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新京智库春季峰会 之 从“网红城市”到“长红城市”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新京智库春季峰会 之 从“网红城市”到“长红城市”

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4)发布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4月13日,由新京报社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承办的“新质·共生——2024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继续举行。在当天上午的“从‘网红城市’到‘长红城市’”城市主题论坛上,新京智库发布《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详细梳理了中国“网红城市”的发展阶段与“网红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重点分析和评估主要城市“长红”指数和各城市作为潜力“网红城市”的指数,以及这些城市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的表现。通过对城市搜索度、旅游吸引度、线上美誉度和全年接待游客数量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评估,编制了新京报“长红城市”榜30强(2024)和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2024)。该报告中榜单数据主要来自百度、抖音巨量引擎、去哪儿和各地统计局。

  “网红城市”的三个发展阶段

  根据新京智库此前的研究,过去几十年里,“网红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初代“网红城市”是在互联网还没普及的时候,信息的传递远没有今天这样快捷,大家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靠报纸、收音机、电视、传统门户网站等。一些城市已经有意识地在媒体上进行广告投放,典型的如厦门、丽江。

  第2代网红城市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一些城市积极策划在社交媒体的话题讨论热度。这时期网红城市的宣传也不仅停留在简单的宣传口号上,以西安和重庆为代表的城市,深刻认识到“出圈”需要主动展示自身城市特色。例如,游客在城市打卡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旅游体验,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就某一热点事件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城市形象营销等。这些都为展示自身特色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第3代网红城市则是充分利用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双重优势,充分把握城市个性,挖掘本土文化中的稀缺元素,使得城市的形象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最近一两年来,曹县、理塘、天水等无疑是第3代网红城市的代表。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下沉,人文底蕴、网红地标、特色美食加上玩梗搞笑等娱乐特质,当下这些网红城市的底色正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审美。

  “网红城市”的成功要素

  媒体与技术的作用。在网红城市的兴起中,媒体与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也重塑了城市形象的构建过程。技术的进步使得内容创作和分享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从已经“出圈”的网红城市来看,网红城市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这种整合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还增强了其持续吸引游客和媒体关注的能力。

  网络传播与地方产业融合。短视频平台与直播电商的兴起,催生了数量庞大的职业主播群体。

  庞大的职业主播群体深深嵌入了直播电商产业链,让“网红城市”出现网络传播与地方的餐饮美食、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现象。

  “网红城市”存在的问题

  “网红城市”能带来短期的流量,但是流量难以深度转化成发展红利。

  一是“网红城市”打造存在内容单一、重复、浅薄,文化内涵不足现象。绝大多数网红城市视频内容都集中在商业饮食和地方景点,缺乏创新和深度。

  二是“网红”带来的流量巨大,但消费不高。有些城市因廉价特色美食走红,但是客单价不高。相对“长红城市”,一些“网红城市”缺乏更丰富和更有价值的消费场景。

  三是“流量”难以转化成发展红利。在很多城市,流量仅仅带来文旅收入增长,难以辐射到其他行业,也难以向吸引人才、投资、置业方面转化,边际效应不强。

  四是警惕成为新的形象工程。成为“网红城市”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各地纷纷打造“网红城市”的背景下,需严谨论证,顺势引导,警惕脱离本地实际,“为红而红”。例如,有些地方政府在网红景点打造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实际吸引游客的效果并不明显,造成巨大资源浪费。

  对“网红城市”的建议

  制定传播规划、注重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服务、宽容以待。

  一是主动制定新传播规划。城市营销正在形成“由网民自下而上发起,社会各界多种力量共同推广”的城市品牌传播新模式。对中小城市来说,首先要定下城市传播的目标。具体而言,地方政府需要清楚知道传播产品的目标人群,而不是没有目标地随便传播城市内容。需要提醒的是,传播效果没有立竿见影的。因此,制定一个战略传播规划,至少要考虑三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主流媒体与自媒体传播,都不可偏废。

  二是以流量优化城市服务。“网红效应”也是对中小城市旅游承载能力的极限测试。相关城市需抓住“网红”流量机遇,花大力气优化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

  三是注重城市营商环境建设。无论“网红”还是“潜红”,城市都应主动加强城市营商环境建设。这可以减少负面事件发生的基础。另外,各城市也需要乘势而上,主动策划、推介,将流量向招商引资等方向转化。

  四是对城市发展要宽容以待,启动“容错机制”。城“红”是非多。“走红”之后,一座城市处于聚光灯下,一些瑕疵和小问题会被放大。对此社会舆论不妨宽容以待。

  这些省份上榜城市数量最多

  从省份上来看,“长红城市”榜30强中,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的前五名的省份分别为江苏、湖北、广东、山东和贵州。其中,旅游大省江苏上榜城市数量独占5个,南京和苏州更是排在榜单前十。

  而在潜力榜50强中,上榜城市数量最多的前五名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安徽和河南。

  “长红城市”的5大特点

  在“长红城市”榜单上,北京、武汉、西安、上海和成都的“长红”指数位居前五。

  通过对“长红城市”30强榜单研究发现,“长红城市”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大多数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例如,北京、西安都是千年古城,在历史、传统、民俗、艺术等各种文化元素方面都具备极高的吸引力。

  二是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这些城市大部分都是全国或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化水平较高。“长红城市”前30强中,包含传统“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也有17个城市是省会城市。此外,苏州、青岛、扬州、无锡、常州是经济实力较强城市,襄阳、遵义和宜昌也均是所在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是多数城市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由于人口多、活动频繁,这些城市往往更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例如,榜单上排名前十的城市都是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城市。

  四是榜单城市都拥有非常多的旅游人数。这些城市具备很强的旅游吸引力,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在接待游客数量上。例如,北京、上海、武汉2023年接待游客数量均突破3亿人次。除了体现出这些城市具备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外,也表明这些城市的旅游产品受到游客的认可。

  五是“长红城市”新媒体传播相对发达。榜单城市大多数都拥有强大的新媒体传播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包括短视频在内的新媒体传播,调动用户参与话题讨论和发现城市魅力的积极性。一方面,这些城市都有比较强势的主流媒体传播阵地,而且经过媒体融合发展,在各大新媒体平台都有强大传播声量;另一方面,这些城市都拥有庞大的“网红”“主播”人群基础,善于引爆话题,持续输出热度。例如,重庆、长沙等在短视频平台经常出现话题度很高的“现象级”传播,在主流媒体上有较高的曝光度。

  “潜红城市”有哪些潜力

  在“网红城市”潜力榜单上,郑州、东莞、阜阳、徐州和泉州的“潜红”指数位居前五。

  通过对“网红城市”潜力榜的研究,发现“潜红城市”具备以下特点:

  一是中小城市带来更加多元、丰富的生活场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地方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与特色美食。

  二是一些城市也善于蹭热点,实现营销共赢。例如,淄博烧烤火了之后,徐州烧烤和锦州烧烤也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都曾一度登上热搜。

  三是性价比时代,不挤不贵的“小城”受到追捧。从旅游吸引度来看,威海、汕头、湖州、柳州和上饶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增幅较大。例如,威海2023年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幅高达353%,汕头增幅也达到了302%。今年春节期间,汕头南澳还跻身全国重点景区客流前十。

  基于对榜单的研究,报告同时指出,近年来,二三线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旅游凭借着极高的“性价比”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显示出这些城市在文化资源、创新能力和网络影响力方面的较大潜力。新的旅游趋势的出现,也让这些城市破圈、出彩,成为“网红城市”的概率大为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二三线城市旅游的火爆,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中得到了侧面的体现,东莞、佛山、郑州等网红指数较高的城市也具备较高的出行热度,其中,东莞2023年度迁徙规模指数排在全国第6位,同比2022年度增幅达到36.18%。此外,佛山排名第8,郑州排名第11。出行热度的较大增长也从侧面反映这些城市消费热度在提升。

  【小贴士】

  样本范围与榜单界定

  “长红城市”是指能够持续吸引人们关注、讨论、前往并享有良好美誉度的城市。榜单样本范围主要基于2023年GDP前100城市且全年接待游客数量在一亿人次以上的城市。榜单目标主要反映的是上一年度“长红城市”之间的差距和变化。

  “网红潜力城市”是指那些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中具有显著表现和潜力的城市。这些城市距离成为“网红城市”只差“现象级”的爆款传播事件。

  “网红城市”潜力榜的样本范围也是基于2023年GDP前100城市,且主要为二三线城市。直辖市、一线城市和已经爆红的城市不纳入“网红城市”潜力榜评价体系。榜单目标主要反映城市未来成为“网红城市”的可能性,以及城市品牌营销的效果。

  榜单是怎么编制的

  “网红城市”指数编制,主要采用CMT模型(C:城市,M:媒体,T:旅游)。

  CMT模型主要包括以下维度:

  城市搜索度:主要采用百度搜索数据。采用百度热搜指数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基于搜索指数,中性呈现城市的网络关注度。

  旅游吸引度:主要采用去哪儿酒店预订量数据。为剔除疫情的因素,其中酒店订单量基于2023年与2019年的数据综合计算,能够客观反映出相关城市的实际吸引力变化。

  线上美誉度:主要采用抖音巨量引擎数据。主要根据抖音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SIRFA模型中传播度、影响度、推荐度、好感度和吸引度五个指标加权计算。抖音平台的数据反映了相关城市在“美好”“幸福感”“品质”“活力”“可持续”等诸多方面的状态。

  模型指数计算如下:

  “长红城市”指数=城市搜索指数+旅游吸引度指数+线上美誉度指数+游客数量指数

  “网红城市”潜力指数=城市搜索指数+旅游吸引度指数+线上美誉度指数

  经过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即根据城市之间相对位置计算得分,最后按照权重相加得到最终分值,满分为100分。

  新京报记者 查志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