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9:北京新闻

暑假期间 如何应对亲子冲突?

北京多家医院心理门诊迎来青少年儿童就诊小高峰,专家支招应对亲子冲突、学业压力

2024年08月08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孩子马上要高三了,给他报了培训班想补补课,结果他连试听都不想去”“真是拿他没办法了,怎么这么叛逆”“想跟孩子交流一下,但怎么问他都不回应,急死人了”……暑期过半,多位家长遭遇了亲子冲突难题。与此同时,新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北京多家医院心理门诊在暑假中迎来青少年儿童就诊小高峰。

  儿童心理门诊热背后折射出哪些问题?暑期,当遭遇亲子冲突、学业压力等问题时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应对?……近日,新京报记者走访相关医院、采访心理学专家,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为家长提供专业建议和解决方案。

  关注1

  家长该怎样面对因学习问题引发的亲子矛盾?

  暑期,北京部分医院的心理门诊儿童及青少年就诊量显著增加。“在我们门诊的就诊者中,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姜涛告诉新京报记者。

  对于这一现象,姜涛解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其实不受季节限制,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患有情绪问题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只不过家长、孩子在暑期有更多时间寻求帮助,所以造成了暑期就诊数量增加的现象。

  姜涛指出,除暑期外,开学一个月后往往是另一个就诊高峰,“很多孩子在上学后因为各种问题导致症状加重,又返回来寻求帮助。”

  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们遭遇的问题也并非暑期出现的新问题,更多是以往积累的老问题。姜涛介绍,前来就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数量占比最高的问题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就是俗称的‘多动症’,表现为学习不能专注,特别活跃好动,不能遵守课堂秩序,这类问题老师和家长会更容易发现,因此就诊患者较多。”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比,抑郁症、焦虑症由于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相对不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

  “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抑郁或者出现情绪问题是因为学习压力,实际上并非如此。”姜涛指出,权威调查数据显示,造成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的原因中排首位的是人际关系,其次是家庭关系,排第三位的才是学习压力。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周晓林介绍,心理健康门诊咨询针对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情感、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二是学习困难或学习障碍。“不管是孩子自己寻求帮助,还是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就诊,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出现心理问题是一种正常现象,寻求帮助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对于部分家长反映暑期中因为学习问题引发亲子矛盾的问题,周晓林建议,家长首先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要平等看待孩子,不要自上而下地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部分家长‘我为了你好就可以要求你’的想法需要改变,这也是很多亲子矛盾的根源。即便希望孩子投入更多精力到学业上,也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学习变成孩子的主动行为。”

  关注2

  家长如何区分孩子是短暂的“心情不好”还是“抑郁”?

  怎样才能更早发现和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

  “到我们门诊就诊的孩子往往都已经达到中度或者重度抑郁。”姜涛告诉记者。

  抑郁症、焦虑症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比如孩子心情不好,但是不跟家长说,或是在学校里没有表现出来;前期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愿意跟人交流,或者是不爱出门,家长觉得可能是近期孩子压力大;或者有的孩子表现为吃饭睡眠不好,但家长不了解孩子出现这些状况背后的原因,未进行系统干预,拖到中度或重度,甚至发现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或者极端想法时才发现问题。”

  家长如何区分孩子是短暂的“心情不好”还是“抑郁”?姜涛介绍,心情不好就像“天气”,变化快,今天不开心可能明天就好了;而抑郁更像是“气候”,即会在一段时间持续地不开心不快乐、做事没兴趣没动力,消极悲观,甚至频繁出现不想活的念头。“在诊断体系中,如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感觉到不快乐、悲伤,持续超过两周以上就是疾病的提示信号。”

  如何能让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早地被发现、被干预、被解决?这也有赖于社会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此周晓林提出多项建议。

  首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去污名化指导。他认为,不管是官方教育系统还是医疗机构、民间组织,可以通过科普及指导让儿童和家长了解基本的心理知识,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医院及专业人士的帮助。

  同时,要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配备及专业培训,在第一线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帮助。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监测,健全预警体系。据悉,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了心理教师,这也成为监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

  姜涛告诉记者,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也在与学校合作,支援学校心理卫生建设。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能够供他们进行自我调节的空间很小,所以很多孩子选择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心理老师发现一些潜在风险时会向家长反映,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或寻求治疗,“我们也遇到过很多由学校转诊或者推荐来的就诊学生。学校与医院的联动机制也有助于在早期发现孩子的问题。”

  周晓林强调,心理健康问题牵涉隐私、名誉、同伴关系等问题,可以考虑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辅助,包括运用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来为孩子们提供支持。例如,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建设的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推出了“AI倾诉师”,其中包含各种科普知识、心理测评,还可以提供情感对话交流、情感辅导,孩子遇到问题可以随时随地与人工智能系统交流并得到专业反馈,“不需要到医院预约或者让别人知道,在隐私保护上做得非常好,尽可能在早期发现和解决问题。”

  关注3

  为何会出现心理疾病低龄化的现象?

  姜涛注意到,近年来,从就诊人群和数量看,大众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是在不断提高的,当医生提出治疗建议时家长的接受度也在提升。

  但是,“因为种种因素,部分患者仍然会存在所谓‘病耻感’,家长不希望让别人知道自己孩子有这个病,或者担心得了这个病可能会被区别对待。”姜涛认为,这和社会环境、公众认知有关,需要全社会协力解决。

  周晓林也提到部分社会人群对于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疾病的认知还有待提升。”

  姜涛还注意到,有些低龄孩子也来到心理门诊就诊,这背后也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一般而言,小于6岁的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这个年龄段是不太容易情绪低落的。”为何会有心理疾病低龄化的现象?

  姜涛在接诊中发现,大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低龄孩子是因为接触了这个年龄段不该接触的事物。“比如我们遇到过一个6岁的孩子,是因为在某网络平台上发布内容后被网暴了,收到了大量关注和不友好评论;还有个孩子是因为玩了某款恐怖、血腥的网络游戏;也有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只要限制其玩游戏就会情绪暴躁……这些都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姜涛建议,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家长不要讳疾忌医,“就像身体有疾病要做治疗,没有疾病也可以去体检,心理问题也是一样的,有问题时可以看心理门诊,没有明显问题时也可以通过咨询解答困惑,防患于未然。”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