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作家赫尔曼·布洛赫的身后名声主要源于两部长篇小说,《梦游人》与《维吉尔之死》,其最著名的推崇者是米兰·昆德拉。昆德拉在《受〈梦游人〉启发而作的札记》中写道:“在我们这个世纪所有伟大的小说家中,布洛赫可能是最不知名的一位……他刚刚写完《梦游人》,希特勒就上台了,德国的文化生活被摧毁;五年之后,他离开奥地利去了美国,一直在那里待到去世。在这种情况下,他的作品失去了它自然的读者,失去了跟一种正常文学生活的接触,不可能再在它的那个时代起作用;不可能在作品周围聚集起一群读者、同道和知音……”现在,布洛赫去世七十多年后,“聚集起一群读者”的时机和环境或许已经到来。
1886年,布洛赫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成功的纺织品制造商;1927年,为专心写作,布洛赫卖掉纺织厂;1938年,犹太人身份让布洛赫遭到纳粹迫害,被捕入狱;出狱后布洛赫和他的众多同胞一样被迫踏上流亡生涯,最终于1951年在美国去世。其代表作《梦游人》三部曲出版于1931年,主题是“价值崩溃”。自具有明确“价值中心”的中世纪之后,文明和价值系统开始不断分裂,各价值领域之间彼此孤立又相互争斗。随着分裂愈演愈烈,人们失去最高准则而被困于细小的价值领域,乃至彻底失去任何价值标准;且随着社会的所谓发展和失序,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日益加重,以至每个人的自我灵魂开始破裂,无法融为一体。如此,人无法不被虚无吞噬:“任何形式都已烟消云散,冷漠不定的暮色笼罩着阴森恐怖的世界,每个人都像迷路的孩子,借助某一条气若游丝的逻辑线索,摸索着穿过一片梦境——他们称之为现实的梦境,其实只是他们的一场噩梦而已。”布洛赫对世界作出如此可怕又真切的描述。然而更可怕的,是对这一事实的不自知,无论在哪个时代。
《梦游人》第二部中,小职员艾施狂热地寻求自我和世界救赎,得到的是一个略带不屑和失望的手势:“黑暗之中,人不见人……我们是迷失的一代。”在虚无混乱的暗夜,在价值崩溃的时点,一个人太容易迷途孤儿般陷入对他人冷漠、对世界麻木的冰冷深渊。在小说结尾,以及他的余生,布洛赫都在以不同方式希求着价值的重生与“人类的合一”,因为他相信,“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小火花”。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