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北京文化守护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6:北京文化守护人

邢军 白浮探源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8月20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昌平区博物馆原馆长、文物专家邢军在山间观察白鹭。B06-B07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邢军站在白浮之泉的牌匾下。
邢军正在查看龙首。
邢军爬山的时候总会发现一些遗落的历史痕迹。
邢军在都龙王庙观察房顶。

  邢军,昌平区博物馆原馆长,文物专家,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三十余年,先后参加了张营遗址的发掘、京西工业遗产调查、长城资源调查、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2017年后,邢军从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退休,此后仍然在文保工作中发挥余热,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文保工作提供建议,在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提供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路,由他编著的《白浮泉水入运河》已于2022年出版。

  邢军讲解的白浮泉,和大众印象中的不太一样。

  2023年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前后,邢军那段时间来得最勤。他顶着一头花白的头发,背着一个深色的挎包,站在人群里,向媒体记者、相关单位来客、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述白浮泉与大运河的关联。

  邢军会在讲述过程中,看似不经意地弯下腰,从地上拾起一块陶片,向人们展示上面的绳纹纹饰,说那是西周古墓陪葬品的碎片,以证明白浮泉一带早有人类活动。除了白浮泉水入运河的高光时刻,邢军也喜欢说说这里的前尘过往,展现历史与文化的连续性。

  陶片绳纹记录白浮泉过往

  最近二三十年间,白浮泉与两处寺庙经历多次修葺。邢军退休前在昌平区博物馆下属的文物管理所任职,其中也有多次修复项目经由他手,“具体修复是由专业人员去做的,修复期间我与同事也经常来,也为留存一些照片和资料。”

  1957年,在龙山南麓,人们无意中发现了三座古墓,后被命名为“昌平白浮西周木椁墓”。出土的随葬器物包括甲骨、青铜器以及陶器。其中,陶器上的绳纹装饰在商周时期非常流行。邢军认为,龙山顶部发现的陶片与这些古墓中出土的绳纹器物属于同一类型,说明龙山周边可能还埋藏着更多早期的墓葬,但由于时间久远,这些墓葬已被毁坏,绳纹陶片随弃土成了山顶的填充物。

  在邢军看来,这些过往历史,是白浮泉故事的一部分。他提到古墓出土的青铜器中,尤以马首、鹰首短剑为代表,“青铜是中原青铜文化时期的重要特征,而动物的头型则是草原民族所崇尚的造型。”代表着这里地处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交会处,曾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在这里共荣。

  大殿屋顶有意外发现

  7年前,邢军前脚刚一退休,后脚龙山便整体移交至昌平地方,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工建设。邢军便开始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文保工作提供建议以及文物保护利用思路。

  他说,那时候自己对运河文化了解得还不算太多,只好边补课边探访。邢军的随身挎包里,总装着一台巴掌大小的数码相机,相机右上角印着“40X”的光学变焦标志,“退休那年买的,就是为了脚力所不能及时,能靠相机变焦把场景‘拉过来’。”相机拍摄的照片,最终都用上了,收录进2022年邢军编著出版的《白浮泉水入运河》。

  今年夏秋之际,再来公园,邢军还会惦记龙山西北侧的“鹭影台”。每年4月,鹭鸟会按时北迁,回到龙山脚下,开始新的繁育周期。几年前,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建设的推进会上,邢军曾建议保留这片可供白鹭和灰鹭繁衍筑巢的林地,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昌平观赏鹭鸟的最佳点位之一。

  走着走着,他说起了都龙王庙正殿的屋顶。在脊檩与檩枋的平面下,还保存着几行明代的题字:“香火地五十亩山,果树两千余株。”这些文字记录了都龙王庙一次修缮的情况,还提到修缮庙宇时购置的财产。2002年都龙王庙进行落架大修时,邢军和他的同事们意外地发现了这些题字。后来,庙顶重新修补了天花彩画,这些题字连同脊檩又重新被封存于庙顶之下。

  邢军说,这可能是多年来最令人欣喜的发现。原本没有人会想到,在脊檩之上竟藏有这样的文字,正是那次大修才让这些珍贵的历史痕迹短暂地重见天日。

  邢军将这个发现写进了关于白浮泉的书中,“从事我们这行,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发现、看到一些来自过去的文字和痕迹。”在他看来,这仿佛意味着,在自己所能触及的历史中,又补全了一个或许微不足道但真实存在的角落。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