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4:北京新闻

北京中轴线规划团队负责人叶楠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谈申遗成功后中轴线保护传承工作

申遗成功开启中轴线保护传承新起点

2024年08月2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叶楠。受访者供图
远眺钟鼓楼与景山(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北京中轴线规划团队负责人叶楠依然很忙碌。她已开始着手与清华大学吕舟教授团队一同,就申遗成功后如何进一步推动中轴线保护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叶楠表示,申遗成功是我们向世界发出一个邀约、一个号召,让更多人关注到中轴线,来实地看一看、走一走,加入保护文化遗产的行列。同时,申遗成功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我们现在守护的不仅是北京的遗产、中国的遗产,更是世界的遗产,全世界人民都在看着,我们必须要做好。”

  谈三年行动

  48项任务清单对申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新京报:申遗成功那天是什么样的场景?

  叶楠:大会审议时,我由于签证问题没能去现场,一直关注着现场的情况。当时,希腊大使提交的修正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委员国代表的支持。最终,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同意,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京报:2023年6月,《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7月-2023年6月)》收官,如何评价它的效果?

  叶楠:回过头看,计划里的48项任务清单对申遗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世界遗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术语——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常简写为OUV),指的是非常独特、超越国家范畴、对全人类当代和后世具有共同重要意义的文化和(或)自然重大价值。听着很绕口吧?北京中轴线的突出普遍价值在提炼出来后,就得通过精准解读来分解、细化,让它变得可执行、可衡量,也就是得落实到每件工作、每个项目上。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得遵照一定的标准要求,我们又牵头编制了《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通过这些手段把抽象的价值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上。

  当时制定的时间节点是按照迎检时间倒排的,通常在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审议的前一年暑期,国际专家便会来现场考察评估要审议的项目。在这之前,需要根据重要性、急迫性、可操作性等去筛选三年时间内我们要做的事情,形成细致的完成时限、完成程度要求,再分配给不同职责的部门。还得考虑到实施难度,有些事可能一年内就能做完,有些事得两年、三年,而且有时干完这件事才能去做另一件,这个连带关系也得提前想清楚。

  申遗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太过复杂,它位于北京城市中心的核心地段,遗产构成要素多元,涉及的管理层级复杂,各方需求多元且交织,而且申遗本身“关门”时间紧、社会关注度高,绝对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任务艰巨。所以,通过行动计划将目标进行分解,集合多方力量去推动申遗工作,是应对复杂情况的一种很好的工作方式。

  谈申遗原因

  申遗是一个发出邀约、号召的过程

  新京报:一些公众可能会有这样的困惑:传统文化遗产我们自己保护起来就行,为什么要费力去获得世界的认可?

  叶楠:因为要申遗,我们才更专注于遗产核心价值的挖掘,思考如何用全世界都听得懂的方式来表述。这是一个重新认识、理解北京中轴线的过程,是对北京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再认识。“世界遗产”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知名度的“品牌”。通过申遗,我们既能够在全社会增强认知、广泛动员,又能向国内外讲好北京故事、中国故事,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保护北京中轴线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申遗也是一个发出邀约、号召的过程,让更多人关注到中轴线,来实地看一看、走一走,体会到它的价值后,爱上它并为它宣传,吸引更多人加入保护行列,最后凝聚起强大的保护与传承合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专门有一章为“保护传承与公众参与”提供了法律保障,因为保护中轴线不只是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或是我们这样的专业技术单位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只有依靠社会公众的力量,有更多像“申遗助力团”这类志愿者组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把北京中轴线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从而实现传承的最终目标。

  新京报:作为世界遗产的中轴线,如何去讲好自己的故事?

  叶楠:中轴线申遗工作形成了很多标志性成果,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遗产价值的提炼,让大家知道了中轴线对北京、对中国的意义,甚至看到了对全世界的意义。在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我们看到网络上有非常多的人在主动宣传中轴线,就是因为中轴线的故事打动了大家,中轴线的价值在大家心中找到了共鸣。

  中轴线原来是专业人士讲,现在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去讲,在现有的价值框架下从不同角度去解读,不断深化中轴线的价值体系,让中轴线的故事更生动、更丰满。中轴线传承与创新大赛的参赛者里就有很多小朋友,他们用画笔、音乐、手工等很多种方式讲述自己和中轴线的故事,都特别好,他们就是北京中轴线、北京历史文化未来的传承主体。

  谈未来工作

  要着力提升遗产监测水平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新京报: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印发实施,目前来看,规划里的工作我们已经做到了哪些?未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叶楠:申遗成功开启了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一个新的起点。对于保护管理规划而言,我们只是完成了其中的近期工作任务,但规划中提出的中远期工作任务还等待我们去完成,并且现在需要按照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标准和要求去执行。

  下一步,要着力提升遗产监测水平,并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在世界遗产大会审议前,专业咨询机构根据当前全球世界遗产所面临的普遍挑战,比如极端天气、旅游压力等,对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也提出了这些问题。在北京,我们会遭遇高温天气及雷电,中轴线上这些高大的木构建筑尤其容易受到影响,必须时刻关注消防安全、提升防雷能力。北京冬天西北风凛冽,古建筑朝北的一面往往比其他面易遭受风蚀,尤其像景山五亭这些处于高处的古建筑,都是需要特别关注、持续监测的。另外,还要处理好遗产保护与旅游管理的关系,中轴线申遗成功必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进一步抬升原本就处于高位的游客规模,如果不能得到科学、妥善的引导也会损害到遗产本身。而以上这些都需要建立预防为主、动态保护的遗产监测体系。

  在价值阐释和展示方面,也要持续开展工作。一方面,要把与中轴线有关的历史文献、档案等进行系统整理,建立数字化档案查询平台,为更多的专家学者、高校学生持续挖掘中轴线价值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多采用现实与虚拟展示融合的方式,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形象化展示效果,辅助游客加深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中轴线保护研究、遗产价值传承,这对推动中轴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新京报:前段时间,《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关键词(汉英对照)》正式发布,为什么要出版这样一本书?

  叶楠:申遗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上有很多关于遗产点的解读,但有些内容、表述并不够准确和规范。前年出版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反响很好。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便萌生了再出一本关于中轴线关键词的想法。与编制申遗文本不同,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对15个遗产点形成准确的专业释义,还能对位于中轴线上的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载体、非物质载体都进行解释。这样一来,我们就能通过这些关键词,呈现出一个内涵丰富、风貌多样的中轴线场景,让人感觉更生动。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