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文学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5:文学

《在夏天》:不可浓缩的克瑙斯高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在夏天》书中插图。安塞尔姆·基弗绘。
《在夏天》
作者:(挪威)卡尔·奥韦·
克瑙斯高
译者:沈赟璐
版本: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3月
《在夏天》书中插图。安塞尔姆·基弗绘。

  在这盛夏,翻开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的作品《在夏天》,或许能让我们在这个季节里观察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同时也能观察到这位作家成为父亲后在作品语调上发生的转变。

  新人生阶段的写作

  2015年,已经出版了《我的奋斗》六部曲并借此成为挪威家喻户晓作家的卡尔·奥韦·克瑙斯高开始将自己的生活浇灌成另一部系列作品“四季随笔四部曲”——这是克瑙斯高创作作品的唯一方式(起码在能够读到他2020年出版的虚构新作《晨星》之前,这是我们阅读到的唯一的克瑙斯高风格)。细致的观察,恰到好处的细节,北欧凛冽的叙事氛围,凝练的人生思考与经历,构成了克瑙斯高成名作《我的奋斗》的基本特征,六部曲里洋洋洒洒的情节全部来自于作家的真实生活,甚至毫不避讳敏感的家庭矛盾,使用真实的人物姓名等,这也让克瑙斯高在作品出版后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几近决裂,他的第一任妻子托妮耶拍摄了纪录片来发起对克瑙斯高叙事的反击,证明过去的事情并非作家所写的那样,克瑙斯高的叔叔更是要与作家对簿公堂。

  “四季随笔四部曲”的创作初衷比《我的奋斗》系列明亮得多,是克瑙斯高写给当时尚未出生的女儿的。每个季节都按月份划分,每个月份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有题目的类似命题散文的观察随笔,作者在其中观察到“海鸥”“烧烤”“鲭鱼”“叠接两头船”等事物,以观察描写的方式给出自己的感悟,另一部分则是日记,记载了作家在这个月里的生活,总体看来像是《我的奋斗》的浓缩版。

  但季节四部曲和克瑙斯高之前的作品还是体现出了很大的差异。由于进入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写作季节四部曲时的克瑙斯高明显语调更加乐观,他曾表示,希望这些书能成为留给女儿的礼物,让她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父亲的生活,同时也了解世界的初步奥秘。当然更重要的一点依然在于篇幅——克瑙斯高是罕见的由篇幅塑造风格的作家。在《我的奋斗》的上千页文字里,克瑙斯高通过漫无尽头的篇幅,将细节和人生时间铺陈在叙事的空间里,形成了一种统一的、绵延不绝的文字氛围,读者仿佛一脚踏进时间的河流,让琐碎的人生经历通过文字变成真实可触、具有质感的片段。而季节四部曲的章节极短,每篇散文最多只有五页。这将克瑙斯高文字的艺术效果从绵延转向了瞬时性,对适应了在漫长叙事节奏里写作的作家而言,这个转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克瑙斯高在长篇作品里针对某个空间或某个时间节点所散射出的观察,变成了针对某单一物体的观察,而且长篇作品里前因后果所铺垫出的幽深氛围,在季节四部曲的文章结构中也荡然无存。因此可以说季节四部曲对克瑙斯高而言是一次放弃了过往优势的写作尝试。

  有趣的观察视角和平庸的感悟

  《在夏天》描写了很多夏日的景象,其中包括一些属于挪威的、不在国内读者接触范围内的事物,例如“叠接两头船”“耶尔斯塔岛”等等,但大多数都是非常夏天且日常的事物,例如“冰块”“蚊子”“烧烤”“冰淇淋”之类。在写作这些散文时,克瑙斯高展现了自己的观察与联想能力,并运用一些精细的知识努力去挖掘这些事物在表面之后的本质。

  比如夏天最常见的蚊子,克瑙斯高观察并联想到的是蚊子这个生物的体型——这在克瑙斯高的眼里非常有趣。他首先运用了一些生物学上的知识,“我不知道是什么决定了一个物种的大小,是哪种进化规律决定了动物和植物的尺寸,但我可以想象,这与潜能最大化和边际效应有关”。大多数的生物在条件充足的情况下都会尽力朝着大体型的方向发展,但如果世界上所有生物都体型巨大那么生存的空间就会变得非常狭小,于是有些生物为了更舒适的生存空间而朝着其他方向进化,蚊子便是其中一类。“仅在挪威就有两千多种蚊子,全世界有五万多种蚊子,人们还发现了两亿四千万年前的蚊子化石,它们的体型都不比现在的蚊子大多少,这似乎表明蚊子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形态,对此感到满意”。克瑙斯高写到,蚊子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此,它的体型是如此微小,只需要几滴血就足够存活。但假如蚊子的体型更大,像猫一样,那么蚊子的生存就会失去今天的所有优势,它们会经过必要的搏斗才能从动物身上获取血液,而且吸完血后生物还会死亡。它会被猎杀,同时它也无法隐藏自己。“作为吸血的代价,每年有几千只蚊子被手掌拍死,这种代价对它们来说是如此之小,以至于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也以同样的方式观察着夏日厨房里的搅拌机。克瑙斯高观察到人类的几乎所有机械都是在模仿某种生物运动,搅拌机同样如此,它替代了人类的手,只不过曾经的人类出于要搅碎某种食物的目的而消耗能量,而在今天则由搅拌机消耗能源来取而代之。那么,人类节省下来的这些能量将要如何处理呢?克瑙斯高在《搅拌机》中发现,能量正与人类的行为发生分离,“这意味着我们节省了自己的运动,但节省下来的能量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强壮,相反,我们变得更虚弱、更胖,于是为了补偿,我们晚上离开家,在路上奔跑,这完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能量浪费,能量从我们体内流走,没有对任何人产生任何用处。对此,我们可以说人类把自己逼入了绝境,或者还有一种相反的说法,没有什么比这更符合人类的本性了。它代表了人类成就的巅峰,使人类成为所有动物中的至尊:漫无目的奔跑的生物”。

  这些事物的思考短小精悍,其中还蕴藏着一丝讽喻。在克瑙斯高的《在夏天》中,这类散文都是非常有意思的章节,似乎让人感受到那个创作《我的奋斗》的沉浸于叙事上的酗酒状态的作者正在努力恢复自己清醒冷静的神志。不过可惜的一点是,这些展现才华的文章似乎只能占到一半的篇幅,而在其余的章节里,克瑙斯高交出了一份平庸的观察记录(甚至有些腔调做作),尤其是在写作和家庭生活相关的事物时,克瑙斯高貌似无法完成他理想中抽离观察的状态,于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出现了,他在日记部分很容易回到《我的奋斗》,记述自己的生活、朋友、家族记忆和往事,甚至在六月的日记里直接写了一篇二战故事。这导致在涉及前者的时候,克瑙斯高的一些突然迸发的感悟几乎十分接近于陈词滥调的感慨,“运动和热量无法保存,只能重生……冰块被带入夏天时也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它们也会加快速度,会转化成水……被大自然的巨轮卷入其中,在天地之间缓缓转动,让万物运转不息”(《冰块》),“所有的盘子、杯子、葡萄酒和苏打水瓶、餐巾纸和面包篮都属于中产阶级的生活,一种消费导向的无忧无虑的现代生活,而立在桌边的烧烤炉所释放的,是古老的元素力量……”(《烧烤》)。而在涉及后者的时候,即在那些日记中,克瑙斯高仿佛终于无法控制身为作者的自我意识,开始彻底倾向了自己的内心生活。考虑到他曾说过这是送给自己女儿的读物,我们可以设想克瑙斯高的这场写作或许是一场作家的挣扎——他想要为女儿传递一份对世界的理解(在某些章节中他确实成功带来了独特新颖的视角,而且是以纯粹的引导式观察完成这一点的),但又压抑不住他最为熟悉、最为本能的自我写作方式。也许如果有更长的篇幅和时间,他可以将类似物品和中产阶级与消费的感悟更加自然地衔接在一起,但在这些短促的章节里它们成为了独立的混合品。

  不过就像夏日体验并不总是完美一样,有冰块、冷饮和海滩,也有令人不悦的蚊子和果蝇,克瑙斯高的《在夏天》作为一本小书,并不需要我们像阅读长篇《我的奋斗》那样浸入其中彻底读完,完全可以抱着轻松的夏日果园采摘者的心态信手阅读,并在其中找到那些有趣的色彩。

  撰文/宫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