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北京新闻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一年后,新京报记者再访十渡镇,曾遭洪水损毁的道路和桥梁变得平坦、宽阔

十渡重拾烟火气 农家院迎来送往

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7月31日,房山区十渡镇十渡村,与十渡站仅一路之隔的民宿去年被作为十渡镇防汛救灾临时指挥部(全景拼接)。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除署名外)
2024年7月31日,十渡镇晋显芳家的农家院。
2023年8月10日,十渡镇晋显芳家的农家院。
新京报记者 陈璐 摄

  7月底,北京市房山区发布了多次不同级别的降雨预警,全区各级防汛抢险队超两万人在岗备勤。经历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京西南的村庄在防汛这件事上多了十二分警惕。

  7月31日,房山区十渡镇没有下雨,几朵积云挂在山边,预示着天气的晴朗。沿着涞宝路,从一渡出发,时隔一年,记者再次走进十渡镇。沿途不再只有大型施工车辆和扬起的黄尘,曾遭洪水损毁的道路和桥梁,逐渐变得平坦、宽阔,重新整修过的民宿和农家院,门前也有了不少私家车和旅游大巴停留。

  加油站

  这几天来往车辆不少 多是来旅游的

  从六渡到十渡,相隔六公里左右,过路车辆的加油需求,全靠十渡加油站。去年遭遇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时,三名加油站女员工就地睡在帐篷里,值守加油站,防止泄漏和污染。

  李美霞是十渡加油站站长,去年,她和同事师秀春、齐美燕三人一起守在加油站,“我们必须站好这班岗,把安全底线守住。”

  今年的7月31日,还是李美霞、师秀春、齐美燕三人在十渡加油站当班,记者再次见到三人,她们正在忙碌。李美霞说:“这几天来往车辆不少,多是一些游山玩水的。”

  十渡加油站是今年1月重新营业的,重整建设后,靠近马路一侧的围栏更高了,在加油站的两侧,也加设了逃生楼梯。李美霞向记者介绍了这些变化,“去年水上来了,为了临时躲雨,我们是翻墙到村子的楼房里的,今年有了逃生楼梯,能够保障发生险情之后安全撤离。”

  加油站的右侧,原本因为洪水而滑坡的墙体,也重新修建,墙体上的电线设备也恢复使用功能。李美霞汛期时就住在加油站里。最近一周,房山区发布了几次暴雨和山洪预警信息,她不敢懈怠,在下着小雨的夜里,也不敢松劲儿,“虽然今年肯定比去年准备更充足了,但是一下雨,我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提着心希望雨快点结束。”

  天气晴了,李美霞和师秀春、齐美燕三人加油工作一直没停,她们招呼着车辆按序进站,在汽车启动的引擎声里,隐约能听见对岸拒马河边的人们在嬉笑打闹。

  农家院

  想吃你家的烤羊排了,晚上还能预订吗?

  刚送走了一批游客,晋显芳的手机就收到一条短信,是益民食宿园的回头客发来的,“想吃你家的烤羊排了,晚上还能预订吗?”晋显芳看着手机显示屏,笑了。她转头和身边的同事说,为夜里即将到来的客人做准备。

  益民食宿园是十渡镇最早的农家院,开在拒马河沿岸,推窗便能望见山水。晋显芳说:“我们家的视野很好,感受过这里的环境和服务的,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再来,客人基本都是回头客。”后来,生意渐渐红火,一家接着一家的农家院和民宿开在了拒马河沿岸。

  去年的那场洪水中,晋显芳新装修的房屋被洪水冲毁,泥沙堆积到了民宿二楼,晋显芳很无奈,看着被冲毁的心血,眼眶红了一次又一次,“7月底开始,是我们这里的旅游旺季,我们家做得年头长了,回头客很多,平时基本天天爆满。”当时,晋显芳不得不取消接下来一个月的预订,有些客人心疼她的遭遇,和她约好重新开业后再相见。

  几乎花了快一年的时间,今年六一,益民食宿园重新营业了,之前店里的员工也都回来了。“我们家老员工都回来了,还是这帮人,虽然现在生意不如从前,但是重新开业了,就又有希望了。”晋显芳在前台站着,店里来了一个旅游团,开了三个大桌,大堂里吵吵闹闹的声音响起,是晋显芳喜欢的热闹劲儿。

  从窗口望出去,原本堆积的泥沙被清理干净了,又能一眼望见拒马河和蹦极台了,晋显芳在门口开了一块菜地,种上茄子、西红柿等蔬果。她说,现在客流量不多,备菜量不大,自家种的干净果蔬足够满足客人们的需求。

  “我还能再开,不能被这困难打倒。”晋显芳在洪水后的承诺,如今兑现了,那个在拒马河边开了二十多年的农家院如今以新面貌迎来送往。相比去年,晋显芳瘦了很多,笑容却在她的脸上重新找回了,她将团体客人送到旅游大巴前,挥挥手说:“下次再来啊。”

  蹦极台

  每天都有勇敢者站上蹦极台 挑战自我

  一声惊呼,勇敢者纵身跃下。男孩的叫声从水上划过,回到岸上的时候他说:“这比我前几天跳伞还要刺激。”

  在十渡风景区的中心,拒马乐园为旅客提供玩水项目,蹦极、缆车、空中客车、漂流等设施活动,是十渡风景区的金牌体验项目。六一过后,拒马乐园重新营业,开放各项体验服务。7月底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勇敢者,在蹦极台上挑战自我。

  1998年,高空蹦极成了十渡风景区的另一张“金名片”,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蹦极项目,被称为“神州第一跳”。在山水之间,一处后搭建的人工项目耸出山林,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去年7月底的洪水,冲垮了拒马河畔的建筑,只剩蹦极高台屹立不倒。对于北京城区的游客来说,蹦极已经成了十渡的标志,“只要蹦极还在,十渡就还在。”

  刘姐是九渡村的村民,也是拒马乐园的员工。她告诉记者,最近的游客不少,玩什么项目的都有,但最受欢迎的还是蹦极,“在这里上班,又能有收入,又可以照顾家里。洪水后,我们也停工了,今年6月才开始上班。”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刘姐说,这里是聘用本地员工最多的企业,目前有超过370名本地村民就职于拒马乐园。

  一名十八岁的姑娘,从蹦极台上跃下,送给自己一份名为勇敢的成年礼。她的父亲在蹦极台下等着。他们是从河北自驾来的,并不了解去年这里的遭遇,“暑期带着家人孩子来玩玩,我觉得这里环境很好,设施也不错。”

  有几对情侣结伴而来,他们已经在十渡住了一天,“这里温度比城市凉快一些,白天玩几个项目,晚上在民宿里吃饭聊天,很放松。”放眼拒马河沿街,往日的热闹正在恢复中,民宿餐厅基本都恢复营业,主人家会站在店门口,向过路的行人招手示意,“您去哪里?进店歇歇吗?”

  拒马河边的风,比远处的风来得清凉,人们穿着泳衣短裤,在水上活动,岸边不再是萧瑟的灰黄色,而是欢快跳跃的彩色。

  新京报记者 陈璐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