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人物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人物

被一颗篮球改变的孩子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2024年暑假,西宁市湟中区国寺营学校男子篮球队的孩子们在学校里训练。B04-B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已经考入高中的韩伟葳在家中练习篮球。
陈进敏(左二)教女孩子们篮球技巧。
国寺营学校校长李清奇和校队的孩子们休息、聊天。

  陈进敏回到国寺营学校已经两年了,她教着小学六年级的英语。在孩子的身上,她经常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12年前,陈进敏六年级的时候,被姚基金选中参加首届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在四川打比赛的时候,她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做“拼了”。最终团队在全国48支乡村队伍里取得了小组第2的好成绩。

  这足以改变那个12岁的女孩。随后的她,考上高中,考出青海,又回到了培育她的这个小学教书,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她这12年的路径,就像是这所山村学校的样子:从大山里走出去,见到更大的世界,再将体育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而这也正是姚基金“以体育人”理念的目标之一。

  “以体育人”

  陈进敏如今教着六年级的英语,也是六年一班的班主任。学校里,她12年前参加姚基金比赛时的照片常常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他们追着陈进敏问东问西,“照片是在哪拍的?”有时候还跟小大人一样问她:“姚基金对你有什么影响?”“现在怎么看待这些事情?”

  陈进敏会在班会课时讲给他们听,或者谈到“梦想”这个话题的时候拓展一下。她觉得,教育这件事,亲身体验永远比其他故事要强。

  陈进敏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很多孩子,贾进莹是其中之一。

  一个暑假结束后,贾进莹的脸又晒黑了一些,每天晚饭后固定的打球活动,让她保持着良好的篮球球感。她在国寺营学校六年级一班的篮球女队里负责组织进攻,石文婷和王玉蕊是她的搭档,分别负责防守和抢球。几个身高还不到一米六的小女孩传球的时候,喊着暗号配合默契,总能打败隔壁班的女队。

  国寺营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共700多人,从三年级开始,同年级的一二班之间会在每个学期举办班级赛。从班里的男生女生中各挑出5个喜欢篮球的队员,代表班级“出战”。

  这种打篮球的传统,校长李清奇从一年级就开始给孩子们启蒙了。每个国寺营学校的一年级新生,都会获得一本《我爱篮球》的校本教材,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10年。教材是由李清奇和姚基金的志愿者一起编写的,里面讲述了国寺营学校与篮球的渊源。

  2010年,姚基金在青海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推荐下,援建了国寺营学校一栋教学楼,国寺营学校也成了基金会在青海省援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2012年,当姚基金准备开启首届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将自己所支持的希望小学都纳入这个项目中,国寺营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贾进莹现在的英语老师,也就是陈进敏,当时正是国寺营学校六年级的一名学生。当听到姚基金要招募喜欢打篮球的队员时,陈进敏没敢报名。“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学校的体育课是别的主课老师代课,基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陈进敏因为平时活泼好动,被老师推荐加入了篮球队。

  姚基金的志愿者是乐山师范学院的学生,给孩子们进行了两个月的支教训练,每天中午和下午的两节课都会练习篮球。40多个学生里,最后有8个被挑选上,前往乐山参加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

  因为有着其他队伍难以比拟的高原训练的基础,体能优势让陈进敏和小伙伴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团队在全国48支乡村队伍里取得了小组第2的好成绩。8个孩子从乐山回来后叽叽喳喳地议论着外面的见闻:乐山大佛、体育场、动植物园以及香辣的川菜。

  副校长张世梅记得,第二年篮球季时,孩子们不再羞涩,踊跃地举手报名。

  “体育是学习的助燃剂”

  参加姚基金首届篮球季全国集训及联赛的经历,在陈进敏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对于陈进敏来说,在篮球季最重要的不是学会打篮球,“第一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更多,不只是外面的世界,还有未知的自己。”

  到四川的第二天,陈进敏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不仅要上高中,还一定要考出青海。之前,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一点也不重要。“上小学的时候,就有同学说读完初中就去打工,因为村子里打工的人也过得挺好。”

  在报考大学时,陈进敏选择了同等分数里最远的学校,从西北到东南,跨过了2500公里来到广东。她还在姚基金的一次公益活动上,意外见到了偶像赵睿。“这都是乐山之行带给我的勇气,即使家人担心我离家太远,我还是会说服他们。”

  与陈进敏一同成长的还有国寺营学校。

  校长李清奇上大学时,就是校足球队的队员,他深知体育运动带给一个人的变化不仅仅是强壮身体,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他们的玩伴和社交的途径。“篮球队很有意义,它能把整个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起来。”

  参加首届篮球季的孩子们回校后,李清奇就尝试在每个班成立班级篮球队。当时的篮球架只是个木质杆子,篮筐上还裂了个缝,操场是土地,一下雨就和泥,但孩子们依旧打得很热闹。

  后来,李清奇向湟中区教育局申请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给学校修了塑胶跑道,铺设了人工草坪;招募了学篮球出身的体育老师;还把姚基金捐赠的篮球分配给每个班,只要一下课,孩子们就抱着球跑到操场上玩。

  孩子们从六年级开始就有机会被选拔进校队,一直到九年级。最好的一次成绩,篮球队在湟中区中学生篮球赛里拿到了第一名,对于一所乡村学校来说,这很难得。

  每年9月开学季时,教师队会和初三孩子打友谊赛,老师们会拼了命赢一场——想让孩子们铆着劲努力一年。转年6月再战,老师一般都会输——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有助于几天后的中考。

  这些巧妙的安排,孩子们都不知道。

  韩伟葳今年刚从国寺营学校毕业,考入了湟中一中清泉班,这是湟中区最好学校里的尖子班,每个班都会有清华的学生来支教。

  上初中的时候,他在国寺营学校校队里打中锋,参加过最难忘的一场比赛是去年在多巴镇中心学校“巅峰对决”篮球赛里,和同样在多巴镇的双寨学校打半决赛。对面队员普遍比他们高一头,国寺营学校输了。

  挫败感没有停留很久,就被温暖代替。体育老师请他们吃了牛肉面和青海面食“猫耳朵”,一边吃一边给他们复盘比赛。

  比赛结束后的一堂课,韩伟葳没回答上来老师的问题。老师说:“看你比赛输了,不忍心你站着,你就回到座位上吧。”韩伟葳感觉到整个学校都在关注着他们,这让他很感动。

  “队友之间的配合还有士气都是赢比赛的关键,当时上场比较紧张,队友之间没配合好。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想冲一冲。”韩伟葳说。

  “体育越好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越好。”李清奇今年做满了30年的校长,带过的孩子少说也有七八千人。跟韩伟葳一样,他的很多孩子都证明了“打球耽误学习”是个伪命题。

  湟中区是青海最大的区县,有50多个初中,多巴镇国寺营学校已经连续12年在区里排名前五。

  国寺营学校毕业的祁湃,也在湟中一中清泉班读高三,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刚考进高中时,他跟体育特长生打过篮球,发现自己确实不是走职业的这块料。“感觉到很挫败。”但祁湃很快从这种感觉中走出来了,“我想先把学业弄好,考上好大学会有很多时间再打球。”

  他把小学和初中的篮球经历当作自己的启蒙。“我能知道自己的天赋比不上他们,但我觉得以后通过努力还能弥补。”

  李清奇觉得这些孩子很清醒,不盲从。真正靠体育走出大山的,终究是凤毛麟角,认识到自己不如别人的现实,并且能够坦然接受,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

  “向上生长”

  李阳春在六年级刚转入国寺营学校时,就被李清奇一眼看上选进了校队。

  “班上的小伙伴都很羡慕,他们问我是不是偷偷练了。”在转学之前,他一直和国寺营学校的一个学长打球,还拜了师。暑假他们会从早上九点打到中午,回家吃个午饭再打到太阳落山。身上被晒脱皮是常有的事,回家冲个凉继续打球。

  他喜欢突内线。在校队里他是控卫或者分卫的角色,观察对手的破绽,把球传给队友。李阳春最近向体育老师学了一招,“做控卫的时候,后脚蹬地爆发,比直接冲过去要快一些。”

  姐姐在新疆工作,很支持他打球,一年下来用自己赚的钱给他买两三双篮球鞋。家里的院墙上钉了一个篮筐,篮筐安装的时候李阳春才11岁。现在李阳春已经一米七了,家里的篮筐能轻松扣篮。

  因为新农村建设,现在湟中区的每个村都有广场和标准篮球场,李阳春可以随时去球场练习。他会在寒暑假拿着手机一点一点模仿球星的动作,期待着开学后和队友们“斗牛”。

  除了篮球外,国寺营学校也把体育锻炼延伸到了更多的领域。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社团每周都有两次训练课。学校每个学期会举办体育艺术节,只要学生提出“挑战”,教师队都会“迎战”。“哪怕一个大课间,我们也能打一场比赛。我们碰到最小的挑战者是五年级的孩子们。”李清奇说。

  每年重阳节,学校都会举办登高比赛。比赛前,老师要先去爬,站在山腰不同的位置护送孩子们。副校长张世梅因为软骨增生,从高中开始就没上过体育课。但从她来到学校之后,破了例。

  别的老师爬一个小时,她得爬一个半小时,“以身作则,不然怎么告诉我的娃要好好爬山?”

  有时,她会跟着班一起走。她走得慢,总有孩子眼尖,过来扶着她一起走。走得快的女生,在山顶上大喊着“亲妈,快上来呀!”“亲妈”,这是孩子们给她起的外号。

  李清奇还在山坡上没人耕种的地方圈了一块地,不同季节带学生去种油菜、土豆。下山的过程中有捡垃圾活动,谁捡得多,给个奖。

  “以体育人”已成了国寺营学校的一种教育理念。2017年,姚基金发现国寺营学校已经能够进行后续的向上生长,于是逐步退场,用有限的资源去帮助更多的乡村学校。

  一场“教育实验”

  国寺营学校“以体育人”的成功,也正是姚基金一直努力的目标。

  从2012年的首届篮球季项目到现在,姚基金已派出6512名支教志愿者来到全国各地,他们大多是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的大学生。在经历了姚基金45课时的专业培训,1至2天的跟岗实习,通过最终考核后,大学生们来到乡村的学校里实践。

  在姚基金秘书长叶大伟看来,志愿者在这里不仅带给了孩子们丰富的体验,也了解了真正的中国乡村教育。“我们不仅要求志愿者带着孩子练球,还要求他们去家访。很多学生在家访后特别感慨。”

  2016年,姚基金发起了“微公益”的行动,鼓励篮球季的志愿者们发现乡村学校的需求,通过众筹改变乡村学校不同的困境。有的志愿者用筹到的钱,自己去县城里和商家讨价还价,把支教学校的破旧桌椅全换成了新的;还有的用筹集来的钱,成功地更换了学校的净水设备。

  这些稚气未脱的青年,也给乡村的学校带来了思想上的改变。叶大伟记得,四川泸州有一所学校在树上拴了很多高低不同的小物件,鼓励孩子一边走一边来一个“三步上篮”;有一所学校把废旧的轮胎搞到校园里,刷上不同的颜色,让大家翻轮胎练体能;还有甘肃一个县的乡村小学,校队里除了打固定的五人篮球,还组建了三人篮球队。“可能大家普遍认为小学生体能弱,不适合更累的三人制篮球,但这个县的学校还是进行了创新尝试,而且做得不错。”

  在叶大伟看来,篮球始终只是体育的一个载体,众多学校内生出来的创新动力,会丰富校园体育的含义。

  刚开始姚基金给参加篮球季的小队员划定了“六年级及以下”的范围,但由于学校初次参加,想赢的心占据了主导,总会派五六年级发育更好的选手上场。后来学校发现,姚基金不是只支持一年就走,于是就把三四年级的好苗子带出去练习,哪怕输了也没事。“大家会形成培养梯队的概念,甚至像国寺营学校一样,建立年级队伍,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变化。”

  在篮球季举办的12年里,叶大伟也见证了赛事“由大变小”的过程。赛事弱化锦标,全国赛不设立总冠军,每个小组前三名获得冠亚季军纪念奖杯,其他队伍获得优胜奖。

  今年,姚基金启动了“姚挚友”计划,其中一个目的是把体育明星邀请到省级比赛中与青少年互动——即使只打进了省赛,也要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体验。“比赛会有输赢,但是努力过的人生没有失败。”

  到了今年,姚基金已走入全国近30个省份的4661所学校,给孩子们教授体育课、指导篮球技术、组建“篮球队”参加比赛,近540万人次的贫困地区青少年从中获益。

  在篮球季的模板建立好后,2020年,姚基金启动美丽乡村足球季,复制篮球的模式,也为170多所学校带去了更新鲜的“血液”。

  随着乡村体育教育和公益环境的发展变化,姚基金提出了“不止于篮球”“不止于支教”“不止于学校”“不止于姚基金”的新公益理念,未来,姚基金打算联合更多的公益力量,尝试将更多体育活动做成项目,带给孩子。

  学校与志愿者给孩子们种下了一颗种子,也期待着这颗种子发芽成长。

  叶大伟记得,有一个很腼腆的男孩作为那年广西崇左市唯一一个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的本地学生,考入了很火的体能训练专业,也有一些参加过姚基金项目的乡村孩子毕业后走入了社会,现在正在做体育教练。

  叶大伟坚信,这只是其中的代表,更重要的是那些没有从事体育专业,却因为公益项目而保留着体育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他们会带着自己获得的体育理念,把运动坚持下去。”

  新京报记者 郭懿萌 实习生 徐梦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