北京林业大学,引进适宜北京的无飞絮新品种,筛选“京雄1号”等5个优良品种。

  目前北京已繁育储备不飞絮优良杨柳树苗木20余万株,在全市老、弱、病、残的杨柳雌株的更新改造中已应用5万余株。下一步,剩余的15万株将结合大美北京森林建设加大推广应用,预计每年替换应用3万-5万株。同时,长势健壮的雌株还会继续保留,使其发挥生态功能。

  据北京林业大学刘勇教授介绍,“京雄1号”为人工选育的雄性无絮毛白杨,品种来源于北京市大兴区树龄200年左右的雄性毛白杨古树。该品种树冠椭圆形,树干通直,干枝近垂直,枝展开阔,相邻侧枝间水平分布均匀,在北京地区表现优良,适应性强、特征稳定。日前,该品种被认定为北京市良种,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京雄1号”优良品种的成功选育,既保护和利用了北京的毛白杨古树资源,又为从根源上缓解困扰北京市民的飞絮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注4

  重点治理五环内28.4万株杨柳雌株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车少臣说,作为植物正常的生理现象,“杨柳飞絮”无法避免。但大家可以感觉到,随着长期精准治理,飞絮总量会越来越少,影响会越来越轻微。“以往首个飞絮高峰期持续5-10天,现在只有3-5天,会很快度过。”

  他说,今年治理的思路还是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一是严禁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使用杨柳雌株,实现雌株总量减少,以此减少飞絮量。另外,要加强在裸露地面种植地被植物,提升飞絮的滞留能力,形成乔灌草立体化的混交结构,形成有效的缓冲区,对飞絮吸附滞留。同时,对老弱病残株和危险株进行及时更新和替代。柳树可以采用高位嫁接的方法,变雌株为雄株。

  对健壮的杨柳雌株采取高压喷水、清扫、修剪枝条等方式,减少飞絮量。目前,北京五环内共有杨柳雌株28.4万株,它们是重点治理对象。

  张博说,市园林绿化局将与市气象局、市城管委等12个部门紧密协作,将杨柳飞絮防治与安全生产和防火工作、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与林地绿地日常养护工作、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等深度结合,坚持“应湿尽湿,应扫尽扫”,高标准开展杨柳飞絮预报和飞絮综合治理。

  关注5

  市民如何应对飞絮?

  根据预测预报,4月12日-18日为北京第一个飞絮高发期,主要集中在五环内中心城区,飞絮树种为雌性毛白杨,而近期气候干燥,需要严防因飞絮引发火灾。

  市园林绿化局提醒市民,飞絮极易引燃,飞絮高发期期间,严禁户外用火,严禁乱扔烟头,谨防引燃飞絮引发事故。

  市民在飞絮季节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一次性防尘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均可起到有效遮挡飞絮作用,外出后用清水及时清洗面部,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口腔。

  户外锻炼等室外活动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注意关闭纱窗,避免飞絮飞入室内,室内飞絮可用吸尘器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后清扫。

  加大对汽车和精密仪器等设备的检查,发现飞絮积存要及时清理;无研究表明飞絮本身会导致过敏,敏感人群若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过敏源。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